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媳婦!
    我下飛機了!
    我到米國了!
    我……”
    1984年11月15號,星期四。
    二姐廖英華特意請了一天的假,然後一整天都守在廖永明租的這個院子里的電話旁,盼著丈夫陸澤來電話。
    就連陸澤的父母也同樣特意跟廠里請了假,想要知道兒子到底有沒有平安到達米國。
    結果他們這一等,就等到了將近半夜。
    當天晚上11點34,廖家的電話鈴聲才響。
    廖英華哆哆嗦嗦的接起電話,就听到了陸澤那興奮的聲音。
    陸澤下了飛機後,先是見到了官方來接他的人。
    然後在那個人的安排下,辦好了一堆手續,也勉強算是安頓好了住處。
    陸澤都顧不得歇歇、吃個飯,就趕緊給家里打電話。
    要不是心疼昂貴的電話費,陸澤真恨不得跟媳婦說上一天一夜。
    別看他還沒正式開始在米國的生活。
    可就是這坐飛機的一路的所見所聞,也足夠陸澤開眼了。
    听陸澤簡單報完平安,又說了下官方幫陸澤做的安排,讓所有人放心後。
    廖永明就從二姐手中接過電話,“二姐夫,電話不是非得一周一打。
    你要是有啥事兒,哪怕就是想我二姐和孩子了,也一樣能打。
    你記著,到了外面就別心疼錢。
    還有,我二姐跟倆孩子就搬過來住了。
    以後有我們照顧,你就放心吧。”
    “誒誒誒,放心,放心……”
    晚上11點49,電話還是被掛斷了。
    即使听到了陸澤那生龍活虎的聲音,可眾人心里還是有些空落落的。
    畢竟不管陸澤說的有多好,在國內的這些家人全都看不到,只會更加惦記。
    而眾人只能繼續忙碌自己的事情,然後就盼著五六日的哪天晚上,以後能固定接到陸澤報平安的電話。
    不過等到下周末時,陸澤的電話還沒有打來。
    倒是接到了來自廣東的電話。
    “三弟,咱省城的家也通電話啦?
    太棒啦!
    早知道,我前幾天就該給你打電話,告訴你好消息!
    三弟,你猜猜我這回在廣交會,又賣出了多少零食訂單?
    你絕對猜不到!
    你可不知道,周圍那幫國營工廠的人都拿啥羨慕的眼神兒看我!
    嘿嘿嘿嘿~~~~”
    電話是二嫂張桂榮從廣東打來的。
    就听張桂榮那激動的聲音、那高亢的聲調,就算這時候的電話沒有外放功能,可屋子里其他人也都能听的到。
    “多少?
    二嫂,你肯定又創造了奇跡了吧?
    快說說,這回你賣出的訂單有多少,比上次廣交會多了多少?”
    “三弟你坐好了听,可別嚇著你!
    嘿嘿嘿,整整450萬米金!
    怎麼樣?
    你二嫂我厲害吧?”
    “嘶~~~~”
    電話周圍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這年頭,450塊錢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是450萬呢。
    我滴媽耶!
    坐在電話旁邊,等著接听自己兒子從米國打電話回來的陸父陸母,不僅一臉驚異之色,還不停掰著手指頭數數。
    可這麼大的數,豈是他們掰著手指頭就能算清楚的。
    不對,這450萬還是米金呢!
    那這錢可就更多了!
    我滴媽耶,廖家的人咋都那麼厲害呢!
    原本陸父陸母還覺得,自家兒子陸澤能去米國,能第一個坐飛機,就已經是個頂了不起的人了。
    可跟廖家人比比,竟真是還差的遠呢!
    別說廖家的孩子個個優秀了,竟然連廖家的兒媳婦都不是一般人。
    這了得麼!
    “厲害!
    二嫂你實在是太厲害了!
    你說你咋就那麼優秀呢?
    別的工廠也去參加廣交會,咋就你不但賣出的訂單多,而且還能比上次賣的訂單足足多出來一半。
    嘖嘖嘖,二嫂,三弟我真是佩服你啊!
    把零食工廠交到你手里,我實在是太放心了。
    誒?
    不對。”
    “咋了?
    三弟,咋不對了?”
    “二嫂,上次的300萬米金的訂單,咱分出去了一半兒給a市第二食品廠,就這還沒做完呢。
    結果你這又弄回來450萬米金的訂單,那咱們廠得做到啥時候去?”
    “嘿嘿嘿,三弟你還不知道吧?
    咱a市已經開始籌備第三食品廠了。
    你放心,咱這訂單有的是人接手做!
    哼!
    等明年春季廣交會,我非得賣出600萬米金訂單試試!”
    即使隔著電話,廖家所有人都能想象和感受的到,此刻二嫂張桂榮笑的能有多燦爛,心里得有多自豪。
    而且二嫂這電話打的,就讓廖永明心里更踏實了。
    這麼多訂單到手,慢慢的他手里的富余錢就更多了。
    這下子,他不僅可以讓二姐夫別心疼錢,有事兒隨時打電話回來。
    他更能有錢往批發市場進行投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算徐錦晟最近不追著他問,他租的那1000畝地到底要做啥生意。
    廖永明也想加快建設的速度,多投入些錢。
    能多快把批發市場給建起來,就多快給建起來。
    廖永明已經催著二哥廖永強,點燈熬油也得把批發市場的建築設計圖、施工圖給他弄出來。
    不僅如此,廖永明還難得的登門去找徐錦晟。
    希望徐錦晟能幫忙,幫他再找幾支能干建築工程的隊伍來。
    沒辦法,廖永明對人工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
    光靠二哥廖永強的那些退役戰友,實在是不夠的用的。
    他雖然幫好幾個軍區都解決了,退役士兵的就業問題。
    可也不是每一個退役士兵,都得上廖永明那兒報到去吧?
    這事兒整的,好像部隊培養了好幾年的人才,結果都是給廖永明培養的似的。
    這算咋回事兒嘛!
    畢竟國內很多地方、機構、工廠,也都很需要退役士兵的加入。
    可廖永明如今在各個軍區中的口碑,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不管是退役的還是剛參軍的士兵,誰不知道等退役之後只要跟著廖永明干。
    不但活兒干的順心,而且那工資拿的可比部隊給安排的工作掙的多好幾倍呢!
    只可惜即便如此,廖永明手里的工程隊還是不夠用。
    他就只能去找徐錦晟幫忙了。
    其實這也算是互幫互助。
    畢竟廖永明要這麼多人,這也算是變相的在幫忙解決省城的就業問題。
    可手底下的人一多,廖永明管理起來也開始費勁了。
    而且還有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需要他盡快解決……..
    喜歡只想好好開個店,干嘛追著我拆遷請大家收藏︰()只想好好開個店,干嘛追著我拆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