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

二十三 倉黃嘆良弓 4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石立方 本章︰二十三 倉黃嘆良弓 4

    酒過數巡,三人已各自喝下二斤酒去,盧豫量宏,又極有涵養,還不覺如何,陳封與洪慶卻俱已是眼花耳熱,漸漸說起征戰之事。

    洪慶道︰“崇恩,你這利州一戰實在精彩至極,最妙之處便在雪夜襲劍閣,天下間有哪個能想到,劍閣便這樣被你攻下,夏侯蹇五萬大軍,便被你圍在了利州。崇恩只怕還不知,你戰報傳到梁都,不到半日間便已街知巷聞,梁都便如滾湯一般沸騰了,第二日百姓自行歇市一日為你慶賀。我大鄭數十年未有那日那般歡騰。崇恩這一戰,非但為朝廷取下巴蜀,更為我大鄭立下軍威。”

    陳封笑道︰“溢之兄好眼光,雪夜襲劍閣正是伐蜀一戰最要緊之處。有了這場勝仗,日後幾場勝仗皆是水到渠成,若無這一戰,取成都便遙遙無期了。我在利州屯田幾近一年,等的便是這一戰,幸而眾將士不負我望。”得意之情已是溢于言表。

    “崇恩差矣。”洪慶以手指陳封,嗆聲道︰“你說劍閣一戰要緊,確是不錯,但你說日後幾場勝仗是水到渠成,卻是大謬,你莫欺我不曾領兵出征。那時你以十萬兵馬對夏侯蹇五萬,看似必勝,但若要吃掉夏侯蹇,卻是談何容易?綿谷地處要道,四通八達,要截住蜀兵何其難也。我也曾細看你軍報,你幾番分兵調兵直是恰到好處,竟是將麾下這些兵馬用到了極致,這才不曾走了夏侯蹇。我與許多將軍論起你這一戰,皆甚嘆服。崇恩,我朝被北燕壓制十余年,直到你打出這一戰,才算又打出了我大鄭禁軍的骨氣,日後我大鄭官兵便再不懼怕北燕了。”

    陳封大笑道︰“溢之兄這番贊譽,實在教陳封愧不敢當,陳封不過僥幸,行險得勝而已。”忽地瞥見盧豫面色淡然,在一旁獨自飲酒,心下一凜,便即接道︰“我是後生晚輩,一介武夫而已,哪里便能為大鄭官兵打出骨氣了?我大鄭官兵唯仰仗盧太尉一人耳。”又轉頭向盧豫道︰“太尉,此戰之後我時常回思,總覺似哪里差了一些,卻又不知差在何處,百思而不得其解。太尉以為,此戰可有紕漏之處?太尉身經百戰,必有以教我,請太尉賜教。”

    盧豫放下手中酒杯,臉上瞬間露出笑意,徐徐道︰“崇恩,這一戰打到你這般地步,已是極其不易了。全取利州,盡殲蜀國五萬大軍,逼得夏侯蹇陣前自盡,已沒有再好的結果了。我又有何可以教你?”

    陳封道︰“我自以為此戰有些僥幸,陳封誠意求教,請太尉不必諱言。”

    盧豫看了陳封一眼,遲疑片刻道︰“崇恩既如此說,我便直言不諱了。我亦以為你此戰太過行險,成功確是有些僥幸。雪夜襲劍閣這一著雖是出奇制勝,卻也是極其凶險。劍閣天下至險,以三千五百兵馬奇襲劍閣,倘若不成,非但這三千五百人要折在劍閣,便是蜀國,也難再圖了。”

    盧豫不去看陳封,又接道︰“若劍閣不下,夏侯蹇得知此事,必遣重兵以固劍閣,再嚴防退往劍閣通路。如此,兵事稍有不利,夏侯蹇便可全軍退守劍閣,我大軍要想再進一步,難如登天了。”

    洪慶道︰“若不出奇兵,又如何才能取下劍閣?古之名將亦不乏出奇行險之人。以太尉之見,又該如何才能保必勝?”

    盧豫微微一笑,道︰“崇恩屯田待機這一著並不為錯,只是出兵時機卻嫌略晚了些。若是我用兵,當在秋收之時便出兵。屯田只為懈怠蜀軍,秋收之時已足矣。那時我可誘使蜀國出兵來劫我糧草,卻暗暗調動兵馬,出兵疾插昭化與劍閣之間,截住夏侯蹇退路。我以重兵固守蜀軍退路,便與崇恩取下劍閣一般,卻不必行險去攻劍閣。嗣後崇恩調動兵馬極為精妙,再依此調兵,仍舊可全取夏侯蹇兵馬。夏侯蹇若敗,劍閣自不待言。我在利州兵馬多過蜀軍一倍,若能穩中求勝,豈不強似行險?”

