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死寂一片。
群臣們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腦子里嗡嗡作響。
官學!
舉人!
進士!
吏!
仕!
可這手筆背後,是陽謀!
斷根!
這是要徹底斷掉世家豪門、書香門第通過壟斷教育資源,進而把持朝政的根!
以往,寒門子弟想讀書,難如登天。就算僥幸讀了,沒有門路,想入仕也是千難萬難。
現在,陛下直接定下規矩!
官學大門敞開,只要你是“海內九州”的炎黃子孫,只要你成績夠好,理論上,朝廷就供你讀到大學畢業!
畢業就是“舉人”,有了當官的起步資格!
表現好,能力強,再通過“恩科”變成“進士”,就能真正踏入權力中樞!
至于那些自詡書香門第,不願進官學,想靠著家學淵源一步登天的……
對不起,沒門!
科舉的唯一入場券,就是官學“舉人”的身份!
“朕知道,你們中有人在想,這官學開了幾年了,規矩也立了不少,怎麼今天才說這科舉的關聯?”
陸晨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洞悉人心的力量。
“規矩,就是用來定方向的。”
他嘴角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弧度,像是在嘲笑,又像是在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
“以前是鋪路,修橋,打地基。”
“現在,路鋪好了,橋架穩了,地基也牢固了。”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
“自然該告訴你們,這條路的終點,通往何方。”
終點……
就是皇權腳下,是朝廷中樞!
而這條路,從起點到終點,全程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最關鍵,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所有的教材全都是大明皇帝一人所著!
這當然也是陸晨的目的,明智需要開,但是也要防止科技泛濫。
大明的科技,只能是在陸晨引導下的科技,是大明需要的科技。
因為陸晨自信,古往今來,他才是集科技與修真于一體的大成者!
這就是陸晨敢乾綱獨斷的底氣!
楊逍再次出列,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激動和敬畏︰
“陛下聖明!此乃萬世不易之基石!官學養才,科舉取士,層層選拔,優中選優!既絕了濫竽充數之弊,又斷了私相授受之根!”
“唯有如此,方能保證入仕者,皆是忠于大明,忠于陛下,德才兼備的國之棟梁!”
“臣,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臣等,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群臣反應過來,連忙跟著山呼。
陸晨這陽謀一出,大勢已定,無人能擋!
陸晨擺了擺手,示意安靜。
“科舉之事,禮部、吏部,會同內閣,盡快拿出詳細章程,昭告天下。”
“是!陛下!”楊逍等人躬身領命。
陸晨點點頭,話鋒陡然一轉,眼神也冷了幾分。
“今日,還有昨日未完的話。”
群臣心中一凜。
來了!
昨日那石破天驚的“華夷之辯”,定下了“海內為主,海外為輔,華夏為尊,蠻夷為卑”的總綱。
但具體怎麼落實,陛下還沒細說。
今日,這把刀終于要徹底落下了!
陸晨踱步走下丹陛幾步,目光掃過殿內懸掛的大明疆域圖。
那上面,除了核心的九州故土,還有大片新納入的“海外諸州”。
“昨日定了內外之別,華夷之分。”
他聲音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光說不夠,得落在實處。”
“空有口號,沒有規矩,時日一長,必定內外混淆,尊卑不分!”
“朕,絕不允許!”
最後四個字,擲地有聲,帶著森然寒意。
陸晨猛地轉身,面向群臣。
“即日起,于大明全境,推行‘大明戶籍寶冊’制度!”
戶籍寶冊?
群臣豎起了耳朵。
這又是什麼新東西?
“海內九州之苗裔,皆為‘華籍’!登入《華民寶冊》!”
“海外諸州之諸夷,皆為‘夷籍’!登入《夷籍寶冊》!”
“寶冊由戶部負責,一人一冊,自出生起登記造冊,記錄姓名、性別、生辰、籍貫、三代宗祧、相貌特征、指紋掌紋!”
“最要緊一條——”
陸晨加重了語氣,目光如電。
“——血脈歸屬!必須清晰注明,是否為我炎黃苗裔!”
嘶!
群臣倒吸一口涼氣。
狠!太狠了!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戶籍登記了!
這是赤裸裸的血脈劃分!
直接從根子上,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炎黃苗裔,高人一等,是“華籍”!
海外異族,低人一等,是“夷籍”!
而且記錄三代宗祧!
這意味著,哪怕有海外之人僥幸混入海內,只要一查祖宗三代,立刻原形畢露!
這簡直是……種族隔離的終極加強版!
“朕賞賜海內萬民,錢糧布匹,不只是慶賀太子降生?”
他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那是告訴天下人!誰,才是大明嫡系!”
“唯有持《華民寶冊》,驗明正身者,方有資格領取賞賜!方有資格免費入學官學!方有資格參加科舉,入仕為官!”
“至于持《夷籍寶冊》者……”
陸晨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冰冷。
“除非立下潑天功勛,由朕特旨,否則,永世不得更改‘夷籍’!永世不得入我海內九州定居!”
“這,就是規矩!”
“華籍”與“藩籍”,待遇天差地別!
權利與義務,涇渭分明!
這就是赤裸裸的告訴你︰非我族類,就是二等公民!
“此寶冊制度,戶部主理,設‘戶籍總司’,專司其職!”
“刑部設‘糾察司’,巡查天下,嚴防錯登、漏登、偽造、冒籍!”
“地方官府具體執行,層層落實,五年一小核,十年一大核!”
“若有官員玩忽職守,包庇縱容……”
陸晨眼中寒光一閃。
“殺無赦!”
“若有百姓膽敢偽造寶冊,冒充華籍……”
他沒有說下去,但那冰冷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絕對是雷霆手段,夷三族起步!
整個太和殿,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這套嚴密、殘酷,卻又邏輯清晰的戶籍制度給震住了。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
華夏為主,蠻夷為輔的國策,算是徹底釘死了!
再無任何轉圜的余地!
楊逍深吸一口氣,再次出列,聲音無比肅穆︰
“陛下深謀遠慮,非臣等所能及!”
“以血脈定華夷,以戶籍固內外!嚴法紀,明賞罰!”
“此乃萬世不易之國策,長治久安之基石!”
“非如此,不足以彰顯華夏天威!”
“非如此,不足以警示宵小蠻夷!”
“非如此,不足以告慰歷代先祖!”
“臣,楊逍,謹遵聖諭!必將此策,推行到底!”
他猛地跪伏在地,額頭觸地。
“臣等,謹遵聖諭!!”
大明的規矩,從今日起,徹底變了!
華夷之辯,塵埃落定。
血脈,將成為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