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

三十一 烈火張天照 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石立方 本章︰三十一 烈火張天照 2

    才下台階,便見一眾官員從正堂東側儀門走出,迎上前來。

    秦玉停住腳步,細看當先那人,只見那人大約四十余歲年紀,身材寬大,圓面大耳,頷下只幾綹稀疏胡須,頭戴垂角襆頭,身穿絳色官服,雖是秋涼天氣,卻仍手搖一把湘妃竹扇,身子雖甚胖大,步履卻甚是輕快,料想便是河東郡刺史徐慎了。

    裴紹施了一禮,正要開口,那人卻已到了秦玉面前,搶先道︰“這位少年將軍便是秦璧城了?徐某失迎了。”

    裴紹轉頭向秦玉道︰“這位便是刺史徐使君。”

    秦玉肅穆而立,躬身深施一禮,又撩袍單膝跪地,行了庭參禮,口中道︰“末將龍驤軍左驍衛都統制使秦玉參見憲司徐使君。”

    只因刺史本是文官,並無掌兵之責,但徐慎卻又兼著河東招討使,那便是以文兼武了,是以秦玉先行文官之禮,又以武將之禮參見,報名卻是武官慣常稱呼。

    徐慎滿面笑容,雙手扶起秦玉,道︰“璧城何必多禮。我久聞璧城大名,是我朝難得的少年將軍,今日一見,才知璧城竟是如此年少儒雅,俊秀飄逸。璧城出身于翰林,又建功于沙場,文武全才,教人好不欽敬。”

    秦玉道︰“徐使君謬贊,秦玉愧不敢當。若說文武全才,秦玉何敢與使君並論。”

    徐慎執起秦玉手道︰“這里不是說話之地,璧城隨我到後堂再敘。”又回身對那一眾官員道︰“你們且先散去,今日秦制司初到,我恐再不得閑,明日辰時初你們再來,我等再細談。去罷。”

    一眾官員各自施禮去了。徐慎拉著秦玉手向後堂走去,邊走邊道︰“這些是我河東各府縣的官員,也有我府中屬官,我喚他們來是為各地開墾荒地,賑濟災民之事。這事已近收尾,因此才更要緊,我為這事才沒去迎你,璧城莫要見怪。”

    秦玉被徐慎拉著手,只覺他手軟綿綿的,掌心卻是汗漉漉的,腳下不停,只隨著他向後堂走,聞言也只得道︰“使君公務繁忙,秦玉豈敢要使君相迎?若為秦玉誤了使君政事,豈非秦玉罪過?”

    徐慎呵呵笑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你這才是大事,我怎能怠慢?他們這些人,等一等無妨的,你這數萬將士,卻怎麼等得?”

    說著二人已進了二堂,身後眾人都停在堂外,只裴紹跟著。徐慎腳步卻仍不停,繞過二堂正房屏風,進了一間小廳。原來二堂後,還有小小三間抱廈。

    秦玉隨徐慎進了抱廈東屋內,只見屋中央地下放著一張小小圓桌,桌上已擺滿酒菜,正冒著熱氣。

    徐慎除去襆頭,摸出一塊絹帕抹去額上微汗,道︰“原想今日便為璧城與大軍接風的,但今日天色已晚,軍中擺宴多有不便,況且璧城一路辛苦,只怕也無心應酬那些官員,因此今日只我三人吃酒說話,待明日再擺宴犒賞全軍。”

    秦玉謝了。徐慎命從人寬去秦玉外袍弁冠,三人安坐。徐慎又道︰“今日不在軍中,璧城放開飲酒就是。大軍遠來,且在隆德府歇兩日再去邊關也不遲。”說著裴紹已執起壺將三人酒杯斟滿。

    徐慎是主將,秦玉也只得從命。

    徐慎舉起門杯道︰“璧城來我河東戍守,今後我三人便是一家人,璧城莫要見外,家和則萬事俱興。我河東與別處不同,河東軍政民政乃是一體,遇事須通盤考量,望璧城體察。璧城助我河東興盛,日後建功立業當非難事。”

    秦玉也舉杯道︰“多謝使君款待。秦玉既到了河東,自當遵從使君之命,豈敢自外于使君?秦玉此來河東,是為守土,非為立功,絕不敢為自家功業棄河東民生于不顧。請使君放心。”

    裴紹舉杯笑道︰“璧城通達。日後之河東,君主軍政,我主民政,使君坐 掌總,興旺繁盛自不待言。今日河東得璧城,使君再無需為兵事煩憂,自可全心民事,實是我河東之大幸。且盡此杯,為河東賀。”說罷三人舉杯相踫,各自一飲而盡。

    又飲兩杯,徐慎執箸從桌中銅鼎內夾起一塊肉送到秦玉碗中,道︰“璧城一路勞頓,想必早已餓了,這是野鴨子炖干菜,這時節野鴨子已是難得了,璧城嘗嘗鮮。”

    秦玉謝了,夾起鴨肉放入口中。這野鴨肉看似尋常,然細細咀嚼品味,卻鮮嫩醇香,秦玉不禁連連贊嘆。

    徐慎卻不吃,只看著秦玉,放下箸又搖起扇來。見秦玉也放下箸,便笑道︰“璧城不必拘束,我等已是一家人,日後更要休戚與共了,璧城自在些便是。你自管吃喝,不必管我。”

    見秦玉一笑,又吃起鴨肉來,便又道︰“這野鴨子多棲在代國地界,我河東並不多見。只因河東是苦寒之地,它要到南方去過冬,因此只在每年秋後時節,它經河東飛往南方,才得常見。到了冬天,便想尋也尋不到了。”

    秦玉不知徐慎為何說起鳥獸來,便未答話,他也確是肚中饑餓,便自顧吃喝起來。

    只听徐慎又道︰“這些禽獸不知人倫,自然是哪里安逸便去往哪里,全然不顧家國大義,那為人擒而食之,便也不枉了。我等生而為人,若也是如此,那便是禽獸不如了。”

    秦玉停箸,看著徐慎。徐慎道︰“這河東之地自前朝起便飽經戰亂,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到我鄭國開國,雖漸漸安穩下來,然因地接敵國,又民貧地瘠,許多人便不願到這里為官。縱然有些人不得已來河東,也不過是想著邊鎮易得功績,只盼早日高升罷了,哪里願為河東百姓做些實事。五年前代國出兵犯我疆土,隆德府同知範原賣國求榮,獻上黨歸順代國,那便是禽獸不如之輩。隆德府前任太守高元貞公能在城破之際死節,那是極難得的了。”

    秦玉道︰“我雖不知河東先前官員如何,然如今河東百姓終得使君與裴府君,也算是守得雲開了。我曾到過河北,那里滿目荒蕪,百里無人煙之地隨處可見,只幾個大城周遭,因屯有重兵,才見人煙稠密,否則,便是赤地千里,雞犬不聞。我入河東前,曾想河東河北同為邊地,只怕境況也是一般。待進了河東之地,竟是全然不同,城鎮村莊,皆如河南一般。這便全賴使君與裴府君之功了。”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興亡雲煙事》,方便以後閱讀興亡雲煙事三十一 烈火張天照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興亡雲煙事三十一 烈火張天照 2並對興亡雲煙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