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擒賊先擒王並不是說一定要我們親自動手,兒臣所計便是借刀殺人。”
擒賊先擒王是你贏建說的,怎麼轉眼又扯到借刀殺人了?這讓文武百官更加的摸不著頭腦。
好在下一刻贏建便給出了相應的解釋。
“樂毅曾為秦國將領,當初不滿上官迫害而遠走齊國,後得齊王重用拜封上將軍,然樂毅終究是秦人出生,就算齊王不疑誰能保證下面不疑?
齊國被滅之前齊國太子姬茅便一直同樂毅不可,民間甚至傳聞樂毅還和太子為了一個歌姬大打出手。
秦國可休書一封派使者送往齊軍,並告訴當初他因受上官迫害而不得已遠走他鄉。
如今秦國引六國賢士入秦,只要樂毅棄齊歸秦,不但能得到秦國重用,還能封萬戶侯。”
贏建話音剛落,太史公跳出來表示贏建的計謀听起來也不咋的。
“這算什麼奇謀,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離間計,樂毅深受齊王信任,怕是難以奏效。”
“若是在使者進營的同時,派人潛入齊國說樂毅有棄齊歸秦之心,若是此事被太子姬茅知道了,不知太史公以為姬茅會有何反應?…”
太史公一听頓時眼前一亮,太子姬茅與樂毅一向交惡,若是此時秦國派使者去勸降樂毅,齊國太子姬茅定然不會會放過扳到樂毅的機會,必然會夸大事實,想方設法置樂毅于死地。
听見贏建地獻策有理有據,嬴政點了點頭,又開口問道︰若借刀殺人不成呢?
“借刀殺人不成,兒臣還有反間計,離間計,再不行秘密派出一隊精兵,綁架他全家,造謠他強劍老母豬,破壞對方名聲,總有一個辦法叫他難受。”
贏建一席話听的人冷汗直冒。
哪有這般獻計的,這還是人嗎?
“公子果然妙計,齊王雖十分寵信樂毅卻是生性多疑,齊太子姬茅又是個睚眥必報有勇無謀之輩,到時候就算樂毅不會被抓,怕也難當大將軍之位。”
太史公一改先前的態度。
眼前這個經常找自己麻煩的老頭居然能看到這一層,還真有些手段。
“一旦樂毅被換或者被趕走,必然會引起軍心浮動,此時秦國再以重金激勵秦人,說不定還真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性。”
李斯此時站出來表示贏建的計謀卻是要比贏且的計策高一些。
“反敗為勝怕是為時尚早,齊國精銳中不但有樂毅,還有騎劫,要知道大將軍蒙杰就曾栽在騎劫手里,若是騎劫接替樂毅後並未改變戰術,打算猛攻咸陽城,到時候必然會導致咸陽居民人心浮動,又該如何收攏人心?
就算依李卿之言用重金封賞咸陽居民,可待到戰爭過後,必然會導致國庫空虛,傷及秦國根基。”
嬴政對于贏建的借刀殺人的計謀雖加贊賞,卻仍覺得非上策。
“兒臣說過了李斯大人的重金之法只能起到短時間的作用,並不能一勞永逸。
兒臣所計卻可使朝廷不花費一兩金銀,便能讓秦國軍民上下一心,更會齊軍不死不休。”
听見贏建居然不用費一金一銀就能讓百姓們拼死拼活,這使得在場的文武百官覺得贏建是在天方夜譚。
站在後側的執戟郎呂曉更是開口諷刺道︰李斯大人的重金之法尚不能做到上下一心,十八公子卻口出狂言說什麼能讓秦國不廢一金一銀就能讓秦國百姓和齊國精銳拼命,未免太痴人說夢吧。
呂曉,呂不韋的遠房表親,曾任殿前校尉,後因呂不韋謀反被降級為執戟郎,平日里就和贏建不對付,如今好不容易逮住機會自然忍不住的想要嘲諷贏建一番。
對于呂曉的嘲諷,贏建卻是冷冷一笑道︰若是本公子真有辦法不費一金一銀讓咸陽百姓上下一心,共同抗敵你待如何?
呂曉不屑的回答道︰若是十八公子真能做到,呂曉當為十八公子墜馬值凳。
此話當真?
男子漢大丈夫一言九鼎。
嬴政雙眸轉動,見贏建眼神堅定,表情十分自信,再次開口問道︰建兒,你就不要再繞彎子了,快說吧。
“兒臣只需要派遣一名死士前往齊軍大營,告訴齊軍將領咸陽百姓的祖墳大部分都在咸陽城外,只要齊軍將咸陽百姓的祖墳給刨了,百姓必然會被齊軍的手段所折服,齊軍便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咸陽城。”
贏建此話一出,瞬間滿朝文武個個只覺得後脊發涼,後背冷汗直冒。
一向威嚴穩重的嬴政也是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更是忍不住的直呼活閻王,活閻王。
毒,太毒,陰毒,無所不用其極,用此計之者不配為人,簡直是禽獸不如。
贏建先前的誅九族,凌遲處死,已經讓太史公覺得手段太過心狠手辣,如今听見贏建獻計讓齊軍扒了秦國百姓的祖墳,以此達到拒敵的目的,更是驚愕的半天說不出話來。
秦國百姓向來是視祖墳比命貴,若是真就被齊軍扒了自己祖墳,那必然是不共戴天的血仇,到時候莫說是不死不休了,怕是臨死也要拉上幾個墊背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日若是被秦國百姓知道了非得食其肉寢其皮不可。
“咳咳。”
看著眾臣個個義憤填膺的想要揍贏建一頓,嬴政不得不打斷朝臣們對贏建的指責。
“建兒,此計雖妙,是不是太過歹毒了些?自古以來挖墳掘墓天理不容,一旦被人知道,怕是那死士難以善終啊
贏建立刻反駁道︰陛下此言差矣,這挖墳掘墓分明是齊軍干的,與我大秦將士何干?
這毒計不是你讓死士去干的嗎?
“沒錯,是兒臣讓死士去干的,可一旦齊軍察覺不對,必然會將死士給殺了泄憤,到時候又有誰知道是兒臣讓他干的?”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只覺得嘴臉一陣抽搐,腿肚子甚至有些直打轉。
李斯此時反問道︰若是齊軍將死士送回,秦國百姓必然會將死士千刀萬剮,到時候你又如何保證對方不會將十八公子供出?
“既然是死士那必然是有必死之心,只要在他實施此計之前給他許下承諾此計若成,他的後代子孫不但能夠享受榮華富貴,還能拜將封侯。
以一命換後代子孫榮華富貴拜將封侯,如此豐厚的待遇試問天下還有幾人拒絕?
同時也要威脅他,若是因為他導致行動失敗,不但他的小命難保,還會連累家人受苦受罪,如此一來,恩威並施,他必然誓死也不會說出是兒臣的計謀。
而只要他死了, 如何善後還不是兒臣說了算,他一個死的不能再死的還能跳起來打兒臣不成。
不費一兵一卒使得齊軍內訌,不費金銀使的秦國軍民拼死抗齊,死士被殺更是將挖墳掘墓的惡行拋得個干干淨,最後要不要兌現承諾還要看自己心情,如此毒計可謂是一箭四雕好不厲害。
喜歡秦時︰最強毒士,嬴政直呼活閻王請大家收藏︰()秦時︰最強毒士,嬴政直呼活閻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