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出列道︰“臣食君侯之祿久矣,無可報效。”】
【“今臣願舍殘生,去見劉備,以利害說之。”】
【“使兩國相合,共討曹丕之罪。”】
【孫權許之。】
【諸葛瑾在白帝城見到劉備,陳說利害。】
【劉備嚴肅道︰“東吳害了朕弟,”】
【“汝今日竟敢到此游說做一說客?”】
彈幕︰
——“劉備︰你弟都勸不住我,你憑什麼能勸住我?。”
——“外交鬼才諸葛瑾又要出手啦。”
——“這個節骨眼上,也只有諸葛瑾敢去了。”
——“唯一一個可能活下來的使臣。”
——“諸葛亮︰哥,你猜我說動劉備沒?(平靜)”
——“要不孫權提頭來見,可能有機會講和。”
【諸葛瑾笑著道︰“陛下乃漢室皇叔。”】
【“今不思剿除篡漢曹賊,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
【“是舍大義而棄小義氣也。”】
【“陛下不取中原,而爭荊州。”】
【“是棄重就輕也。”】
【“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興漢室,恢復山河。”】
【“今陛下置魏不問,反欲伐吳,瑾以為,不可取。”】
彈幕︰
——“東吳背刺盟友取荊州就不是避重就輕??”
——“不愧是外交鬼才,真是每一句話都在到作死的邊緣。”
——“劉備︰老子現在是大漢天子!”
——“對劉備來說,兄弟就是他的一切,在這方面誰也說不動他。”
——“諸葛亮哥你別說了,再說我也保不住你。。。”
【“大膽!”劉備拍案而起,“殺弟之仇,不共戴天。”】
【“要朕罷兵,除死方休!”】
【“朕若不看丞相置面,先斬汝首。”】
【“今且放汝回去,告訴孫權,讓他引頸就戮吧!”】
——“備備現在說話好硬氣。”
——“皇叔︰待我回去斬了丞相,讓你也體會一下什麼叫殺弟之仇。”
——“諸葛亮︰老哥啊,現在我都勸不動了,何況你呢?”
【諸葛瑾回到江東,將劉備之話轉達給了孫權。】
【孫權得知劉備攔不住了,便寫好降書,先向魏國稱臣,以尋求其共同伐蜀。】
【令趙咨出使魏國。】
【魏國。】
【曹丕看過孫權降書,丟到一旁,笑問趙咨︰“汝主吳侯是何樣之主啊?”】
【趙咨不卑不亢︰“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曹丕笑道︰“卿,褒獎得太過了吧?”】
【魏臣跟著一起大笑。】
【趙咨拱手︰“陛下,臣非過譽也。”】
【趙咨揮手夸贊其孫權︰“吳侯納魯肅于凡品,是其聰也。”】
【“拔呂蒙于行陣,是其明也。”】
【“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趙咨轉身看向魏國群臣︰“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
【“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趙咨再次拱手拜向曹丕︰“以此論之,吳侯豈不是聰明、仁智、雄略之主?”】
彈幕︰
——“據三江那是你孫權的功勞嗎?是孫伯符的!”
——“擒關羽而殺之,是其愚也!”
——“孫權:我就是要站著把軟飯吃了。”
——“曹丕︰給爺整笑了。”
——“孫權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優秀。”
——“張遼︰說得這麼神,來打合肥啊hetui。”
——“你小子找人幫忙,還這麼傲慢。”
【曹丕笑問道︰“吳侯知道治學嗎?”】
【趙咨道︰“吳侯浮江萬艘,帶甲百萬。”】
【“任賢使能,智存經略。”】
【“少有余閑,便博覽群書,縱觀史集,采其大旨。”】
【“不像某些書生,尋章摘句而已。”】
——“孫權除了自己打仗不行,基本沒毛病。”
——“諸葛亮︰孺子可教也。”
【曹丕突然問道︰“朕欲發兵伐吳,可行否?”】
【趙咨道︰“大國有征討之兵,小國有防御之策。”】
【曹丕笑問︰“東吳怕魏國嗎?”】
【趙咨笑答︰“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怕之有啊?”】
——“張遼︰你又行了?”
【曹丕笑著夸贊趙咨之辯才,收下了孫權送來的降書。】
【加封孫權為大魏吳王。】
——“大魏吳王????”
——“兩國打一國了?”
——“孫權真投啦?”
——“稅賦、兵員啥都不交,這種投降曹丕也願意接受?”
【事後,劉曄私下去見曹丕,諫言道︰“陛下,孫權懼怕蜀兵之勢,故來請降。”】
【“以臣之見,吳蜀交兵,乃天亡其也。”】
【“今若派一上將,提數萬精兵,渡江攻吳。”】
【“不出旬日,吳國必亡。”】
【“若吳亡,則蜀孤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陛下何不圖之?”】
——“同意,這個方法好。”
——“劉曄大局觀不錯,適合做戰略方針。”
——“加速快進到大結局。”
——“神仙難救,神仙難救咯。”
【曹丕笑著道︰“孫權既來請降,以禮服之。”】
【“朕若攻之,必讓天下欲降者心寒。”】
<誰降啊,就三家了。”
【劉曄再勸︰“陛下信其詐降,還加以王位,是為虎添翼也。”】
【曹丕擺手︰“不然,朕既不助吳,亦不助蜀。”】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屆時除之,有何難哉。”】
【曹丕看向遠處︰“朕,要坐觀吳蜀交兵。”】
彈幕︰
——“曹丕自作聰明。”
——“丕兒,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你還想劉備也降你?做夢呢吧!”
——“多好的大一統機會,丕兒你不要亂搞啊。”
——“曹操為啥我活著的時候孫劉不打架?”
——“曹丕︰三國才剛剛開始,要是我听劉曄的提前統一了,甦辰明天寫什麼?”
【劉備引本國大軍,以及蠻王沙摩柯番兵數萬,又有洞溪漢將杜路、劉寧兩支兵馬,水陸並進,聲勢浩天。】
【水路軍出巫口,水路軍至秭歸。】
【曹丕雖收了孫權降書,但卻決定坐山觀虎斗,未曾發一兵相救。】
【孫權召集群臣商議,商議面面相覷,拿不出辦法。】
喜歡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請大家收藏︰()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