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雲煙事

第9章 紋枰無算處 (5)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石立方 本章︰第9章 紋枰無算處 (5)

    秦玉去了,陸綸便吩咐下人洗漱更衣,準備酒菜。待秦玉回來,陸綸已換了一身淡青色直裰長袍,中廳已擺放了一張小小圓桌,桌上擺好四樣小菜,卻是一碟蜜汁火腿,一碟糟鰣魚,一碟香醋藕片,一碟蓮葉肉圓,另還有一壺酒。

    陸綸道︰“你出兵放馬許多時日,只怕食量要大增了。家中卻沒有準備大菜,只這幾樣小菜,你我師弟二人小酌幾杯罷。”

    秦玉笑道︰“出征之時,若糧米多時,一頓一斤余米也是能吃下的,若是斷了糧,一碗稀粥中只有十幾粒米,我也吃得飽了。”

    陸綸嘆道︰“我知你困守灤州一月有余,到後來城中斷了糧,草根樹皮諸般能食之物俱已食之將盡,卻終將灤州守了下來,著實不易。璧城,征戰之人,能活下來便是勝了。”

    秦玉眼中泛光,卻仍是笑道︰“所幸陳制司援軍到得及時,若再晚幾日,只怕便要吃死人了。老師,人在那時那刻,心中所想只有一個念頭,便是要活。真到生死攸關之時,吃人也是不會猶豫的。”

    秦玉雖當成笑話來說,陸綸卻是听得心驚,便不願他再說下去,遂道︰“是以古人雲︰‘今朝有酒今朝醉’,又道︰‘莫使金樽空對月’,便是要我等有酒有肉之時盡管吃喝,莫到無酒肉可食之時才追悔莫及。”說罷舉起酒杯。

    二人對酌幾杯,陸綸又道︰“征戰雖苦,卻也並非全無好處,如今你秦璧城之名已傳遍梁都。安肅一戰之軼事更是街知巷聞。近幾日便有多位朝中重臣向我探听你家中境況,你可知何意?”

    秦玉自是明白,卻只作不知,赧笑道︰“我如何知曉。”

    陸綸道︰“你自幼父母早亡,家中又無親眷,如今已是二十三歲了,這事便由為師為你做主如何?”

    秦玉道︰“弟子全憑老師做主。”聲音已壓得低了許多。

    陸綸道︰“好,為師定為你選一門上好的親事。只是卻也急不得,家世門第、才情相貌,為師都要探听明白才好下定。你如此年輕便官居六品,又是這等人才,便是配一位公主也配得過,哈哈。”

    秦玉笑道︰“老師將弟子夸得世間少有,只可惜當今聖上已沒有待嫁的公主。”

    陸綸正色道︰“璧城,這幾日確有幾位重臣向我提及你的親事,這其中有六部尚書侍郎,也有學士待制,卻都被我搪塞過去,你可知為師是何用意?”

    秦玉搖頭道︰“弟子不知。”

    陸綸道︰“非是這幾家女子配不得你,實是現下朝局不穩,只怕旬日之間便有大變將生,那時不知朝中哪位大臣高升,哪位大臣被牽連,豈能在此時急于為你定親。”

    “哦?”秦玉已是悚然一驚,“老師這話從何說起?”

    此時窗外日已西垂,竹影森森,涼風驟起,陸綸放下手中酒杯,緩緩說道︰“自年後你隨軍出征,當今愈加不問政事,方、袁二相公數次請見,皆被擋在殿外。只說御體有恙,凡事皆請二位相公自行處置,不必驚擾聖駕。以往當今雖也不問政事,然逢朝中有要事,政事堂便具札呈奏,當今自會御筆批復。如今政事堂雖仍具札,當今卻不再批復。便是北疆戰事最要緊之時,當今也仍是不聞不問,這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若如此下去,政事堂便可算得是大權獨攬了。三月初,方東陽領餃群臣上表,言北疆戰事正酣,然御體欠安,不敢以國事驚擾聖上,政事堂獨攬朝政卻又有違祖制。為防當朝宰輔獨斷擅權,伏請聖上允準太子監國理政。”

