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他們吵架了,聲音挺大的,我听劉小偉說,全部都是听趙元國的安排,趙元國讓他不要害自己,讓他滾……”
季小四的母親,此時努力回憶著。
她家一直對趙家的動態很關注,像她家院子門沒打開的時候,他就斷斷續續的听了許多。
後來因為听的不夠真切,才把院子門給打開了。
這叫隔牆有耳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如果光憑季小四母親的話,趙元國還能說兩家關系不好,人家是污蔑他。
可讓趙元國沒想到的是,趙元康也被警察叫去了,並且說了一些對于他來說,致命打擊的話。
趙元康也表示,趙元國曾經說了一些話,像是在慫恿劉小偉殺人。
趙元康背後捅的這一刀子,直接把趙元國給拖下去了。
趙元國有殺人滅口的動機,張建國和張元順也有動機,但是萬幸的是張建國有人證。
因為他帶著狗去村邊打獵了,方向跟這個破廟是相反的,時間上對不住,他被排除了。
張元順運氣也比較好,他趕走劉小偉的時候,吵架聲隔壁也听到了,後面張建國回來兩人喝酒,加上孫瞎子去找人。
這中間都可以證明張元順在,他家鄰居也可以證明,實在是因為他家,半夜還在做吃的,香的別人都睡不著。
加上他家院子門是打開的,所以張元順也沒有作案的時間。
倒霉的是趙元國,劉小偉離開後,他說回去睡覺了。
可周圍沒有一個人,能給他作證,說他這段時間是真的睡下了。
而趙元康和季小四母親的證詞,又讓他有殺人的動機,這讓趙元國恨不得破口大罵。
這些倒霉事,怎麼都落在了他的頭上?
最後警察在村里調查一圈後,趙元國作為嫌疑最重的人,他被帶走了。
但是趙家村還是不太平,因為張阿秀一直在鬧,她開始找張建國罵,讓張建國還他兒子性命。
張建國直接告訴她。
“警察找到的人證,都可以證明你兒子想害死我,這是想害人不成自己被人害死,這叫惡有惡報,你哪來的臉讓我賠你兒子性命?”
人死不能復生,張阿秀以前把劉小偉趕出來,很長時間不聞不問,當知道劉小偉來了趙家村後,她更是裝聾作啞。
現在倒是跳了起來,可惜張建國不是那種慫包,任由他捏搓。
她鬧騰的太過分,張建國平靜的告訴她,如果妨礙到他的生活和安全,村里有民兵連的人,剛好都閑得發慌。
張建國這一說,張阿秀倒是有些慫了,她知道民兵連長還有村長和張建國的關系好。
更是不敢在張建國面前鬧。
她不找張建國鬧,轉身去找張元順了,張元順確實有些內疚,面對自己的大姐,更是能躲就躲,能讓就讓。
讓張阿秀氣焰囂張的不行,動不動就把張元順堵在屋里大罵,還說以後就要張家給她養老。
因為他的兒子,是在張家出事的。
對于張阿秀的胡攪蠻纏,張元順是有苦說不出,短短幾天就瘦了一大圈,有些日夜難安的感覺。
還是張建國出頭,先是和父親商量。
“有些人你越讓,他們越是得寸進尺,人不能太老實,你越是心善心軟,過不去心里那道坎,人家就從這里拿捏你,對于劉小偉你已經仁至義盡了,所以直接把人趕走就好,要鬧,讓他去公安局鬧……”
張建國這樣說,其實他也知道張阿秀是欺軟怕硬,讓她去公安局里鬧,她哪里有這個膽子?
現在唯一仰仗的,不過是張元順的心軟,還有對她的可憐而已。
所以張建國,這次直接找到張阿秀,先是一件件的事兒說給她听。
從張元順借給她幾百塊開始,然後又給劉小偉對象安排工作,還有劉小偉,從小到大吃穿用住,哪一樣張元順沒花錢?
人家說一頓飯養一個恩人,一千頓飯養一個仇人,說的就是劉小偉這樣的人。
要是張阿秀這麼有閑心,正好劉小偉欠著村里那麼多錢,讓那些債主向她要錢就好了。
張建國用的也是以毒攻毒,張阿秀肯定不想還錢,嘴里嘟囔著人死債消。
可別人也不樂意,都有劉小偉的手印和簽字,趁著張阿秀還在村里,都追著她要賬。
其實這也是張建國,圍魏救趙的一個法子,要賬的人多了,張阿秀就只顧著躲,哪還有心思追著張元順罵。
而張元順經過這事,也算是大徹大悟了,人雖然暴瘦了很多,但總算也想明白了很多。
一個人的時候就想起,自己曾經對大姐對劉小偉那麼好,可是就換來這樣一個結局。
人呢,有時候還是不能對人掏心掏肺,要自私,要自私一點才好。
不然真的後悔藥都沒處買。
村子里因為劉小偉這事兒,一直都不安寧,原本張建國是打算等著通知書下來後,然後帶著劉強和柳三去一趟江城。
但是出了劉小偉這事,村里的貨卻越來越多,眼看再不送出去,都沒地方放了。
張建國索性,打算先去一趟江城,等從江城回來,算一算日期的話,也差不得填志願了。
到那個時候,考慮填報哪個學校,這也是個蠻讓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只有預估分,就得先選學校,再看能不能錄取。
這中間真的,太靠運氣了,感覺一點都不規範。
考的分數可以,但是落榜的掉檔的,也是常有的事兒,這會急也沒用,只能先把自己手里的事情處理好。
張建國打算去江城的事,一決定下來,劉強和柳三樂壞了,他們早就等的急不可耐。
只是出了劉小偉那事,這會兒倒不好急著催張建國,好不容易等到,張建國安排去江城。
他們自然早早的開始準備。
其實要準備的,也就是隨身帶的衣服,還有就是他們這一次的貨。
而這一次,張建國專門讓楊雄開拖拉機跑了一趟。
直接把貨送到了城里的汽車站,準備上去江城的貨車。
好巧不巧的是,踫到這司機,是張建國熟悉的人,也是上回說,見過那劫匪的人。
兩人再見面倒是熱情了許多,只是一開口,就又聊到了那劫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