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我知道這個人,他打敗過我的同事。”
“哦,是有這麼回事,當時代tko了一名叫孫韜的國內散打運動員,你在國家隊的時候肯定听說過。”
“讓我想想——校長,你找頌巴來是不是準備給我和大師兄當陪練,而阿茲是留給你自己用的?”
“嗯,其實頌巴給駝子當陪練正好,他倆體重基本一樣,給你當稍微輕了點,但85公斤級的好手不好找,要麼有意前來但實在沒時間要麼實力不夠,太水了來了也是浪費感情,所以得湊合一下了。
不過你放開練就是,我已經給他說明白了,他也表示自己正打算和更大級別的選手試試手好提高對抗能力,為出征日本做準備。”
“好!這次能戰個痛快了!孫韜那小子辦不了的事我來試試行不行!”
而開練之後項驁和彼得.阿茲之間的對搏只要是在場館里,便幾乎每次都能引來所有人的圍觀,看著兩個都以力量見長的高手拳來腳往,比任何一部動作片都要震撼。
除此之外,兩人互相拿靶的過程也很引人注目,尤其是後者那四舍五入可以按一噸算的掃踢每次擊中長方拳靶發出的震動都能在偌大的訓練室里引起經久不散的回音。
對于前者來說,最重要的是終于可以不必再擔心讓趙佗、付山受傷之類的事情而使出全力了;等這麼一連練了二十多天後,即使是“格斗暴君”也不得不承認眼前的少年強悍到超過自己踫到過最難對付的對手,如果現在專修武技去參賽,絕對能拿冠軍拿到手軟。
但在翻譯的幫助下,幾次私下交流又發現他並無這個意思,而項驁也自是不能說真實目的,只能用“愛好”作為搪塞。
與此同時,每一個觀戰的學員和教練都能看出來,這邊出腿的力道一點不比彼得.阿茲差,雙方都能給對手以重創;其中打的最狠的一次,他前腳大腿挨了一下中位掃踢,後腳以低位掃踢反擊,擊中對方小腿,然後將這位三次捧起k1gp重量級“最強王者”稱號的拳王被直接掃翻在地,等坐起來時整個小腿都腫了,眼看著膨脹到和剛挖出來的超大號水蘿卜一樣。
萬幸去醫院檢查只是肌縴維在巨力沖擊下大面積撕裂了,而沒有骨折,這對于一個格斗家來說屬于家常便飯,所以並不以為意。
項驁這里則看著稍微好一點,因為他沒被擊倒,仍然站在原地,但只是表情鎮定的將地上之人扶起來安排好醫療介入後再走進休息室時,才迅速抬起受創的左腿,用一條右腿跳著走。
跟著一起過來的趙佗看的眨眨眼,隨後笑道︰
“驁哥,你這咋了?”
“廢話,你讓他踢一腳看看能不能和沒事人似的。”
“哎呦那可是夠嚴重的,我印象里能給你打成這樣的,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吧?”
“之前和瘋子對打被一下踹飛起來也不差,但這次的確更重一些,‘荷蘭伐木工’真不是白叫的。”
“對啊,他為啥有這麼個外號?前面倆字是說國籍沒毛病,那後面仨呢?難道彼得.阿茲之前還干過這一行?”
“當然不是,這是在形容他的掃腿掄圓了如伐木用的大斧,無堅不摧,可以砍倒一切目標。”
“得,今天這金身可是破咯,全力一擊愣沒踢動你;驁哥,你說你這身體咋這麼牛逼呢?那可是800多公斤的力量,我覺著換根拇指粗的螺紋鋼來也得給干彎了,你的骨頭居然受得住。”
項驁單腿撐著身體慢慢坐下後道︰
“我這麼高的雄激素是鬧著玩的呢?”
“哦對對,這個指標高了會增加骨密度和肌密度,難怪;現在說你是‘鋼筋鐵骨’已經不是形容詞了,而是一個很客觀的描述。”
“也沒這麼夸張,彼得剛才那一下大概有半噸到600公斤左右的力道,肯定沒到800以上,要是真這麼重我也吃不住,腿肯定得斷,最起碼要骨裂的。
畢竟那是他的極限水平,是對著測力計以最優化的發力模式踢出來的,實戰狀態下較為倉促的出招更不可能次次都能達到頂峰,所以我扛住了算是兩方面的原因都有吧。”
“但他可讓你給撅趴下了,你說你能把拳王打成這樣,是不是表明你已經比拳王還強了?”
