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

第202章 讀者的質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推拿醫生 本章︰第202章 讀者的質疑

    什麼,五保戶為什麼不全免?

    不好意思,李衛民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幫助可憐人,但絕對不會養活寄生蟲。

    所謂五保戶,並不是就真窮得一分錢沒有,國家每個月都會發一定的錢糧。

    盡管不多,一般也就是相當于五塊錢左右,但顧住一個人的吃喝是夠了。

    集體有時候再分些糧食,就算再窮,只要不浪費,多了沒有,一塊錢絕對能拿得出來。

    何況,就算出了錢,以後向陽大隊經濟改善,李衛民還會想辦法照顧他們,根本就不會吃虧。

    說白了,李衛民要的就是一個態度。

    想要把日子過好的態度。

    如果一分錢不花,白得來的東西,不會有人珍惜,哪怕是五保戶也不例外。

    即便只掏一塊錢,也會仔細思考,自己要不要用,如果不需要,就不會浪費。

    就像幾十年後老人免費坐公交一樣,如果不要錢,上個廁所都要坐車。

    哪怕只收一毛錢,如果不需要,很多人就不會再坐車了,可以節省一部分公共資源。

    有張海山坐鎮,供電局的效率不是一般快。

    以前扯過一根電線,有現成的電線桿。

    變壓器和電線備齊之後,立馬就能拉線安裝。

    只用了三天時間,向陽大隊的線路就改造成功了。

    為此,李衛民還請供電局的人喝了一頓大酒!

    現在新城的很多部門都知道,向陽大隊有個年輕的生產隊長,工作能力怎麼樣不知道,特別夠意思是真的。

    只要和他打交道,就絕對不會吃虧,最少也是一頓好酒好肉好招待!

    電一來,李衛民立馬把城里的幾個大烤箱拉回了向陽大隊。

    假借新原招待所的名義烤面包,畢竟不靠譜,萬一有人調查,很容易露餡。

    李衛民用向陽集團的資金,把手里的設備買了下來,成立了一個向陽集團旗下的食品加工廠。

    搖身一變,李衛民的私人面包作坊,變成了向陽大隊的集體企業,從此可以隨便擴大規模,再也不用擔心被有關部門抄水表啦!

    反正向陽集團的大頭是李衛民的,賺錢也是他分得最多。

    保險起見,犧牲一點點利益還是有必要滴。

    除此之外,李衛民的兩個嫂子,父母老兩口,還可以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不管是在家里歇著,還是去向陽食品加工廠上班,都比之前要清閑得多,不會再沒日沒夜地那麼累了!

    而且,成了大隊的集體企業之後,李衛民可以隨便招工,擴大生產,再也不用擔心有人舉報。

    之前去申城購買設備的時候,李衛民就已經和廠家搭上了關系,現在只要拍封電報,把款打過去,等著收貨就行。

    至于對方收了錢,不發貨怎麼辦?

    李衛民根本就不怕,這年頭,很多企業都是這麼做生意的,耍賴皮的非常少。

    尤其是申城的大企業,安全方面更是比較保險。

    即便有問題,也是幾年後,經濟放開,私人企業泛濫之後的事情。

    ……

    就在李衛民忙忙碌碌的時候,人民報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哦,確切地說是三篇文章。

    三篇優秀的高考作文,居然登上了人民報,出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人民報刊登高考作文,不但是對這三篇文章地肯定,更是對恢復高考地肯定,進一步表明了國家對高考的重視,提振了準備明年再考的考生的信心!

    哪怕已經考了一次,很多人還是擔心高考明年會取消。

    萬一政策有變化,如果拼命復習,明年又沒有高考了,自己不就白費勁了嗎?

    很多人已經工作,已經結婚生子,如果明年的高考不能確定,真的浪費不起時間。

    現在好了,就連人民報都刊登了高考作文,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抓緊時間復習吧!

    因為引起了轟動,所以三篇文章的關注度非常高。

    大家不僅關注文章的內容,還關心文章的作者。

    尤其是那篇說自己十八歲就當了生產隊長,一邊勞動,一邊組織社員生產,還要一邊復習參加高考的作文,很多人都產生了質疑。

    那家伙該不會是胡說八道吧?

    十八歲,毛都沒長齊,要說能當一個小隊長,或許還有可能,文章里說的是大隊長,扯淡的吧?

    大隊長和小隊長,葙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通常情況下,像向陽大隊這種千把口人的生產隊,下面會分成幾個小隊。

    正常生產勞動的時候,不用李衛民這個大隊長親自指揮,都是由各小隊的小隊長負責。

    所以,只要沒什麼大事發生,李衛民就算天天躲在家里偷懶,也影響不到整個生產隊的工作。

    當然,天天偷懶是不可能的,這時候的老百姓可不會慣著你。

    身為大隊長,如果引起了公憤,下台都是輕的,還可能被上級追究責任。

    十八歲,當小隊長的有,而且還不少。

    《平凡世界》里的孫少安,就是十八歲當的生產隊長。

    不過,他當的是小隊長,和李衛民這個大隊長,完全就是兩種概念。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大隊長就相當于校長,小隊長也就是個班主任。

    校長和班主任之間的差距,就不用詳細說明了吧?

    讀者來信就像是雪片一樣,鋪天蓋地飛往人民報總部。

    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質疑,文章里說的十八歲大隊長,到底是真是假?

    為什麼人民報不仔細調查,要把一篇弄虛作假的文章登出來?

    這年頭,流行寫信。

    有些報紙,雜志,甚至是作者,收到的信多如牛毛。

    最典型的就是後來那位寫童話的作家,據說光是為了存放讀者來信,就在北京買了十套房!

    當年北京的房子還比較便宜,後來越來越貴,存放來信的十套房,也就水漲船高,不經意間就給那位作家帶來了天量的財富,找誰說理去!

    按照規矩,報社在收到讀者的來信之後,一般會把讀者寫給作者的信,直接郵寄給作者。

    人民報是大報,自然不會在乎那一點點郵費!

    喜歡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請大家收藏︰()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第202章 讀者的質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第202章 讀者的質疑並對我的1977,從看穿一切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