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道︰“陳都司待我如弟,我自然視其為兄,豈能或忘?前些時日忙于戰事,哪有閑暇他顧,如今大局初定,卻不免念及陳都司了。”
徐恆道︰“哦?璧城以為大局初定?”
秦玉尋了一塊稍平整的岩石,坐了下去,又指著身旁一塊岩石,請徐恆也坐。口中道︰“合圍之勢已成,我等的謀劃已見成效,何 兵馬雖多,卻已是籠中之獸,豈不是大局初定?”
徐恆坐到岩石上,整整袍裾,道︰“合圍之勢雖成,大戰卻還未開始。何 虎踞淮安十年,豈肯旦夕坐以待斃。璧城,我軍雖佔上風,卻還未得勝勢,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何 四萬大軍被圍,合力突圍之勢不可小覷。這才是此戰要緊之處。璧城若有輕慢之心,此戰休矣。”
秦玉坐直身子,恭肅道︰“謝永業兄教我,是秦玉失言了。有永業兄助我,實是秦玉之幸。永業兄以為,何 當如何應對被圍之勢?”
徐恆道︰“此刻何 必是已知曉陷入我包圍之中了。他今日還未攻虹泗,便是在籌劃如何應對了。我等佔據了通海,楚軍糧道已斷,且楚軍精銳盡出,後方兵馬必不敢攻我通海打通糧道,那便只能靠何 自己了。”
秦玉道︰“陸上他後方不能通過通海,水路也都有我兵馬把守,楚軍的糧道確是已被我截斷了。”
徐恆道︰“糧道既斷,何 只有兩條路可走。其一是撤軍,回身再攻我通海,若能再攻下通海,便能打通糧道,何 仍舊進可攻,退可守。”
秦玉道︰“何 只怕還沒有這份膽量。”
徐恆道︰“璧城說的極是,何 必不敢回身再攻通海。他前番攻通海六日不曾攻下,直到我軍撤去他才能佔了通海,何況此番被圍之下,他如何敢再全力攻打通海?若是我軍趁他攻通海之際,左右兩翼與後方兵馬一同出兵,他四面受敵,便有全軍覆沒之險。”
秦玉道︰“何 雖有些自大,卻也不致如此顢頇。”
徐恆道︰“那他便只能繼續進軍,攻我虹泗。何 隨軍糧草該有半月之數,得知被圍後,節省些用度,再輔以野菜野果,大約能支撐一月有余。他只要能在一月之內攻下虹泗,糧草之困自解。是以何 必然繼續攻打虹泗。”
秦玉道︰“何 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南邊是梁水,又有洪振遠騎兵把守,他斷不敢走這條路。北邊有濉水和我尾營兵馬把守,他縱然能強渡濉水,擊退我駐守兵馬,但濉水北岸地勢崎嶇難行,他大軍無法快速行軍,也必然不能逃過我追兵的追趕,是以他也不敢走這一條路。那便只能攻打虹泗了,否則便是坐以待斃。但我卻有些疑慮,何 在別無選擇之下,只能攻打虹泗,他反能專心定志,心無旁騖,只怕虹泗守起來也有些不易。”
徐恆嘿嘿笑道︰“何 心無旁騖,璧城你便三心二意起來。計策已定,成敗便在此一舉,有張羽與馬保在,我料虹泗必然無虞。我擔心之處,反倒是我二人所處之通海。”
秦玉有些吃驚,問道︰“這又是為何?”
徐恆道︰“虹泗守軍有七千之眾,還有一千廂軍為輔,武有張羽、馬保之勇,文有退之之智,守一區區虹泗,實不足道哉。何況何 縱能心無旁騖攻打虹泗,但若十日不能攻克,眼見攻我應州無望,後援無繼,其軍心必亂,哪里還能再齊心為戰?到那時何 必心生疑慮,只怕便要尋退兵之路。無路可退,便只能回身攻我通海。”
“那時我南北兩側兵馬少,不敢輕易調動,何況洪振遠的騎兵縱調來也無大用處。虹泗大戰甫定,傷亡必定頗重,只怕也難以出兵來援。我這里只有四千守軍,孫霖為將,璧城也並不知其底細,那時楚兵要逃生,士氣勢必更盛,當真戰事一起,勝負恐難預料。再有,前番守通海,馬保、張羽只守山上營寨,並不怕楚軍越山而過,是以能守數日而無破綻,今次再守通海,卻是要守住山下大道,不教楚軍奪路而去。雖說道路狹窄,不宜大軍作戰,但以四千人擋住四萬人連番沖擊,只怕也並非易事。更兼楚軍要奪路逃生,其勢必盛,其心必齊,單論這一戰,只怕敗多勝少。是以我說,這通海才是我軍最大疏漏之處。”
秦玉愣怔半晌,才長出一口氣道︰“永業說得極是,這確是我疏漏之處。”
徐恆道︰“璧城,這並非你之疏漏,實是你我二人目光不夠長遠。只有身在此間,才能想到日後之戰。今日我縱想不到,你也必能想到。既已看出這疏漏之處,便想法子彌補就是,時日也盡夠。”
秦玉道︰“是,想法子彌補就是。但淮南一萬八千禁軍,除安州、宿州各五百兵馬外,已盡數在此間了,還有何法子可想?唉,當日朝廷若是準我以左驍衛全軍戍守淮南,又哪有今日之事?”
徐恆道︰“璧城,既是如此,便只能在此間一萬七千兵馬身上打主意了。我這里四千兵馬,南北兩翼各有三千兵馬,這都是不能動的。那便只能是虹泗的七千禁軍了。待虹泗戰事已畢,不拘多少,調些兵馬來也就是了。別無他法,便只有這一個法子了。”
秦玉嘆道︰“若當真別無他法,也只能如此了。”
徐恆雙眼突地一亮,道︰“璧城,你如何忘了一人?”
秦玉道︰“何人?”
徐恆道︰“張羽,張鶴霄。”
“到時不拘虹泗能調出多少兵馬來,只教張鶴霄率兵馬從濉水北岸來援我通海。以張鶴霄之勇,想來楚軍便是再多些,也過不得我通海。”
秦玉嘆了口氣道︰“若你我所料不差,也只能倚仗張鶴霄了。我只怕張鶴霄...”說到這里卻又無法說下去。
徐恆道︰“璧城放心,張鶴霄勇武絕倫,斷然不會出差錯的。”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