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

第202章 第一輪規定菜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愛吃賽螃蟹的烏梨笙 本章︰第202章 第一輪規定菜

    走進活動場地,商業氛圍有所淡化,文化站的宣傳橫幅成為了視覺中心,而一排排調味品和有機蔬菜則構成了背景牆,不過贊助商依舊沒有放棄為自己宣傳的機會。

    簽到處,擺放著一個抽簽箱,工作人員不停地講解著︰“這的是你們的比賽號牌,通過抽簽決定,千萬別向任何人透露,一旦違規,直接零分處理。旁邊有廚師服,請大家自行更換。”

    八點鐘,規定菜輔料自由采摘時間準時開啟,一些參賽選手目標明確,直奔自己心儀的食材區域。而我卻徑直走向剛才的食材展示區,那兒應有盡有,我何苦耗費精力去采摘呢?憑借著以前跟著師傅采購以及後來負責食材驗收檢查積累的經驗,我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楮,能精準辨別食材優劣。

    我拿了個托盤,每種所需食材只取幾顆,有的僅取幾片,畢竟我用不了太多,浪費可是要扣分的。短短十分鐘,我就回到了比賽現場,而一些事先沒做實地調研的選手,此時卻像沒頭的蒼蠅,好在有工作人員幫忙,最終也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了任務。

    此時,賽場後台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選手們猶如即將踏上戰場的勇士,個個摩拳擦掌,眼神中閃爍著緊張與興奮交織的光芒。我站在其中,手心滿是汗水,緊緊攥著 13 號號牌,心髒隨著周圍嘈雜的人聲劇烈跳動,既盼著比賽的大幕快快拉開,又被忐忑不安的情緒緊緊揪著。

    “下面,請各位參賽師傅注意听,我開始念參賽順序了。”主持人清亮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瞬間打破了後台的喧鬧,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剎那間安靜下來,耳朵齊刷刷地朝著主持人的方向豎了起來。“陳志徽,林文濤……”隨著一個個名字從主持人嘴里蹦出,台下選手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選手緊張得雙手不停地來回搓動,指關節都泛白了;有的緊閉雙眼,嘴里念念有詞,仿佛在暗自給自己打氣;還有的瞪大了眼楮,死死地盯著主持人,生怕錯過自己的名字。

    終于,首輪二十名參賽師傅的名字念完,各選手各司其位,主持人接著高聲宣布︰“八點半,比賽正式開始!”這一聲令下,恰似點燃了火藥桶的導火索,整個賽場瞬間被引爆,切配聲、爐灶聲、鍋碗瓢盆的踫撞聲相互交織,奏響了一曲激昂熱烈的“廚房交響樂”。

    我坐在台下觀眾席,眼楮如同精準的探照燈,緊緊鎖定著舞台,心里還在琢磨這上場順序的事兒,突然就恍然大悟,評委老師們肯定是有意打亂選手號碼順序,為的就是杜絕有人依據上場順序猜出選手身份,進而混入不必要的感情分。不愧是有著多年輝煌舉辦歷史的老牌賽事,這一招把公平性把控得嚴嚴實實,滴水不漏。

    趁著比賽剛開始的這個空當,我抬眼望向評委席,廚師長曹國華正襟危坐,身姿挺拔得像一棵蒼松,神情專注而冷峻,在一眾評委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目光交匯的剎那,我們微微點頭示意,便又迅速移開目光。我心里清楚,第二輪參賽的選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能趁此機會觀摩其他選手的比賽,不動聲色地汲取經驗,為自己後續的精彩表現積攢雄厚的實力。

    此時,舞台上的兩位師傅如同兩顆璀璨的明星,牢牢抓住了全場觀眾的目光,想不注意都難。其中,陳志徽師傅率先登場,他身姿矯健,氣定神閑地站在灶台前,宛如一位即將揮毫潑墨、創作傳世佳作的國畫大師。只見他雙手動作敏捷又精準,開始制作鰱魚豆腐羹。他熟練地片下魚肉洗干淨瀝干,然後雙刀快速而有韻律地起落,剁成細膩得如同雪花般的魚蓉,接著精準地加入適量鹽、蛋清、澱粉,沿著同一方向勻速攪打,直至魚蓉緊致抱團,成為羹中嫩滑口感的堅實基石——魚肉芙蓉。

    豆腐在他手中也被賦予了別樣的浪漫情懷,被切成精巧的心形,每一塊都飽含著他對美食細膩入微的感知與熱愛。輔料的準備同樣精益求精,青菜必是剛剛從基地現場采摘,帶著晶瑩露珠鮮嫩翠綠,經過仔細清洗後切段,只為給羹湯注入清爽脆嫩之感;新鮮香菇飽滿圓潤,切成薄片,炖煮時那獨特馥郁的香氣能充分釋放,為整道菜品增香添味;雞蛋皮是用基地草雞蛋精心攤制、切絲而成,金黃璀璨,靜靜等待為羹湯披上華麗“外衣”。

    烹制時,陳師傅先將洗干淨的鰱魚魚骨穩穩放入燒熱的油鍋,小火慢煎至兩面金黃,滋滋冒油,瞬間喚醒沉睡的鮮香。隨即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蔥段,旺火猛催直至魚湯濃稠奶白,撈出殘渣,留下醇厚基底。魚湯沸騰,魚肉芙蓉逐勺舀入,輕盈舒展、慢慢成型。接著,加入心形豆腐與香菇片,它們在魚湯中歡快翻滾,5  10 分鐘的炖煮,讓豆腐與香菇深度融合魚湯風味。收尾時,青菜段瀟灑下鍋,稍煮至斷生,調入適量鹽、白胡椒粉、少許白糖去腥、提鮮、增甜。出鍋瞬間,金黃雞蛋皮絲洋洋灑灑飄落,這道凝聚心血的鰱魚豆腐羹,裹挾著鮮香熱氣,驚艷上桌,開啟舌尖美味之旅。

    看著眼前這道完美出爐的鰱魚豆腐羹,陳志徽師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深吸一口氣,仿佛在汲取力量,隨即轉身投入到里脊菜肴的烹制中,他深知,接下來的這道菜同樣不容小覷,必須全力以赴。

    他目光如炬,再次拿起一塊上等豬里脊,穩穩地置于案板之上,手中利刃寒光一閃,手起刀落間,里脊肉化作了粗細均勻的細絲,每一根都仿若精心丈量過一般,粗細恰到好處,這般刀工,沒有幾十年的深厚功底絕難達成。

    緊接著,便是傳統而經典的“變身魔法”——拍粉油炸。陳師傅將切好的里脊細絲輕輕裹上一層薄如蟬翼的面粉,手腕微微一抖,多余的干粉簌簌而落,隨後放入熱油鍋中。剎那間,“滋滋”聲不絕于耳,里脊絲在滾燙的熱油中歡快地翻滾、跳躍,不多時,就被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此時的它們,外酥里嫩,香氣四溢,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美味即將誕生。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方便以後閱讀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第202章 第一輪規定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第202章 第一輪規定菜並對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