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

第159章 清蒸說復雜也簡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愛吃賽螃蟹的烏梨笙 本章︰第159章 清蒸說復雜也簡單

    第 159章 清蒸說復雜也簡單

    這不同的‘體質’,又是影響蒸魚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要是不區分清楚,這魚啊,要麼蒸不熟,要麼蒸過頭,口感全沒了。”言罷,曹師傅便拿起刀具,準備給我們現場示範一番,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周圍的一切都已不復所在,只剩下他與手中這條即將在他精湛技藝下“蛻變”的魚。

    曹師傅輕輕撫摸著手中這條白蕉海鱸,眼中滿是對食材的珍視與熟悉,開口說道︰“咱珠海的白蕉海鱸啊,那在業內可是大名鼎鼎,來頭不小哩!早在 2009 年,它就戴上了珠海市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桂冠,斗門也由此榮獲‘中國海鱸之鄉’的美譽,這可是咱珠海漁業響當當的牌子。”

    “它生長的環境得天獨厚,斗門那片水域,水淨流緩,餌料豐富,為白蕉海鱸提供了絕佳的成長天地。這魚整日在那里優哉游哉地暢游,養出了一身肥美的好肉,刺還極少,吃些起來那叫一個過癮。”曹師傅邊說邊把魚展示給大家看,魚身泛著健康的銀灰色光澤,線條流暢。

    “而且啊,這白蕉海鱸的可塑性極強,在烹飪上那是花樣百出。就說清蒸,能最大程度保留它原汁原味的鮮美,入口即化,鮮嫩多汁,還帶著一絲海水的咸香,那股子鮮味兒能在而舌尖上瞬間炸開。要是想換換口味,紅燒、炖湯、香煎、做魚片……隨你怎麼折騰,它都能給你變出不一樣的美味,足有 200 多道菜品可以用它做食材,滿足不同人的口味偏好。”曹師傅說得眉飛色舞,顯然對白蕉海鱸的多樣做法了如指掌。

    “在咱珠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它的身影。酒店里,它是大廚們的寵兒,憑借精湛廚藝,用它炮制出一道道讓食客們贊不絕口的佳肴;海鮮市場中,魚販們吆喝著‘新鮮的白蕉海鱸咯’,一筐筐的魚眨眼間就被搶購一空,老百姓就愛買回家,給家人露一手。”曹師傅笑著環顧四周,仿佛眼前已經浮現出那些熱鬧的場景。

    “到了旅游旺季,各地游客涌入珠海,街邊宣傳欄上大幅的白蕉海鱸海報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寫著‘來珠海,必嘗白蕉海鱸,感受正宗珠海風味!’游客們紛紛駐足拍照,不少人掏出手機搜索附近能吃到這道菜的時餐廳,就盼著一品這地道的珠海美味,它已然成了珠海美食的一張亮麗名片。”曹師傅微微揚起下巴,言語間滿是作為珠海人的驕傲,手中這條白蕉海鱸,承載的不只是美味,更是珠海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

    懷揣著對蒸魚技藝滿滿的熱忱與期待,我正式開啟了跟曹師傅學習開花刀的征程。曹師傅那沉穩且熟練的雙手,剛剛示範完開花刀的精妙步驟,此刻,輪到我親自上場實踐了。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平復下來,緊緊握住手中的刀,目光聚焦在眼前這條鮮活的白蕉海鱸上。按照曹師傅的悉心教導,我小心翼翼地將刀傾斜至 45°,這個角度可是關鍵,它關乎著後續魚肉能否完美翻開,展現出最佳的受熱狀態。刀身緩緩貼近魚身,我目不轉楮地盯著,確保刀刃離魚骨精準地保持 3 毫米的距離,這短短 3 毫米,猶如一道精細的刻度線,一旦偏差,魚肉的口感和熟成度都會大打折扣。

    當刀抵達既定位置,我微微頓了頓,再次回憶曹師傅的動作要領,接著穩穩地將刀改為平刀,開始向前推進。每推進一分一毫,我都全神貫注,心中默默數著,直至推進了 2 厘米。這看似簡單的 2 厘米,實則蘊含著曹師傅多年積累的經驗與智慧,少了它,魚肉在蒸制時便難以自然舒展,受熱不均,無法達到外酥里嫩、鮮嫩多汁的絕佳口感。

