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母的意識里,租的地方那就不是自己的,不管未來會不會拆遷,那都跟租的人沒任何關系。
    雖然唐母根本不理解,廖永明為什麼非要去租光明路那附近的荒地。
    更不知道廖永明到底是在干什麼。
    生意人的腦子,本就不是她這種普通人能夠理解的。
    反正听到廖永明說,目前沒有在其他地方買過鋪子,唐母也就放心了。
    只要廖永明不買其他地方的鋪子,只要人民路那個鋪子廖永明還打算繼續干,那他們唐家的這個鋪子,就一定還有拆遷的希望。
    否則的話,唐母是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理解,此時手里有個房子、鋪子,除了可以用來居住和做買賣之外,還能有多大的價值。
    看唐母徹底緩過勁兒來了,廖永明和廖永強這才放心的離開。
    兩人連自家鋪子都沒開門進去看一眼,就徑直回到了那片荒地。
    此時這里是真不能再被叫做荒地了。
    即使這100畝土地上除了臨時營地之外,其他幾乎還什麼都沒有呢。
    可廖永明卻給這片地重新起了個名字——先機商業廣場!
    而且這段時間,廖永明對這個商業廣場的規劃也是越來越細。
    甚至,還搞了個五年規劃。
    今年︰
    建一小段海邊木棧道,兩間海邊住宿、觀景大院,再扎一個海邊秋千。
    規劃臨時海邊商業步行街,布置好可以讓商戶擺攤的位置和範圍。
    建造一棟簡易的職工宿舍,爭取在入冬前好代替臨時營地。
    先建造一棟兩層樓高的自由市場,爭取年底可以開業。
    同時做好整片商業廣場的整體規劃,劃分好各個功能區,以及對公共配套區域做出一部分配套。
    比如公共廁所、自行車存車處、急救站等等公共配套。
    明年到後年︰
    首先要完善自由市場的正式建造,完成對之前臨時自由市場的代替。
    其次就是再建造幾棟宿舍樓,取代之前的大通鋪似的住宿環境,同時還能對外進行出租。
    第三,要建造一棟大倉庫,方便進行出租,同時配備辦公區。
    第四,完成整個海邊的建造,除木棧道外,還有基礎的游樂設施,以及臨海餐館。
    第五,進一步完善公共設施,還有綠化等,好讓群眾在此感覺更舒適。
    未來4到5年︰
    完成整個100畝地所有的建造工程。
    讓先機商業廣場真正成為一個集消費、娛樂、休閑、辦公、住宿為一體的場所。
    可以滿足a市群眾,絕大多數生活方面的種種需要。
    二哥廖永強以及大姐夫趙海平是真沒想到,廖永明竟然會把這片荒地規劃成這樣。
    鬧了半天,這里不僅僅要像百貨大樓那樣可以買賣東西,這里簡直是吃喝玩樂樣樣都能齊全了。
    只是這樣的構想,真的可行嗎?
    會不會有些享樂主義?
    上面會不會不太支持?
    還有,就算上面不明確反對,算是支持吧。
    可這樣的環境,群眾真的會買賬嗎?
    真的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跑這麼偏僻的地方,就為了過來買點東西,看看海?
    反正廖永強對此不是很看好。
    趙海平則一直對此沒發表任何意見。
    在趙海平看來,這事兒到底可不可行,還是得等五一正式開始營業時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廖永明干的這事兒,算的上是個新鮮事物了,那就只能靠實踐來檢驗一下其成敗與對錯。
    如今都三月中旬了,距離五一只有一個半月,真是時間緊任務重。
    廖家幾人以及廖永強招來的那些退役士兵,一個個全繃緊了神經,簡直就是沒日沒夜的在趕工程。
    除了有兩支固定的隊伍,在規劃好的區域心無旁騖的,加緊時間蓋自由市場和宿舍樓之外。
    剩下的人,就都在忙著建設公共區域。
    一百畝地,首先被圈了出來,用籬笆等物做了臨時隔斷以作區分。
    “炸雞”帶著媳婦和孩兒們,就專門負責這100畝地的巡邏和預警。
    通往這里的公交車雖然還沒開始營運,但公交車停站的位置已然確定。
    廖永明就將公交車停站位置的往南50米處,設為先機商業廣場的大門。
    大門除了設置了一個門衛室之外,還在旁邊設置了一個自行車存車處。
    廖永明特意讓二哥又找來一個,類似王永剛那種傷殘嚴重的退役士兵,讓這人帶著媳婦過來看存車處。
    廖永明除了給這個兵和他媳婦一人一份15塊錢一個月的基本工資之外,還管吃管住。
    另外,以後存自行車不管是收一分錢還是二分錢,這筆收入都由這個兵和他媳婦自己收著。
    廖永明唯二的要求就是,一是看好群眾存放在此的自行車,不能有任何差池。
    二是作為存車憑證用的木質存車對牌,得他們趁著現在還沒開業自己抓緊時間做。
    然後距離大門100米處,還建造了一間公共廁所。
    除了大門附近之外,整片地還根據規劃好的位置,在海邊等地方又建造另外五間公共廁所。
    至于還沒建設完成、沒開放的地域的廁所,就要等明年再進行建設。
    這些做完,廖永強就帶著人先整海灘。
    把海邊的地先盡量弄平整,去污除泥,然後還找砂石場買了好幾車的細沙,將海灘整成廖永明描述的那種,未來各大海灘應有的樣子。
    然後在距離海邊15米遠的位置,修建一條木棧道,以及數個垃圾桶。
    在沙灘上,距離木棧道5米遠的位置,搭建了一排共3個簡易秋千、兩個木質蹺蹺板。
    以及還搭建了一個3米高的救生塔,以防萬一有人落海好及時發現和營救。
    等木棧道建完,就在木棧道外建了兩間農村大院。
    除了房間齊全之外,廖永明還特意要求院子一定要大,最起碼也得能擺上十幾二十桌。
    這種農村大院要求不高,建造起來比蓋樓快了可不止一星半點。
    等這些都建的七七八八了,時間也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喜歡只想好好開個店,干嘛追著我拆遷請大家收藏︰()只想好好開個店,干嘛追著我拆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