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
    等著對方無限擴張,等著對方撈的足夠多了之後,再舉起屠刀。
    阿儺後背有些發涼,自家的佛老是何等樣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師尊所言極是,弟子始終以師尊馬首是瞻。”
    觀音菩薩看著手里捧著的玉淨瓶,從善如流,脫口而出的承諾也不知含有幾分真。
    真個都依著他了,九重天上的大天尊怕是第一個就要來踏平靈山了。
    她敢听他的,他敢應嗎?
    她敢將南瞻部洲雙手奉上,他敢明目張膽的接下嗎?
    觀音菩薩心中嗤笑。
    靈山上的五十幾位佛老,真個有天尊手段的能有幾個?
    而她天帝承認的天尊,卻要在靈山當一介菩薩。
    縱使作為菩薩之首,她也是有怨的。
    可即使成了靈山上的佛陀,又能如何呢?她的地位從來都不是由著一個輕飄飄的名號,就能定了的。
    而這靈山的話事人,眼前人不知還能做多久呢?
    “不知師尊可曾听說,那文殊菩薩說了,弟子是靈山上的菩薩,這南瞻部洲也合該屬于靈山。
    若師尊一朝有意,這南瞻部洲,弟子也是舍得的。
    只要師尊肯直接言明,弟子定然向玉帝陛下上書,建議將這南瞻部洲直接劃到師尊名下。
    師尊在弟子面前,大可以暢所欲言,只要是弟子有的,沒有什麼是舍不得的。
    縱使弟子當下沒有,也定會想盡辦法,為師尊做到。”
    觀音菩薩盯著如來佛祖的臉,說的話里有幾分咬牙切齒。
    她真敢給,他真敢要嗎?
    恢宏的大雄寶殿這個時候安靜的都能听見自己的呼吸聲,現在佛老身後的阿儺迦葉俱都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兩位天尊級別的一方霸主縱使只是言語而已,可這之間散發出來的威壓,也震的他們心驚膽戰。
    觀音菩薩她在說什麼呢?縱使如來佛祖真個有這個想法,也不能拿到台面上講啊!
    人家甘心以天尊之身在你的道場,只是做個菩薩,你不給高位也就罷了,還惦記人家的家私。說給旁人听了,只會覺得這佛老欺人太甚。
    那文殊菩薩也真個是口無遮攔,什麼話都能說出口,私下里講講也就罷了,還讓人家抓到了把柄,這不是逼著人家來如來佛祖這里要說法嗎?
    上首的如來佛祖聞言臉上一絲情緒都沒有,只是眼中微微冷凝。
    “觀音尊者言重了。我西牛賀洲多少生靈,花紅表里受用不盡,哪里會想著觀音尊者的的東西。
    不過是見不得生靈愚昧,這才想著傳經以開民智。
    文殊菩薩所言,觀音尊者又如何得知?想必無中生有也未可知,尊者須會辨別傳言真假才好。
    莫平白無故冤枉了人,寒了同門兄弟的心。
    況且三界之內,神佛哪里去不得?信徒香客的選擇,別個又如何推卻?”
    觀音听著如來的話,只覺得對方滿口荒唐言,仗著在靈山,就敢對她如此無禮了嗎?
    “師尊所言極是,三界之內,神佛哪里去不得,是弟子著相了。”
    哪里去不得?
    觀音看著座上的如來,心里已經在嗤笑了,既然神佛哪里都去得,那這西牛賀洲想必別個也去得。
    只是不知道,倘若有一天其他天神也來這地界,宣揚傳教,這座上的如來還能容忍嗎?
    兩大部洲之主這番交涉,不僅沒有達成共識,反而雙方直接亮明了彼此的態度。
    觀音菩薩辭別靈山之後,轉頭就去了寶象神女廟。
    一注信香點燃,就引來了百花聖君現身。
    她們上一回相見,還是這菩薩勸她袖手旁觀,許了她寶象國東去五百里的疆域。
    如今再次約見,卻不知是何緣由。
    只見觀音菩薩一個揮袖,就在神女廟的上空籠罩了一層結界,將她們隔絕在這一方小小的世界之內。
    百花羞看著眼前的觀音,只覺得對方眼里升騰著怨氣,面上卻又壓抑的緊。
    對方不言,她也不語。
    左右是她喚她。
    百花羞好整以暇的看著眼前的菩薩斂去了面上的情緒,再望去又是一副寶相莊嚴的樣子,高高在上不送侵犯,讓人望之生畏。
    “百花聖君,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將寶象國的疆域再次擴大?
    西梁國西邊八百里火焰山早已熄滅,毗鄰的祭賽國專門供僧。祭賽國並周圍的四國如今國力衰微,國王殘暴,以至于民不聊生。
    聖君若有意,何不為那方百姓舍下恩慈。收了那方地界,也算作是開疆擴土之功?”
    百花羞听著眼前觀音菩薩言語中的誘導,仿佛她真個是為她著想一般。
    開疆擴土說的哪里就這般容易了?輜重糧草,人員兵馬,哪個不需要仔細籌謀?
    百姓若能安居樂業,哪個會支持帝王遠征?
    若沒點子實際的好處,哪個人甘願奉上性命?
    觀音菩薩一句開疆擴土,一句為他國子民降下福祉,就想著讓她拿億萬生靈的命去賭一把。
    百花羞直直的盯著觀音菩薩的眼楮,眼神里全是玩味。
    “菩薩,您為何會覺得我會願意听從您的話?且不說我早就不做人間帝王了,縱使我還是這寶象國王,也不可能因著一句沒來由的煽動,就腦袋昏沉,將一眾國民生死當做游戲。”
    百花羞一開始還覺得對方能開出多麼令人難以拒絕的條件,一句沒來由的煽動,就想著利用她。
    “菩薩,寶象國和祭賽國中間還隔著西梁,不知菩薩您覺得三十三重天上的道祖,會同意嗎?”
    游說她還不如去游說道祖,至少人家還佔著地利優勢,八百里火焰山若是一朝燒起來,哪個凡人又能翻過去?
    她當年放著那麼好的借口,都沒有想過一舉拿下西梁,只想著兩國經商,互通有無。
    這菩薩真個是好重的殺性,一開口就想著滅了五個國。
    若一著不慎,怕是不知道要被哪個隔岸觀火的撿了漏。
    “菩薩,听聞你家散財童子曾經是火焰山的少東家,羅剎女更是手里捧著兩把芭蕉扇,一扇火起,一扇火息。
    菩薩若有意,何不送自家弟子一場造化?”
    喜歡在西游當萬人迷請大家收藏︰()在西游當萬人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