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後,我就像上緊了發條一般,愈發刻苦地鑽研廚藝,每日早早抵達廚房,趁著晨光熹微,苦練刀工,從切絲切片,逐步進階到精細的雕花。閑暇時,便一頭扎進菜譜里,探尋各類菜品的奧秘,筆記記了一本又一本。
當廚師長找到我,提出讓我輪崗到其他崗位歷練時,我滿心感激,卻還是略帶歉意地婉拒了。這絕非是對廚師長安排的不尊重,恰恰相反,我有著自己的思量。我深知,幫廚雖然忙碌、瑣碎,但卻如同一塊干涸的海綿掉進了技藝的海洋,能全方位地汲取各位師傅的精湛手藝。在幫廚的過程中,我不僅能觀摩到淮揚菜大師傅們對火候的精準掌控,學習如何在煙火升騰間讓食材釋放出最醇厚的味道,還能從點心師傅那里,探得酥皮分層、餡料調配的訣竅,若是局限在單一崗位,便如同畫地為牢,只會固步自封。
只不過,這“廣撒網”式的學習模式,注定要我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每一道工序、每一種技巧,我都得反復琢磨、勤加練習,才能做到融會貫通。思來想去,我還是鼓起了勇氣,略帶忐忑地向居師傅懇請負責燒制職工餐。在我眼中,這實在是當下最適宜我成長的磨煉途徑。職工餐面向的是朝夕相處的同事們,大家口味各異,雖說眾口難調,卻也能讓我在不同的反饋中快速積累經驗。而且,職工餐即便在口味上稍有偏差,也能夠在內部消化解決,就算會挨師傅們幾句不輕不重的批評,也好過因失誤招致客人投訴,讓餐廳聲譽蒙塵。我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哪怕過程中遭遇挫折,我也願在這一次次的試煉中,砥礪前行,只盼望著能早日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大廚,讓淮揚菜的魅力經我之手傳遞給更多人。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迎來了一個新契機——王師傅同意我參與發面與和面的工作了!要知道,這可是制作三丁包以及其他各類面點的根基所在,堪稱面點技術的核心關鍵。發面的過程宛如一場微觀世界的奇妙魔法,酵母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悄然甦醒,一點點讓面團膨脹、變得蓬松柔軟,這里面的門道,從酵母的用量到醒發的時長,每一個細節都藏著大學問。和面則更像是一場力量與技巧的博弈,水與面粉的精準配比,揉面時的力度、節奏,決定了面團最終的韌性與口感。掌握了這兩項基本功,就等于握住了打開面點世界大門的鑰匙,我滿心激動,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關鍵步驟學精吃透,向著成為出色面點師的目標大步邁進。
王師傅將我叫到一旁,語重心長地說道︰“如今咱們廚房里這台現代化的和面機,確實幫了大忙,它那強勁的攪拌槳飛速轉動起來,不消片刻,就能把大量的面粉和成光滑的面團,極大地提高了咱們的工作效率,應付店里的忙碌高峰不在話下。”說著,王師傅話鋒一轉,目光中透著幾分深意,“但你千萬不能小瞧了傳統手工和面的功底,這可是咱們面點行當的‘傳家寶’,丟不得。”
只見王師傅手法嫻熟地從已經用和面機處理好的大面團中,分出一小部分,鄭重地遞到我手上,繼續說道︰“你來試試手工和面,這手工揉制啊,每一下都是跟面團的親密對話。從把面粉堆成小山狀,在中間挖個凹槽,再緩緩倒入適量的水,這個過程就像開啟一場精心籌備的儀式。接著,雙手伸進面粉里,手指先輕柔地撥動,讓水和面粉初步交融,等大致成絮狀了,就開始用力揉壓。剛開始,面團可能還很松散、倔強,可隨著你揉的次數增多,手上的勁道越來越足,面團就慢慢變得听話起來,越來越緊實、有光澤。這期間,你得時刻留意面團的軟硬度、彈性,根據手感微調力度和手法。別小看這手工的幾分鐘,這里面的手感和經驗,是機器永遠替代不了的,好好練,對你掌握面點精髓大有裨益。”我接過面團,鄭重地點點頭,深知這是王師傅對我的悉心栽培,開啟了我精進手工和面技藝的新征程。
我心里跟明鏡似的,王師傅讓我手工和面,絕非是變相處罰我。恰恰相反,這是他給予我的一份珍貴“饋贈”,是助力我邁向更高技藝層級的“登雲梯”。手工和面雖耗時費力,卻藏著機器無法觸及的精妙。每一次手掌與面團的觸踫、按壓、揉搓,我都能無比真切地感知到面粉的質地變化,從干澀粗糙逐步走向細膩柔滑,這種對食材特性的深度拿捏,是在一味依賴和面機時難以體悟的。通過親手操作,我能精準調控水與面粉的融合節奏,依據面團實時狀態靈活調整手法,進而徹底掌握這門基礎且關鍵的技術,為日後制作出令人驚艷的面點佳作築牢根基。
和面的時候,王師傅就守在我身旁,全程給予悉心指導。他目光緊緊盯著面團,嘴里不停傳授著關鍵門道︰“這酵母和水的比例可是關鍵中的關鍵,多一分少一分,面團的脾氣就全變了。天熱的時候,酵母活性強,量得適當減點兒,水也得少添,不然面團發得太快,容易發酸,還沒等整型就塌了;到了冷天,酵母就像睡懶覺的孩子,得多給些叫醒它,水稍微溫熱點兒,好讓它舒舒服服干活。”
王師傅頓了頓,又接著說︰“還有這醒發時間,那也得跟著季節走。夏天,外面驕陽似火,屋里溫度高,面團醒個二三十分鐘,膨脹到兩倍大就行;春秋溫度適中,三十到四十分鐘差不多;可冬天,就得有耐心了,時間得拉長到一個小時甚至更久,還得找個暖和地兒給它‘保暖’,不然它醒不過來,做出來的面點就像石頭一樣硬邦邦。”在王師傅事無巨細的教導下,我深刻意識到,看似簡單的和面,實則蘊含著深奧的學問,受教之余,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學到家。
喜歡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年學徒生涯和二十六個師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