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才剛起床,劉小偉已經坐在院子里了。
看見張建國出來,劉小偉只是瞟了一眼,招呼都沒打,嘴里一個勁的嚷嚷著餓,張元順趕緊張羅著讓媳婦兒打雞蛋了。
說是外甥來了,先吃碗荷包蛋墊墊底。
那會兒家家戶戶都很窮,雞蛋都是用來換鹽的,誰家肯用雞蛋做一碗荷包蛋,然後再放一些白糖。
那真的是把人當貴客了,因為這是農村用來,招待貴客的最好食物。
何玉芳答應了一聲,想起兒子昨天說的話,但看看劉小偉那慘樣,也嘆了一口氣。
他們是當舅舅舅媽的,再怎麼說給口吃的也是應該的。
現在家里條件好了,雞蛋還是有不少,所以何玉芳一口氣打了十個雞蛋。
端著碗吃雞蛋的時候,劉小偉哭的是稀里糊涂,不住的說著還是舅舅舅媽好。
這些天,他過得簡直不是人的日子,沒有一頓吃飽的,也只有到舅舅家,才混了一頓飽飯。
張元順和何玉芳兩人,心腸都特別軟,人也很善良,雖然听過兒子說的話。
可看到劉小偉一哭,他們啥都忘記了,一邊張羅著劉小偉洗澡換衣服,一邊說是今天炖點肉,讓小偉解解饞。
劉小偉沒帶衣服來,何玉芳就把家里張建國的衣服,拿了一套給他穿,雖然有點寬大,但是料子好,沒有補丁,幾乎九成新。
劉小偉穿上也人模狗樣的。
鞋子也給他換了一雙,是張元順沒舍得穿的新鞋,給了劉小偉。
等張建國再次見到劉小偉的時候,他從上到下都是穿的干淨的。
張建國剛想開口說話,張元順沖他使眼色,把他叫到了廚房里。
“建國,浪子回頭金不換,不管咋說,小偉是你表弟,你們看著長大的,總得給這娃一次機會……”
張元順話都說到這會兒上了,張建國也不好多說。
只是讓他們注意點,吃喝啥的給一些,千萬千萬不要給錢,免得到時候又去賭錢。
“放心,這個我們還是知道的……”
兩位老人連連點頭,至于听沒听進去,張建國還真不知道。
劉小偉來到了張家,開始一天還挺舒服的,有吃有喝又不用做事,純粹的被當成了客人。
看著張家寬敞嶄新的房子,每頓吃的白米飯,不是有點肉,就是有雞蛋,這生活自己在家里都趕不上。
這才是他劉小偉,應該過的日子,打算以後干脆就住在張家算了。
可是第二天張元順,起來做事的時候,就把劉小偉給喊上了。
他想開一塊地,多種點菜,家里養的雞鴨多,這些都得吃菜,地少了根本就不夠吃。
劉小偉一直沒干什麼活,一下地就渾身疼,不是說腰疼,就是胳膊疼,反正就是不想干活。
“小偉呀,這可不行,你以前有工作倒是不怕,以後還要過日子,不干活哪有飯吃,你要是不會小舅可以教你……”
張元順一直很疼愛劉小偉,那是真把他當眼珠子看。
就算他有個親兒子,估計也就這樣了。
“小舅,你看你家什麼都有,干嘛還要開荒地,弄點野菜這些雞鴨吃也行,這玩意兒一天到晚嘎嘎叫,吵死了,還不如早點殺了吃肉。”
劉小偉說到殺鴨子,口水都流出來了,因為鴨肉是真的好吃啊,特別是弄一點酸蘿卜煮著,香!
“那怎麼行呢?這點鴨子長這麼大不容易,下的鴨蛋還能拿來賣錢換東西,人不能總想著吃吃喝喝,都吃光了哪來的錢?誰家也經不起這樣霍霍呀……”
張元順皺眉,他這才發現小偉好吃懶做的性格,像他們家從上到下都很節儉,也會努力的攢家當。
哪會像小偉這樣,開口就是殺雞殺鴨的,養這些東西多不容易,輕易舍不得吃的,留著下蛋賣錢呢。
錢都是積少成多,一點一點攢起來的,這點道理小偉這麼大了,他怎麼還不懂?
建國比他年紀小一點,都知道沒錢的時候,買些小雞小鴨子,這些長大了下了蛋就能換錢。
誰家最開始,不是這樣一點一點攢出來的錢?
“你要是不想種地,那就去窯上做點事,現在石灰窯上正缺壯勞力呢,一個月工錢還不少,回頭你把錢攢著……”
張元順見劉小偉不肯學種地,那就讓他去窯上做事,這麼大一個小伙子,不干活怎麼行?
劉小偉听著說有錢,趕緊問了一下,工錢怎麼算。
張元順就告訴他,不同的工種錢是不一樣的,但是差一點的,一月也能搞個十幾塊,好一點二十多。
而且窯上管吃管喝,這些錢能完全攢下來自己花,回頭不管干點啥,也有本錢。
張元順是真為劉小偉操心,也是想著他以後,能好好做個人。
“那我要干工錢多的活,一個月最少給我二十塊……”
劉曉偉在心里盤算了一下,二十塊錢雖然不多,但吃喝全包的話,比他以前的工作還掙錢。
在外面流浪那麼久,他知道沒錢可不行,所以琢磨了一下,答應了去窯廠。
張元順挺高興的,給小偉準備了新的行李,又給他準備了兩身衣服,想一想大錢不敢給,塞了十塊錢給他。
回頭又怕媳婦何玉芳心里不高興,就解釋著說。
“小偉是咱們的外甥,我這個當舅舅的,幫一下也是應該的,總不能看著這孩子走歪路,再說也沒花多少錢……”
“行行行,我也沒說你啊,只要小偉在窯上好好干,回頭我再給他買兩身新衣服。”
何玉芳嘆了一口氣,她本性也是善良,男人要幫一下外甥,他也不會說什麼,自然就答應了。
劉小偉打算明天去窯上,說是今天太晚了,其實也就是下午,還早的很,他想在村里玩一下。
因為原本劉小偉,小時候來村里也多,在趙家村也認識一些人,他是想打听一下窯上什麼情況?
到底是不是像小舅說的,真的條件那麼好,包吃包喝還有工資拿?伙食到底怎麼樣?
一打听村里人都在羨慕,說窯廠的伙食沒得說,肯定比家里吃的好,工錢也給的不錯,還是個好工作。
只是除了這些人,還有人跟劉小偉說了不一樣的話,這人卻是趙元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