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站的正是劉遜,秦玉站在劉遜身後,後面還有兩個提著食盒的隨從,兩個捧著大壇酒的店伙。
收了酒菜,打發走店伙,徐恆命鋤藥將桌設在荼蘼架下,請秦玉與劉遜落座。劉遜卻道︰“今日大營中是我當值,職責所在,不敢久坐,這便去了,恕罪恕罪。”徐恆無奈,只得送劉遜出門,望著劉遜帶著兩個隨從策馬而去。
掩上院門,回身見秦玉已面西坐了,這是客位,徐恆只得坐了西首主位。秦玉舉杯道︰“今日為永業兄洗塵,永業兄一路勞苦,是我等安排不周,秦玉先敬永業兄,請永業兄恕罪。”
徐恆舉杯一飲而盡,道︰“生死有命,此事與璧城何干。況且是璧城救我性命,我還當謝璧城才是。”
秦玉道︰“是我請永業兄入都,這原是我分內之事,何謝之有?第二杯酒敬永業兄,是為永業兄乃是秦玉前輩,永業是延佑元年登科,秦玉是延佑五年及第,這一杯當敬兄長。”
徐恆一笑飲了,道︰“好,這杯酒我受了。”
秦玉舉起酒杯道︰“我少年時心雄萬夫,視天下英雄如無物,四年前棄文從武,蒙當今天子賞識,憑些許微勞升了這都統制使之職,卻再不敢小覷天下英雄。秦玉自覺胸中所學比之天下英雄如螢火之光,幸而上天垂憐,才未做出馬謖、趙括之事來。玉自統率左驍衛以來,愈覺力有不逮,這兩萬余人之軍我治之便已使出渾身解數,又怎能統率大軍與天下英雄爭鋒?然天下紛亂,我大鄭坐領中原之地,承襲前朝正統,便有御宇海內,安定天下之任;解蒼生于倒懸,救黎庶于水火之責。秦玉不才,有心為大鄭驅馳,然才力難及,恐惹人笑耳。是以玉願求天下賢才輔弼,以成我鄭國基業。玉素聞永業兄之才,渴慕久矣,今日一見,如久旱逢甘霖,得償夙願。望君捐棄昔日之成見,助玉成就大業,玉萬死不敢有負永業。”說罷站起身來,躬身舉杯過頂。
徐恆端坐未動,注視秦玉良久。秦玉亦未動,酒水在杯中微微顫動。徐恆突地長嘆一聲,接下秦玉手中酒杯,一飲而盡。秦玉大喜,復一揖到地,道︰“秦玉拜謝永業兄。”
徐恆請秦玉重新落座,說道︰“璧城此番心意,徐恆不知何以為報。昔日之事,我已盡拋諸腦後。今日既許身于君,自當為君驅馳。徐恆當盡平生所學,助君得償所願。”說罷二人舉杯共飲。
秦玉道︰“我目下所處之位,永業兄已盡知。我不過區區一衛都統制,麾下兩萬五千兵馬而已,若要遂我之志,道阻且長。日後之事,敢請永業兄教我。”
徐恆微微笑道︰“璧城年未及而立,何心太切也?恕徐恆直言,莫說現下鄭國並無吞並天下之力,縱然鄭國當真十年內一統天下,璧城又能居功幾何?上有盧象山為鄭國將首,更有石方白、李克讓幾位老將坐鎮各方,中有陳崇恩為璧城舊主,便是如璧城這般都統制,我鄭國也有一十六位之多,璧城又能分得幾杯羹?是以,為璧城計,吞並天下,不宜過速。”
秦玉悚然一震,驀地想起昔年與陳封的一番話,自己也是如此勸導陳封不可投效太子,為何到了自家身上,卻不能想得清楚?
徐恆道︰“目下我鄭國政治清明,民生復甦,國力已日漸強盛,雖不能穩壓燕、楚,卻也不似前些年那般懼楚怕燕。究其根本,此皆是當今重掌朝政所致。若這般境況能持續十年,我鄭國必可稱霸天下。然當今畢竟年老,如此聖明,又能維持幾年?只怕璧城也已看出苗頭來,何況那些朝中重臣?是以以恆之見,璧城當乘現下鄭國強盛之時,多多出兵征戰,積累戰功。璧城乃陳崇恩親信,此事該當不難。以璧城之能,出兵征戰縱不能大勝,亦當可不敗,以此便是功勞。以目下之勢看,鄭國來日之第一武將,當非陳崇恩莫屬,到那時,一個都指揮使,璧城還是當得的。”
秦玉道︰“永業所言極是,于朝局當真是洞若觀火。”
徐恆道︰“不過旁觀者清罷了。今年,或者明年,朝廷便要提拔一位都指揮使,只是只怕這一次璧城是無望了。”
秦玉驚道︰“哦?此話從何說起?”
徐恆道︰“我還都之時,在萬勝鎮偶遇一位舊識,便是遣人到璧城軍中傳口信那位兵部職方司郎中齊韀AK 舜緯齠跡 聳欠畋 刻霉僦 煲患 懿睿 僑鞜慫 挪桓以諭蚴ツ蛄撩魃矸藎 膊桓業 槭比棧亓憾佳叭司任遙 闃荒艽 諦龐腓黨怯臚酥 淳任伊恕! br />
秦玉道︰“也虧得這位齊郎中,否則永業便有大難了。”
徐恆一笑,又道︰“齊閦w 潮 棵芰睿 質淺齠枷蛭鰨 黨悄閬耄 且 б 未Γ俊 br />
秦玉略一思忖道︰“他去往西邊,西邊有我大鄭兩處大軍駐扎,一處是隴右石方白,一處是漢中趙練材。他...他莫不是去往漢中?”
徐恆道︰“我亦是這般想法,他若是去往隴右,兵部查看駐軍大營,本是光明正大之事,又何必密行?他如此不敢露出行跡,必是往漢中無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玉立時便明白徐恆所指,卻不言語,只听徐恆又接道︰“三年前之事,當今早已對趙練材心存芥蒂,只是苦無實據,又恐朝局動蕩,再亂了軍心不好收拾,這才隱忍至今。然處置趙練材卻是遲早之事。這三年來朝局穩定,人心思定,便可騰出手來對付趙練材了。當今必是密令兵部遣人去趙練材軍中搜集罪證,這罪證是有是無都無關緊要,只要兵部的人到了漢中軍中,想要的罪證自然就有了,趙練材的禍事也便不遠了。是以我才說,朝廷要提拔一位都統制使了。”
秦玉點頭道︰“確是如此,當年周魁抵死不肯招出趙練材,這人雖是痰迷了心竅,對趙練材卻也還算得忠心耿耿。現下想來,縱然當年周魁供出趙練材來,當今也必得將這事壓下來。那時若是懲治趙練材,只怕軍中便要引起嘩變了。”
徐恆道︰“正是,當今之深謀遠慮,又豈是你我能及的?”
秦玉道︰“我年紀最輕,資歷最淺,這次提拔都指揮使,我自是無望。我亦不敢有此奢望。永業以為,此次哪個最是有望提拔?”
徐恆沉吟道︰“若是近日無人立下奇功,只怕我那二兄最是有望。”
秦玉道︰“令二兄徐毅節久鎮漢中,恨無緣得見,不知其人何等風采?”徐恆道︰“我那二兄自幼習武,武藝自是不必說,也稱得上有勇有謀。他平日又極是愛惜兵士,因此在軍中聲望頗著,只是有些傲上。雖仗著家父威名,旁人不敢打壓他,卻也一直未得越級升遷。此次若要提拔都指揮使,當今必會想到他。”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