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到了漠河縣,和其他幾人會合,然後一起坐著縣城通往北極村的大巴。到了觀音山,眾人下了車,背起行李走了十幾分鐘才到了北靈寺工地。
眾人又住進原來的宿舍,由于這次的工作量很大,又都是細活,張師傅特意在老家哈爾濱請了他好幾個師兄弟來。這幾個人都是多年的老匠人了,木匠手藝都沒的說。
其中有個姓賈的師傅更是了得,他五十多歲,專攻仿古建築,對廟上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張師傅就安排他當了技術員,賈師傅也不含糊,很快就帶著大家開始規劃工作。他先是仔仔細細地把觀音山的廟宇看了個遍,然後拿著圖紙和大家一起討論門窗的制作方法。他一邊比劃一邊講解,條理清晰,讓人一听就懂。
廟上的門窗都是仿古的,窗欞都是精美的雕花樣式,工藝復雜。賈師傅強調,每一處雕花都要力求還原古典風格,不能有絲毫馬虎。大家听得聚精會神,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在討論過程中,小七提出了一個關于窗欞弧度的疑問,賈師傅耐心地解答,還親自在圖紙上進行修改和標注。隨後,眾人便開始動手制作門窗。賈師傅穿梭在各個工作台之間,不時給出指導和建議。他的經驗豐富,總能在大家遇到難題時,想出巧妙的解決辦法。
在他的帶領下,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切下料,有的負責雕花,有的負責組裝。觀音山的廟宇里,回蕩著叮叮當當的敲打聲和大家熱烈的討論聲,一幅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小七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知道,這次任務不僅是一次工作,更是對傳統木匠手藝的傳承和發揚。
在賈師傅的指導下,大家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原本覺得棘手的工作量,也逐漸變得有序起來。小七和其他幾人都對賈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干活也更有干勁了。
這天,眾人正在車間忙碌著,突然外面傳來亂哄哄的聲音。走出去一看,原來又來了一伙人,這伙人是廟上干彩繪的,負責廟上面飛檐斗拱的彩繪工作。
帶隊的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叫李工。他看起來頗為自信,帶著手下人大大咧咧地就進了廟。張師傅趕忙上前招呼,說明大家目前在做門窗制作的工作。
李工卻滿不在乎地說︰“這門窗做完了,還得靠我們彩繪來增色,到時候才叫一個漂亮。”賈師傅听了,微笑著沒說話,但心里覺得這年輕人有些浮躁。
接下來幾天,雙方工作同時進行。可沒過多久,問題就來了。彩繪的人在上面操作時,不小心把顏料濺到了正在下面安窗扇的小七他們上身上,弄的頭上身上都是。小七他們很是惱火,上去找他們理論。他們卻不認錯,還說我們干活時你們不應該也在下面干活。
賈師傅出面調解,他和聲細語地跟他們說了工期很緊張,讓他們可以去別的地方先干著,等這邊安裝完窗扇他們再回來干。並和他們說了門窗不安裝完,他們也得等門窗安裝完才能進行彩繪工作。
他們听了賈師傅的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紅著臉向小七他們道了歉。之後,兩撥人重新規劃了工作區域和流程,配合也越來越默契,觀音山廟宇的修繕工作在和諧的氛圍中繼續推進著。
不久之後,又來了一伙鋪瓦的工匠,他們也很快進入工作。廟上的瓦都是特制的琉璃瓦,鋪在房頂金燦燦的,給大廟增添了幾分莊重與華麗。
鋪瓦的工匠們經驗老到,動作嫻熟,一塊塊琉璃瓦在他們手中有序排列。然而,問題再次出現。鋪瓦時,一些碎瓦掉落,差點砸到正在進行門窗收尾工作的小七他們。雙方因此起了爭執,鋪瓦工匠覺得這是難以避免的,而小七他們則認為應該做好防護措施。
賈師傅再次站出來調解,他提出在工作區域上方搭建防護網,這樣既能保證鋪瓦工作順利進行,也能確保下方人員的安全。鋪瓦工匠們接受了這個建議,很快防護網搭建完成。此後,各工種之間的配合更加順暢。
隨著時間推移,門窗安裝完畢,彩繪絢麗奪目,琉璃瓦鋪設整齊。觀音山的廟宇煥然一新,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光芒。眾人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次的工作不僅讓廟宇煥發生機,也讓大家的技藝得到了提升,彼此間的情誼更加深厚。
其間,項目經理也兌現了承諾,每個月都會把工資發下去,按照市場的價格,工資已經漲到每天二百六十塊錢了。但公司還是按照市場價格發的工資,不然他們怕工人撂挑子走人。
幾個工種里面,鋪琉璃瓦的工匠是最先完工的。因為只有大雄寶殿徹底完工了,其他幾個殿還有許多的工程沒有干完,他們也只能先回去,等都完工了再回來。
小七他們制作安裝完門窗,已經到十月份了。項目經理沒讓他們走,而是把眾人留下制作其他幾個殿的斗拱。
上次的包工頭老尚帶來的人只制作了大雄寶殿的斗拱,後來因老尚的承包費沒有拿到手,他就爬上塔吊不讓別人干活。公司怕發生意外,只好全部停工,那伙制作斗拱的遼寧人也回去了。直到今天,另外幾個大殿的斗拱還沒有制作完。
于是眾人又都留下來,開始準備制作斗拱的木料。
喜歡林海人家請大家收藏︰()林海人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