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晟道︰“都司有大功于國,聖上定會準了都司所請。小佷一家便全托都司庇護了。都司情義深重,小佷一家日後定結草餃環相報”說罷又起身跪了下去。
陳封扶起樂晟道︰“賢佷不必如此,我定當盡力為之。”
樂晟道︰“都司今日大喜之日,小佷不敢多擾,這便告辭了。”看著陳封,似要再說什麼,卻又終于未說出口,只又深深一揖。
陳封道︰“賢佷,你送來的賀禮我已看到了,按理你這份禮我該收,一來這是賀禮,我不能不收,二來我若不收,只怕你心中更是難安。但你這禮卻太過重了些,我卻又委實不能收。我若收了你這禮,我陳封成了何等樣人?與你父親情分何在?我若救了你父親,人說我全看禮物份上,與你父親全無情義;我若救不得你父親,人說我貪婪無度,只要錢財,卻全不顧旁人死活。這名聲,可好听麼?是以,這禮我是萬萬不能收的。賢佷,禮物你原樣帶回就是,令尊之事,我定會全力周全。”說罷從懷中取出禮單,遞與樂晟。又道︰“賢佷,今後我兩家常相往來,不必顧忌。你家中有事,我也不留你,你只安心在家中等我消息就是。”
樂晟接過禮單,道︰“陳都司之言乃是至理,小佷不敢相強,污了都司清名。都司大恩,樂晟記下了。”說罷又作一禮,便自去了。
陳封親自送到角門內,看他帶著從人將那些禮物又挑了回去,才又返回綠湖山莊。
此時山莊內正是熱火朝天,文人高官已盡數離去了,所剩之人多是武將,又沒了拘束,便紛紛吆五喝六,斗起酒來。袒胸露背者有之,挽袖疾呼者有之,醉的不省人事者亦有之。
陳封見了,不禁一笑,暗道還是與這些莽夫糙漢相處更為隨心,遂大步走了過去。有人見陳封回來,大呼道︰“都司怎地這早晚才回,定是躲酒去了。不成,大伙豈能饒過他?”
眾人轟然一聲應道︰“正是,罰酒,定要罰酒。”
陳封笑道︰“只你這廝眼尖,便不肯放過我,也罷,我領罰就是。”說著走回到主位坐下,大喝道︰“上酒來。”
眾人哄然應是,便有一個將領上前,在陳封面前排開三個大海碗來,一手提著酒壇,將三個大碗俱都倒滿。一時之間,酒水亂濺,酒香四溢。
陳封見了,不禁苦笑道︰“你等這是要取我性命,怎能罰這許多酒?我已有酒了,便只罰一碗罷。告饒,告饒。”
眾人大笑道︰“不成不成,酒令便是軍法,這罰酒是定要領的。”
陳封笑道︰“不想我作繭自縛,被你們這些狗才用軍法來要挾我,我也是逃不得了。也罷,今日這條性命便舍在這里了。”說罷抓起碗來,仰頭一飲而盡。
眾人轟然叫好,見陳封撫胸喘氣,卻又有人叫道︰“歇不得,歇不得,罰酒便要一口氣吃盡才是。”
陳封縱聲大笑道︰“好,不歇便不歇。”說罷又連盡兩碗。
眾人又是轟然叫好。“將軍好酒量。”“都司豪氣。”“這般將軍,才打得勝仗。”各樣聲音,紛擾不絕。
哄鬧之後,眾人又各自飲起酒來,座上只剩幾個文官,也已不能再飲,便紛紛告辭。陳封苦留不住,只得一一送出門去,也借此時機,散了散酒意。
天色漸暗,家人掌上燈燭,又將桌兒從樹蔭下移到水邊,這一干武將仍舊飲個不休。
忽見管家林孝又匆匆而來,秦玉早見到了,附在陳封耳邊道︰“林管家來,只怕又是有客到了。”
林孝走到陳封身邊,附耳道︰“官人,尚書左丞崔言到了。”
陳封一驚,道︰“什麼?崔默之來了?快去出迎。”
林孝道︰“官人不必急,我見那崔左丞似是不欲聲張。小人請他入園來,崔左丞卻說只請官人出去相見就是,不必驚動旁人。小人已請崔左丞在外書房稍坐。”
陳封起身道︰“好,這事你做的極妥帖。我去會他。”說著已快步而出。
有人見了,叫道︰“都司哪里去?莫不是又要逃酒麼?”
