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整整一個早晨,樂子澄就只教了一個字。
主要是因為語言不通,雙方交流起來很困難,他還沒學會當地的方言,孩子們也不懂大雅言。
所以,樂子澄費了很大勁,終于解釋清楚人為何意、何以為人。
很快就日上三竿,樂子澄說道︰“早課結束,你們可以回家了,明天這個時候記得來讀書。”
樂子澄連夜御空趕往隔壁寨子,購買了一些食物,他將食物分發給小孩子們。
“謝謝先生。”小孩子們拿著食物,喜氣洋洋跑回家,今天可以吃飽了。
但一直購買食物總不是辦法,自己身上的銀錢已經不多,還得留著慢慢用。
自己幸好備有弓箭,樂子澄回到落腳點,他的弓箭並不是法器,只是很普通的弓箭。
樂子澄背起長弓,腰間掛著箭囊,御空飛行出門。洪淵見此情景,當即跟在他的身後。
洪淵也不想尾行,但樂子澄是寨子里唯一的強者,只有他身上可能存在機緣……
樂子澄是靈境,他御空的速度很慢,洪淵的御空速度也很慢,所以倒是能跟上樂子澄。
而樂子澄主要是為了節約靈氣,所以只是低速飛行,他要是全速飛行、可以飛得更快,但只能飛行十幾分鐘。
因為在半空狩獵更方便,樂子澄飛行幾分鐘,便發現一只野兔,他輕輕抽出箭矢,然後彎弓搭箭,箭矢破空激射……
箭矢激蕩起破風聲,但箭矢的速度太快,野兔來不及反應,便被箭矢釘死在原地。
樂子澄見狀落地,他先拔出箭矢、裝回箭囊。他身上只有十幾支箭矢,所以要物盡其用。
然後,樂子澄提起野兔,又從口袋里拿出一根草繩,熟練捆住野兔的耳朵、牢牢拴在自己腰間。
做完這一切以後,他再次騰空,繼續狩獵,幾分鐘後又獵到一只野雞……
樂子澄射箭很準,可以說是百發百中,他畢竟有著靈境的實力,射殺這些普通獵物、簡直易如反掌。
一直狩獵到中午,樂子澄身上掛滿獵物,靈氣也損耗大半,所以不得已只好返回寨子。
寨中居民看著滿載而歸的樂子澄,紛紛湊上前問道︰“仙師,這是給我們的嗎?”
雖然依舊听不太懂,但從這些居民的語氣,樂子澄還是听懂了這些人想要表達的意思。
“嗯。”樂子澄點了點頭,用蹩腳的方言說道︰“我半個月吃一頓飯就夠了。”
寨中年輕力壯都出門了,要麼是在打獵、要麼勞作,寨中只剩一群老弱婦孺。
這群老弱婦孺跟在樂子澄身後,但他沒有給這些人,而是說道︰“傍晚時跟我學習技藝,我就會分發獵物給你們。”
樂子澄將獵物放在落腳點,他恢復一些靈氣以後,便繼續出門狩獵,一直到傍晚才回寨子里。
這次,他御空落到寨子里,雙手還舉著一只大野豬。
這只大野豬足足八九百斤,足夠寨子里的人吃上好幾天。
寨中居民見到樂子澄帶回來的大野豬,全都挪不開眼楮了,宛如跟屁蟲一般跟在他身後。
還是在大槐樹下面,樂子澄讓年輕居民翻譯道︰“我今天會教怎麼編草繩。”
“明天這個時候我會檢查,草繩編得最好的三個人,我會額外獎勵一斤豬肉。”
樂子澄說完這話,拿出口袋里的草繩,遞給這些來學藝的寨中居民。
“你們先看看這個草繩,我一會講解怎麼編,你們可要認真學啊。”
寨中居民接過草繩,然後互相傳閱……
樂子澄決定先教眾人編草繩,這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技藝。
傳道和授業,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譬如給小孩子傳道,先教最基礎的數字和文字,總不能一上來就是量子物理。
這種事要循序漸進,先會數字,然後是加減乘除,後面才是各種方程不等式。
當然這里只是比喻,遠古時代還沒有現如今的數學,這時的數學只是一個模糊概念。
樂子澄教完眾人如何編草繩以後,拿出一部分獵物分給眾人。
然後又跟眾人約定,明天傍晚再來這里學藝,他還會繼續分發獵物給眾人。
……
次日清晨。
這次沒等樂子澄登門叫人,昨天的九個小孩早就到了,正在大槐樹下等待先生。
而且又來了六個少年人,分別是三男三女,差不多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一位黑臉少年人說道︰“我媽說,只要沒滿十六歲,我也要來這里跟你識字。”
這個黑臉少年人的嘴巴比較笨,話都說不明白,他應該是想說︰我沒滿十六歲,我要跟你識字。
一位眼楮里透著機靈的少年隨即說道︰“仙師之前說,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可以跟你讀書,我們都沒滿十六歲。”
樂子澄點頭“嗯”了聲,隨即看向機靈少年,問道︰“你會說大雅言?”
機靈少年答道︰“我經常跟爹爹去大寨子里買賣,听多了,自然就會了。”
“這個叫耳熟能詳。”樂子澄笑著說了句,然後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機靈少年聞言不解,隨即問道︰“什麼名字?”
樂子澄解釋道︰“我的名字叫樂子澄,名字是別人怎麼喊你。”
機靈少年立即答道︰“他們喊我小方子。”
樂子澄說道︰“小方子是外號,你真正的名字叫什麼?”
“這就是我的名字,我們寨子的人都是這種名字。”小方子指著周圍的小伙伴,“他叫小石頭、他叫大黑、他是瘦猴、他是二娃、他是大娃……”
沒有真正的名字,只有外號和稱謂,這種情況比較常見,遠古時很多人族都沒有姓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太亂。
一些小孩家中長輩死得七七八八,還有一些連父親是誰都搞不清,自然不知道自己姓啥。
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則是沒有名字這個概念,只是互相稱呼對方的外號。
沒有名字就沒有吧,樂子澄沒有糾結,自己就喊這些孩子的外號。
樂子澄對小方子說道︰“我對你們寨子里的方言還不熟悉,你幫忙給我翻譯翻譯,早課結束以後,我多給你一斤豬肉。”
小方子連忙點頭答應,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周圍的小伙伴投來羨慕的目光。
樂子澄拿出石板和黑炭,寫下十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你們先跟我念。”樂子澄伸手指著石板上第一個文字,喊道︰“一!”
樂子澄帶著孩子們念了幾遍,然後才解釋起這些文字的意思。
兩個小時後,樂子澄收起石板和黑炭,他布置起作業︰“你們回家復習這些文字。”
“明天我會抽查,你們誰讀的雅言最標準、誰寫的字體最好看,我會獎勵一斤豬肉。”
“我不喜歡上課不用心的學生,誰要是寫得也不好看、讀得也不標準,我發豬肉時會減少一半分量。”
樂子澄之時傳道授業,大多數人都是為了領取食物,自己上課時辛苦講了半天,這些人卻在神游天外。
所以這種獎罰制度是無奈之舉,樂子澄也不想這麼做,但又不得已而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