    一刀完成,我額頭已微微沁出汗水,深知這看似平凡的一刀,背後是對技藝的嚴苛要求。但我沒有絲毫懈怠,繼續重復著剛才的動作,力求每一刀都能像曹師傅示範的那樣精準、利落,期盼著自己早日掌握這門精湛的技藝,能如曹師傅一般,用手中的刀賦予魚肉全新的生命力,讓每一位品嘗者都陶醉在這美味之中。

    曹師傅將一只威風凜凜的大龍蝦擺在案板上,開始講解擺盤要點。他神情專注,說道︰“這大龍蝦擺盤,得先從處理下手。沿著蝦身兩側剪開外殼,動作要利落,既不能傷了蝦肉,又得讓殼完整剝離,方便後續造型。”說著,他手中的剪刀精準地游走,蝦殼應聲而開。

    “擺的時候,咱把蝦身拱起,置于盤中央,像一座傲立的小山,彰顯它的霸氣。蝦鉗擺在兩側,如同護衛,張牙舞爪的模樣能一下抓住食客的眼球。”曹師傅邊說邊擺弄著,不一會兒,原本普通的盤子因大龍蝦的精巧擺放,瞬間有了視覺沖擊力。

    “再看這小青龍,它身形修長,更適合優雅的擺盤。”曹師傅換了只小青龍,拿起小刀,輕輕劃開肚皮,取出內髒,手法嫻熟至極。“處理干淨後,將小青龍盤繞在盤邊,首尾相接,宛如一條靈動的翡翠絲帶,再用幾葉翠綠的香菜點綴在旁,添幾分清新,看著就賞心悅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談及注意事項,曹師傅目光嚴肅起來︰“無論是大龍蝦還是小青龍,新鮮度是首要。眼楮清亮、觸須靈活的,才是上品。還有,操作全程務必保持干淨衛生,這可是入口的東西,半點馬虎不得。”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在擺盤的材料選擇上,別用太花哨的,簡潔的蔬菜、水果能襯出龍蝦的鮮美,過猶不及,記住咯。”在曹師傅的示範下,龍蝦擺盤的門道清晰展現,讓人受益匪淺。

    曹師傅站在灶台邊,眼神專注而篤定,手中還握著那條剛剛講解完處理技巧的白蕉海鱸,話鋒一轉,開始詳細說起各種食材的蒸制時間來。“听好了啊,這蒸魚的時間把控可是關鍵中的關鍵,差一秒都可能讓口感天差地別。就拿咱們常見的魚來說,如果是一斤重的魚,那蒸六分鐘剛剛好,這個時間能保證魚肉熟透,還嫩得入口即化;要是一斤半的魚呢,就得多蒸半分鐘,六分半,因為魚的個頭大了些,熱量滲透自然需要多一點時間。”

    說著,曹師傅把目光投向旁邊水槽里一只張牙舞爪的 1.5 斤重的大龍蝦,接著說道︰“再看這大龍蝦,講究就更多了。蝦頭比較硬實、厚實,得蒸 9.5 分鐘,這樣才能把里面的蝦膏充分蒸熟,香氣四溢;而蝦肉相對嬌嫩,6 分鐘足夠,時間長了蝦肉就變老發柴,可惜了這鮮美的食材。”曹師傅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確保我能完全理解。

    我站在一旁,全神貫注地聆听,手中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不敢有絲毫懈怠。心里清楚,留給我學習的時間實在不多了,眼瞅著再過幾天,那些要回家的同事們都將踏上歸程,到時候廚房這一攤子事兒,留下來的人可都得挑大梁,必須得趁著現在把這些寶貴的經驗牢牢掌握,才能不辜負曹師傅的悉心教導,也能在未來獨當一面,為食客們呈上美味佳肴。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方便以後閱讀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第159章 清蒸說復雜也簡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第159章 清蒸說復雜也簡單並對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