陳封頭也不回,只道︰“你等只管吃酒,我去去就來。”話音未落,已是出了院門。
崔言卻不在中廳,而是獨自一人在東側書房內,觀賞牆上書畫。
陳封進屋,二人見了禮,陳封道︰“默之親至,陳封幸何如之?默之與二位相公、蔡重樓的賀禮今日頭晌便到了,陳封已是感激不盡,如今默之又親臨寒舍,陳封闔宅上下俱有榮光。”
崔言道︰“崇恩不必客氣,你今日喬遷,我等送些薄禮也是該當。論理我等還該來賀崇恩才是,二位相公原也說要來的,便是裴桑鼎、李承烈幾個也說要來的。但崇恩也知道,白日里我等不得空閑,也不敢私自離了政事堂。下值之時,相公們便說要來,但又恐相公到了,你舉宅上下也不得安寧,又擾了旁人酒興,便只得作罷,只命我一人來賀。崇恩莫要見怪才是。”
陳封道︰“默之說哪里話,我豈能不知政事堂人雜事繁,默之能來,陳封已是幸甚,何敢多求?”說罷請崔言坐了,又道︰“後宅中還有酒席未散,但想來默之也不慣與那些人飲酒,便在此間坐坐,我命人整治些酒菜來,我二人小酌幾杯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崔言道︰“飲酒便不必了,有茶便好。你這里頗為雅致,正合閑坐,我二人在此間閑話幾句就是,不必勞煩了。”
陳封道︰“陳封從命便是。”便命人重上茶來。
少頃,換了茶,陳封道︰“這書房確是有幾分雅致,我一見之下也是十分喜愛,只是卻不是我布置的。我每日里與刀兵為伍,哪有這份閑情,這里皆是將作監手筆,我只搬來住便是。”
崔言道︰“聖上賞賜人宅子的事倒常有的,但若說吩咐工部、將作監將宅子布置齊整,一應使用之物預備周全,卻也是極少的。聖上對崇恩的寵信確是難得。”
陳封嘆道︰“我何嘗不知,聖上對我天高地厚之恩,我縱立下些許功勞,也難報聖上于萬一。我們做臣子的,雖有心舍命報國,卻也要留著這有用之身,為朝廷,為聖上多做些事才是。”
崔言看了陳封一眼,緩緩喝了一口茶,道︰“崇恩說的不錯,說一句以死報國何其容易,但若留著這殘軀為國效力豈不更好?崇恩想必是有事要說,但請直言無妨。”
陳封微微一笑道︰“我這點心思竟瞞不過默之去,既如此,我便直言了。不瞞默之,今日樂籍之子來過,帶了許多賀禮來。想必默之也知他的意思,不過是要我搭救樂籍而已。雖說我未收他賀禮,命他盡數帶了回去,卻應了他之請。”
崔言點頭道︰“崇恩未負聖上與相公們之望,處事是有分寸的。”
陳封道︰“我為國立功,受聖上這等厚賜,豈能再貪他財物?然我卻以為,樂籍不該殺。是以便應了這事。默之以為,樂籍該殺否?”
崔言道︰“我在這個位置,不似聖上與相公們,要從大局考量,也不似底下那些官員們,可以說說私心人情。聖上用我,只為我不講情面,是以我也只一條,凡事但憑律法,旁的皆可不理。以律法斷此事,樂籍無死罪。”
陳封道︰“然此事難處之處卻不在律法。若事事皆依律而行,便無難斷之事了。我想這樂籍雖是降將,多有人瞧他不上,然他卻著實是個將才。他又誠心歸降我大鄭,正可為我所用,豈可就此便送了性命?若這樣的人在我鄭國非但無用武之地,反蒙受冤屈,天下哪里還有人敢再來投我鄭國?是以,陳封請默之周旋此事,切勿送了忠臣性命。”
崔言道︰“這道理是不錯的,聖上英明,又豈會不知?但便如那日洪溢之所言,若依律而斷,聖上臉面上確有些過不去。自那日之後,聖上再未召見我政事堂之人,只怕也是猶豫不決,或是等我政事堂重斷此案也未可知。崇恩,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要我盡力周全樂籍,但我卻不能應你。”
陳封道︰“默之處事全憑律法,若按律法樂籍又罪不至死,卻是為何不能應我?”
崔言道︰“此事干系太大,若處置不當,或會動搖國本,便是律法也要讓一讓了。”
陳封心中一震,說起“國本”二字,陳封自然立時想到立太子,但此事又與立太子有何干系?陳封心中不解,便道︰“動搖國本?這卻是從何說起?”
崔言道︰“崇恩,若依崔言昔日行事,聖上縱傳下旨意處斬樂籍,崔言也要拼死駁了回去。有崔言在政事堂一日,樂籍便斷無死罪之理,除非聖上罷黜崔言。但今時不同往日,二位相公與我也多次議過此事,當此時,崔言也不得不全盤考量。為我鄭國存亡,只怕也只得舍棄一個樂籍了。”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