    洪慶與陳封對視一眼,道︰“太尉用兵,確是精妙,洪慶服了。當為太尉此妙計共飲一杯。”說罷舉杯一飲而盡。

    陳封舉杯相應,心中卻暗道︰“你有此妙計,我去年回都相見之時,卻是只字不提。現下我得全功歸來,你卻又說出,卻是何等用心?”心中雖如此想,卻不能說出,只道︰“太尉果然妙計,陳封自愧不如。若是太尉統兵,定然早已攻下成都,不必遷延日久。”

    盧豫道︰“崇恩也不必自謙,縱是我統兵,也未必便強過崇恩。戰陣之間,瞬息萬變,定好的計策也未必便能依計而行。崇恩用兵,已有大將之風,日後功業,定然不可限量,更有一處好處,便是我也是極為佩服的,那便是作養將領之能。”

    陳封遜謝道︰“陳封年輕識淺,何敢當太尉如此考語?”

    盧豫擺擺手道︰“取安肅之秦玉、襲劍閣之楊顯,皆是出自崇恩麾下,崇恩如何當不得?那楊顯初入虎賁軍時在我帳下,我也識得他是一員良將,提拔他做了統制使。崇恩入利州不過兩月,便將楊顯破格提拔為了都統制使,這份心胸眼力,非是常人能及。若非如此,那楊顯又豈能舍命去取劍閣,想來是為報崇恩知遇之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洪慶道︰“這便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了。這等重用,若換了是我,也要舍命相報了。”

    盧豫道︰“崇恩麾下,尚不止這楊顯、秦玉二人,崇恩舊日部將,還有三人也任著都統制使之職,這些都是年輕一輩出類拔萃之人,卻皆出自崇恩麾下,豈不令人敬佩?”

    陳封道︰“我大鄭禁軍四十萬,皆是精銳之師,統制使便有百余人,這些人又能差到哪里去?那幾個不過是跟著我僥幸立了些微功,才得以升遷,若是換了旁人,也是一樣的。”

    “這正是崇恩過人之處。”盧豫睨了陳封一眼,道︰“你出兵蜀國之前,你這幾個部將我並不熟識,待你出兵之後,我暫執掌戍衛梁都之職,這才熟識這幾人。王鳳、王煥、陳肅...陳肅是崇恩族弟?嗯,那便是了。王鳳雖非崇恩部將,卻也曾在崇恩麾下效力。這幾人都是熟知兵法,識見不凡之人,想必便是在崇恩麾下歷練出來的。”

    陳封已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卻不知盧豫究是何意,只得應道︰“是,這幾人都可算是我部將,只是個人有個人造化罷了。”

    盧豫道︰“然這三人升任都統制使以來,只在梁都練兵,從未外出征戰,卻不免少了歷練,若當真大戰再起,只怕一時有些無措。今年秋後,有幾路兵馬在外日久,要調換一番了,我之意,不若將這三位都統制使調出梁都,或戍邊,或駐扎地方,也可多多歷練,也可積攢些軍功,崇恩意下如何?”

    陳封豁然明了,已知盧豫之意,卻也別無他法,只得說道︰“太尉這是說哪里話來?太尉執掌我鄭國兵權,我與這幾個都是太尉部將,太尉要調誰,調到何處,只一紙調令而已,哪個敢不從命,何必問我?縱是太尉要調我出都,陳封也只听令而已。太尉若問我,陳封只一句話,‘唯太尉之命是從’。”

    盧豫哈哈大笑道︰“你是都畿衛戍都指揮使,除聖上,哪個能調你出都?倒是你那幾位部將,好生歷練一番,日後必是崇恩臂膀,必成我大鄭良將。”

    洪慶也笑道︰“今日這位將軍出都,明日那位將軍出都,只我整日里悶在梁都。我倒盼著有一日聖上下旨,命我出都戍邊,方才有領兵大將的威風,強似我在這梁都,空擔著都指揮使虛名。”

    三人正說著,突听窗外樓下一陣喧鬧聲,三人原本並不在意,但那吵嚷之聲越來越大,陳封臨近南窗,忍不住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向下看去。

    窗下這條街,正是樊樓正門,通往宮城東華門,卻並不十分寬闊,此時兩撥人正堵在街上,相互叫罵,互不相讓,周遭看熱鬧的百姓越聚越多,已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任誰也過不得了。