“假設我專心去干這事的話,弄幾條金腰帶和冠軍頭餃回來自然沒問題,不過我志不在此,練拳的初衷也不是為了這個。
另外,彼得和我打其實在體重上還是吃虧的,我103公斤,而他落地時就稱過了,98公斤,比我輕了整十斤,然後他又比我高,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93的樣子,如此一來肌肉總量必然不如我,所以要按照我的系數,那他這個個頭在體脂不變的情況下,差不多得到115公斤上下才對。
若是這樣的話,我再想和他打的有來有往就沒這麼從容了。”
“反正我覺著這人打不過你,你還沒用摔法也沒拼拳呢,這幾次看下來我也發現了,他腿法凶狠不假,但技術比較單一,拳法也很粗糙,打不出組合拳,最多是用刺拳給掃腿打打掩護的樣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你能高效閃避攻過來的重腿,鑽進去一套直擺勾準能當場帶走。”
“這倒是,這也是踢拳的常見問題,練這個流派的大多拳法都不怎麼樣或者說缺乏連貫性,這跟它誕生初期受極真空手道影響較大有關系。”
“你不說我還不知道他是練踢拳的呢,我一直以為是泰拳。”
“彼得是‘歐式踢拳’的代表人物,在技術上吸納泰拳的東西比較多,比如很重視膝擊,掃踢時擰腰轉胯內翻腳掌的發力模式也和泰式掃踢一脈相承,所以你看著像很正常。”
“這玩意兒還分歐式?那有別的式嗎?”
“當然有,另外倆是美式和日式,其中日式是踢拳的起源,說得簡單點就是日本人在接觸泰拳後感覺這東西好厲害,便和自己已有的技術攢到一起,再以泰拳規則創辦比賽的產物,而我剛才說跟極真空手道淵源大的源頭就在這里。
美式和歐式比較接近,但美式的拳法要好一些,畢竟美國是職業拳擊最發達的國家,所以打起來的時候注重拳腿組合,多以‘x’形交叉模式進攻,即出腿壓制步步緊逼後再用拳法轟擊對手因為閃避、格擋腿法而暴露出來的腹部和頭部,攻擊性非常強。
但這兩種的影響力都沒有歐式的大,所以現在一提到踢拳,基本上都是歐式的風格。”
“為啥呢?我听著感覺美式的好像更全面一些啊。”
“這個就得說到‘薩瓦特’了,這是一種法國的傳統武術,大概起源于19世紀早期吧,它最大的特點便是很少用拳或干脆不用,全部用腿法對打;上百年的演進下來研究出了很多刁鑽的招式,非常適合無規則街斗使用,當時法國貴族用這個決斗,被踢中命根子死了殘了的不計其數。
當然,‘薩瓦特’也有器械,主要是短棍,但這個不太出名,因為風頭都被更強勢的菲律賓棍術和後來崛起的‘馬伽術’中的相關部分給壓過去了。
後來這個流派從法國擴散到了全世界,成了風靡一時的運動;而這里面還有一個關于文化傳播方面的道理︰國力愈是強盛,其文化影響力越高,而19世紀正好是拿破侖之後法國最鼎盛的時候,擁有號稱世界第一的陸軍,在制造業、醫學、陸路貿易等方面非常強勢,是當時唯一能和英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
如果說當時的英國是海權強國代表,那法國便是陸權強國代表。
‘薩瓦特’誕生于這期間,乘著母國威懾四方的機會廣播于全球,奠定了後來歐美格斗高手多少都有它的技術的局面。
待踢拳傳過來後,與之相互融合,就有了歐式風格;因為有上面說的那個基礎,所以其地位要高于另外倆。”
“哦,明白了,反正是傳到哪里便和那里的本地流派雜糅唄。”
“對,可以這麼理解;別光說我了,你和頌巴練得怎麼樣?”
“那相當好,他這人太硬了,拳頭硬腿更硬,我打到他身上感覺打的是一棵樹,一點都打不動還震的自己疼,所以這陣子增加了拳頭俯臥撐和對重沙袋掃踢的訓練強度,已經有所成效了,起碼從以前的沒有招架之力到現在能拼個幾個回合了。
但打到第三回合開始左右我還是不行,體力撐不住,可頌巴卻跟個沒事人似的,一看就這小子體能儲備比我好很多。
我把早晨的10公里越野跑提到了15公里,有空還去游泳,心肺功能是撐得住,肌肉卻不行,明明還有氣但腿腳肩膀酸疼的不行,有勁使不出,我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煩死了。
驁哥,你有啥好轍嗎?”趙佗道。
項驁一邊給自己也腫起來的大腿冰敷,一邊道︰
“明天給你弄個新項目,等你練成了你的肌耐力自然就夠用了。”
“哎!早知道早來問你了!”
喜歡濤起微瀾請大家收藏︰()濤起微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