    “這道表章方東陽可謂光明正大,乃是約束自身權勢之意,然細思卻有逼宮之嫌在其中,便是以宰輔擅權要挾當今允太子理政。然聯名上此表者朝中群臣已囊括十之六七,便是為師我也在其中。只因為師也是事後才想通這表章背後之意。”

    “卻不想當今只命洪福傳口諭,言方東陽、袁宜直乃公忠體國之臣,絕非攬政擅權之輩,政事堂獨攬朝政只是權宜之計,待聖上御體康愈自會回復往日之朝局。太子年輕,學術尚未精純,于此時理政,于朝政于太子皆無益處。待日後太子學有所成,自會命太子當國。群臣如此心切,反有損太子仁孝之名。”

    秦玉插言道︰“當今這最後一句實是誅心之言,只差說群臣爭擁立之功了。”忽覺不妥,急忙頓住,只因陸綸也是這群臣中之一員。看了陸綸一眼,不再言語。

    陸綸卻毫不在意,說道︰“正是如此,因此方東陽听了這口諭,也不敢辯駁,也不敢再提此事。然此後行事,方東陽卻愈加堂而皇之,不加拘束。”

    “此前代國攻我河東,平陽守徐慎聚兵擋住代軍,隨即遣快馬回都求援,方東陽召沈山遠與我入政事堂商議。眾人都以一衛兵馬救援河東為好,其時梁都尚有禁軍八萬,雖說這八萬兵馬乃是拱衛都畿之用,然河東若失,代軍便可直趨大河,威逼梁都。此時不用,更待何時。便是沈山遠也無異議。哪知方東陽卻堅持不允。他是首相,眾人如何拗得過他,只得依方東陽之意,遣雲沖衛馮淵率一萬兵馬馳援河東。幸而徐慎將門之後,有用兵之能,與馮淵合力擊退代軍,否則河東危矣。經此一事,我便有些疑心方東陽之用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後中書舍人許嵩、嚴預與太子詹事朱休等人在朝中拉幫結派,籠絡人心。我雖未親見,卻多有耳聞。六部尚書如何我不知曉,但侍郎中卻有受其蒙蔽、拉攏之人,其他衙門四品以下官員中只怕也有許多。梁都城外武將我知之不深,然耳聞也有入其黨者。方東陽雖未親自做這等事,然其對此事不聞不問便可見一斑。我奇怪者,卻是袁宜直。袁宜直本是殺伐決斷之人,以往政事堂會商,偶有政見不合之時,只他能與方東陽據理力爭。我親見便有數次他二人爭得面紅耳赤,相持不下,最後方東陽只得退讓。偏近些時日來,袁宜直有如聾啞一般,對朝中諸般異事視若不見,充耳不聞,竟成了一個老好人,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璧城,這許多事湊在一處,若還看不出端倪,為師便枉自為官二十余載了。”

    秦玉一邊听一邊思索,此時已想明白了大概,說道︰“老師一番話有如醍醐灌頂,學生這才知道這些時日朝中竟生出這許多事來。只怕確如老師所料,大變將生,不得不防。”

    陸綸道︰“璧城,你我師徒父子,有事切不可瞞我。我知道你在陳崇恩軍中甚是遂心,但陳崇恩心思如何,此時還不甚明了。我見陳崇恩與兩邊似都有往來,又似都來往不密,若是他隔岸觀火最好。此事勝負難料,你萬不可輕易這渾水。”

    秦玉道︰“老師放心,陳崇恩雖待我甚厚,我卻也只是參贊軍機、隨軍出征而已,這等事料他也不會對我這初到軍中只一年之人提及。學生萬不會趟這渾水的。”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興亡雲煙事》,方便以後閱讀興亡雲煙事第9章 紋枰無算處 (5)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興亡雲煙事第9章 紋枰無算處 (5)並對興亡雲煙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