    這事倒也常見,如今梁都人口極盛,較之五年前已多出十余萬去,車馬也較往日增添了許多,但街道卻仍舊是昔日的街道,便時常有車馬堵在街上,難以行走之事。

    是以陳封初看之下不以為意,但細細一看,卻是心中一震。樓下兩撥人,一撥只有四人,騎著馬,由西向東,還未到樊樓大門;另一撥卻有數十人之多,由東向西而來。若只是人多也還罷了,但這隊人之中卻有一頂青呢八人抬大轎。正是這頂大轎,與周遭護衛的人馬,才將這條街堵住,旁人不得過去。

    按鄭國規制,在梁都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乘坐八抬大轎,看他走這條路,似是奔東華門入宮而去。再看護衛兵馬,竟是有內侍,有梁州府差役。是誰乘坐這抬大轎?又是何人竟膽敢擋住這等大轎行走?

    陳封定楮看去,見那大轎落在地下,轎簾緊閉,紋絲不動,自是看不出轎內是何人。再看那四匹馬上騎士,當中那人只能看到背影,穿著寬大袍服,戴著高冠,似曾相識,卻又想不出是何人。樓下人聲嘈雜,也听不清說些什麼,陳封便喚閣兒外親兵,問道︰“你可知樓外是何事?”

    那親兵道︰“稟都司,听來往客人談論,只說兩撥人擋住道路,互不相讓,實不知是何事?”

    陳封道︰“你去探問一番,看兩邊都是何人?”

    此時盧豫與洪慶都已到窗邊探看,見那親兵待要出門下樓,洪慶回身道︰“慢來。崇恩,這是閑事,你何必去管他?”

    那親兵停下腳步,看著陳封,只等他示下。陳封道︰“我也不願去管,只是恐是相熟之人,惹出事來。溢之,這是你金吾衛的差事,你如何不去管?”又轉頭對那親兵道︰“那便罷了,你在閣兒外候著便是。”他見洪慶出言阻攔,知道洪慶只怕已認出是何人,便不願再多管閑事。

    洪慶道︰“你不見那許多梁州府差役在?這些許小事,哪用我金吾衛來管?”

    陳封回到窗邊,三人並肩觀瞧,只見樓下吵嚷更劇,十幾個梁州府差役已將那四匹馬團團圍住,刀也已出鞘。只不知那四個騎士說了什麼,眾差役竟無人敢上前動手。

    過了片刻,樓下稍稍靜了一些,只听馬上一個騎士朗聲道︰“轎中是哪位官人,請出來見上一見,若是該當讓時,我等自是想讓。然若是哪個無知鼠輩盜用官轎,冒用官儀,便要堂堂當朝二品讓路,那我等是斷然不能相讓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人都听清了那人說話,不禁都是一怔。鄭國當下在職官員最高不過正三品,袁端、宋質、盧豫便皆是。三品官中也有許多人受封二品,甚或一品勛爵,但鄭國慣例,平素論起官員品級,只論實職,不論虛餃。鄭國官員也並非沒有二品以上官員,只不過這些官員都是虛職,並不任差事。便如徐雲,官居節度使,那是正一品官階,卻也只是虛職罷了。難道這四人之中竟有二品官員,那又是誰?

    陳封一瞥間,見洪慶嘴角掛著冷笑,便道︰“溢之,你不去管這事,定是知曉這兩撥人是誰了。”

    洪慶道︰“我哪里知曉。轎中那人不肯露頭,馬上那人又只見背影,我如何認得出?”

    陳封笑道︰“溢之性子我豈不知?你若不知曉,豈能不聞不問?”

    盧豫道︰“溢之心思最快,你縱看不出是哪個,只怕也早猜出來了。還不快說,莫要在此賣關子。”

    洪慶苦笑道︰“太尉吩咐,我只得遵從,但這騎馬之人我實是認不出。”

    陳封道︰“那轎中之人是誰?溢之想必已猜出了。”

    洪慶道︰“我也只是猜測而已,這才不敢對你二位說起,非是我不肯說。”

    盧豫道︰“你只管說便是,怎地這般婆婆媽媽,好不爽利。”

    洪慶無奈道︰“這轎中之人,多半是內侍省左承天門供奉閻禮。”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興亡雲煙事》,方便以後閱讀興亡雲煙事二十三 倉黃嘆良弓 4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興亡雲煙事二十三 倉黃嘆良弓 4並對興亡雲煙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