批發市場的開業畢竟是一個新鮮事兒。
    所以即使絕大多數群眾兜里都沒錢,此時都沒批發貨物的資格。
    可為了瞧熱鬧,之後幾天來批發市場的人也越來越多。
    尤其是周末歇班的人,更是來了不少。
    怎麼的?
    難道不擺攤賣貨,就不許逛批發市場了嗎?
    這自然不可能。
    只是大家伙都沒想到,即使周末過去了,來逛批發市場的人流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逐漸增多的架勢。
    這是咋回事兒呢?
    其實就是當逛的人越來越多,就又讓一批人有了機會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這位同志,請問你這批發市場的抽獎活動結束了嗎?
    既然還沒結束,那是不是說即使我不擺攤賣貨,只要我也能來批發一單貨物,我就能有一次抽獎機會?
    太好了,謝謝謝謝。
    那我再麻煩問你一下,這個抽獎活動大概什麼時候結束?”
    其實之前廖永明也沒定下來,到底應該啥時候結束抽獎。
    按他的想法,他給出的大獎全抽完了,活動也差不多可以結束了。
    亦或者,這個活動可以一直持續到過年之前,也算是能再促銷一波。
    反正抽獎箱里,保證所有人都能中獎的不值錢的小獎有的是。
    而大獎,一直都在廖永明的調控範圍之內。
    開業的前三天,算上放水給李紅梅的大獎,比較值錢的獎品也就被抽中過五次而已。
    所以這個活動還有的可玩呢。
    只是廖永明也沒想明白,這些不擺攤的人為什麼也會主動批發貨物?
    這些人不會只是為了博一次抽獎機會吧?
    難道不應該是他的批發市場逐漸有了影響力。
    然後在李ềi前鍶說募絛   ο攏 悶淥  》莞韝齔鞘邪諤 娜耍 材苤 浪    省省城有一個先機批發市場。
    之後才會有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攤主,來廖永明的批發市場進貨。
    緊接著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其他省份的國營工廠,也參與到廖永明的批發事業中。
    在先機批發市場,也都設立一個批發點兒。
    從而讓廖永明的批發市場逐漸壯大嗎?
    結果,現實情況根本就跟廖永明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接下來的日子,不但來逛批發市場的人多了,就連批發出去的貨物竟然也不少。
    廖永明費了好一番勁,才打听清楚這幫並不擺攤賣貨的聰明人,為何也要來批發貨物。
    這些人不擺攤,是因為他們先前手里沒有太多的資金,更沒有穩定的進貨渠道。
    可批發市場的出現,卻給了他們一個天大的商機。
    這些人之前都買了一個手寫的小冊子,大致知道了批發市場里都賣哪些貨物,還有這些貨物批發的規則是啥,大概的批發價又是多少。
    知道了這些,這幫人心里就有底了。
    然後他們先跑去供銷社、百貨大樓還有新開沒幾個月的自由市場,把這些可以批發的貨的普通售價給記下來。
    接著,他們就跑去鄉下或鎮上,尤其是他們有一些熟識的親戚的地方,去跟那些人說他們有辦法弄到哪些便宜貨。
    既能保證質量,還能保證比供銷社和批發市場都能便宜一點兒。
    當把人都吸引來後,他們就開始統計這些地方的人分別都要啥、要多少。
    然後他們就想辦法拜托親戚擔保,之後就能收點兒定金,接著就能找上幾個小伙伴一塊兒去廖永明的批發市場進貨。
    這些人就這麼一轉手,只不過就是費了點力氣和多跑跑腿,幾乎沒花什麼成本就賺了不少差價,還白得了一次抽獎機會。
    這幫人選擇主動出擊,雖然前期會辛苦一點兒。
    可他們要是干的好的話,很可能比那些在自由市場擺攤,等著顧客上門的攤主賺的還多。
    廖永明就親眼見到,有幾個小伙子幾乎三五天就來批發市場進一次貨。
    然後僅僅半個月,這幾個小伙子竟然就買了兩輛三輪車。
    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的出現,竟然也讓李ềi前鍶爍芯躚沽Ρ對觥  br />
    他們生怕自己被那幫人給比下去,就不再是廖永明心中最得力的干將。
    所以,即使李�濩呧离{  媼斡爛髦 笠丫  撕芏 岢閃恕  br />
    即便2月19號就是除夕就要過年了,而且還是他們長這麼大即將過的最肥的一個年。
    可李�濩呧祪斯璊挫蠔晹票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