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南歸之後,士頌感嘆人才凋零的心思,不僅僅是劉巴看出來了,賈詡一樣也看出來了。
這次來見士頌,賈詡也特地帶上了一個人。他知道現在士頌麾下的謀略之臣,比起從前人才濟濟,如今這情況,多少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
很快,徐庶,馬謖、裴潛都來到了士頌在武陵城內舊院。
這院子,還是士頌初定荊南四郡,北向和劉表對峙時,治理荊南之所在。
後面北渡長江,遷移治所到襄陽後,這個院子基本也就空置了。
沒有想到,現在士頌又回到了這里,幾人之中,裴潛的感觸,最為深刻。
當年他來投士頌時,意氣風發,掌握後勤部隊時,躊躇滿志。見證士頌崛起于天下,也隨著士頌一起,慘敗南逃。
“唉,還是這個議事的院落,周圍商議的人,卻又換了啊。”裴潛實在是沒有忍住,發出了一聲嘆息。
“當年在這里,謀劃荊北的眾謀士里,為首之人,便是你家三兄馬玄。若是馬玄在,別說那穎水之殤了,只怕當年關中一戰,挾天子令諸侯的人,便是主公了。”
裴潛的話里,顯然也是對馬玄很是推崇。
話說到這里,徐庶和馬謖當然明白了裴潛感嘆的意思。徐庶笑道︰“文行,你是楚侯府老臣了,當年只有荊南一隅之地,猶能氣勢如虹,吞荊州並益州。如今主公手上,依舊掌握益,交二州以及荊南四郡之基業,為何說話,如此蕭條,沒有斗志。”
“正是,馬謖不才,也絕不讓三兄,四兄專美于前。我馬家子弟,依舊會為主公之大業,兢兢業業,全力以赴!”
馬謖雖然年少,但心志極高,本就天賦不落的他,在馬玄和馬良這兩位的光環下,如今在武陵書院,也算是混出了名聲。
正說著,賈詡帶著一個不到三十歲的青年人走了進來。
三人連忙起身見禮,雖然知道今天士頌把自己喚來商議謀略,自己定然也算是進入了楚侯府謀略核心,但不論如何,士頌最為信任和倚仗的謀士,定然是眼前這賈詡。
“既然都到了,那我們便進屋去見主公吧。”賈詡沒有和他們多說什麼,直接帶上三人一起進入士頌宅院的會客廳中坐下。士頌宅院內的頌衛營也好,家丁僕從也好,對于賈詡帶隊的這一群人,自然沒有阻攔。
賈詡和劉巴,都是士頌早就吩咐過,隨時可以進入自己後院的人。
“文和先生,這是,伯苗?”和其他三人不同,士頌是一眼就認出了賈詡身邊的那個青年。
自己征益州時,和自己十分投緣的一人,鄧芝鄧伯苗。蜀漢後期重臣,人品上佳沒得說不說,也算得上文武全才。
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為趙雲副將,另外還能出使東吳,緩和蜀吳關系,長期坐鎮江州,防備東吳,安定百姓。是諸葛亮手下,難得一個可以讓諸葛亮放心放出去獨當一面的人才。
現在,賈詡卻突然把這位帶來,不用說,賈詡也算是看出了士頌如今的窘迫,只怕是想要把鄧芝這個有潛力的中青年,給提攜起來,完善士頌麾下的謀士體系。
士頌微微一笑,讓五人就坐。
而後,又讓已經十七歲的陸遜,也坐下了,反正年紀更小的馬謖,自己都要啟用了,何況是他陸遜。
說起來,陸遜對外的官職,便是楚從事郎。而這個官職,如今有四人,正是鄧芝,郭攸之,陸遜以及董允。
“現下之時局,我也不用多言了。”士頌待茶水擺好之後,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短期內,我軍絕對是無力北上了。如今袁紹將死,河北落入曹操之手,已是時間問題。”
“而我不想坐以待斃,想要向南開拓土地,收獲人口,糧草,物資,諸位意下如何?”
能坐到這個位置,听士頌提問的人,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對于士頌的心思,只怕都有所準備。
馬謖最為年輕,而且喜歡表現。此刻,他第一個站出來,回答道︰“主公,我軍去年方敗,如今雖然各軍也已重建,但新軍之戰力,還需打磨。更不說各地郡兵,民團,尚在籌措之中。若是南下開拓,我以為可以暫緩出兵。”
“暫緩?暫緩多久?”士頌沒想到馬謖居然會不支持,對于馬謖在歷史上留給他的印象,似乎很有一些出入。
馬謖嘿嘿一笑。“主公莫不是理解錯了,我只說暫緩出兵,沒有說暫緩南拓呀。南下開拓土地,獲得新的人口和兵員,對于我們各部的重建,也是很有幫助的。”
听到這話,士頌顯然來了興趣,這馬謖難不成又有什麼奇謀?
“南拓,我們不出兵,可用南蠻兵,也可用泰族各部為兵。”
馬謖笑著說道︰“主公若是想要以日南郡為基礎,南下拓海,可暗中支持日南郡西面的泰族統領芒帕,鼓動他起兵南下,和扶南國開戰。戰事若起,必定遷延日久,但兩國百姓還需一個安穩的位置生活,必定會大量遷移來日南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士頌微微點頭,這個辦法自己也有想過,而且也已經讓人著手去做了。
那泰族統領芒帕野心不小,和扶南國早有齷齪,若是自己暗中支持,自然是會動手。
“至于南洋各島國小邦部落。其國制度落後,國貧民窮,百姓早有逃離之心,無奈大海所阻,無法離開罷了。”
馬謖侃侃而言道︰“我楚國海軍早已成型,南海海船航線也已穩定,若是以楚侯府的名義,組織商人,前往去南洋諸國,以中國之財貨,購買其奴隸,將這些奴隸帶回交州,一次少則數百,多則過千,累計下來,想來也能有數萬人口,各地書院之書生,可派往教化,數年之後,也是一大助力。”
“善,此法或可一用。”士頌點頭稱好,是的,自己把國內的奴隸甚至僕從的身份都廢掉了,強調人人平等,但是在其他國家,可沒有這個概念。
自己有錢,有中原先進的生產力生產的產品,可以去掠奪資源,同樣也可以掠奪人口啊。
自己完全可以用這些財貨,去南洋,甚至開遠點,去遼東半島,去東瀛去換人口回來。想到這里,士頌的臉上,終于有了一絲的笑意。
“至于益州之南,交州以西,泰族各邦之北的那些撢國、驃國、盤越國之流。我們有兩策可行。”
“一來,令南中四郡各部南蠻,組成聯軍南下,以楚侯府的名義征討這些國家,只需這些國家臣服,便可令其繳納糧草物資人口。”
“不過南蠻各部,常年各自為政,且不從王化,我軍如今新敗,只怕願意听從號召者並不會多。”
“我建議,主公可選一上將,將數萬精銳入南中,為聯軍根本,借南蠻各部之力為我所用,不過所獲物資,多少得分出一部分,給南蠻各族。”
“第二個辦法,那便是緩緩圖之,派出儒家學士,進入南中以及南中以南這些國度,傳播儒學思想,開通貿易,逐漸教化,數年之後,我軍主力訓練完畢,那時候會師前往,自然是可一戰而下,滅其國得其民。”
對于益州南中四郡,士頌心里也是有想法的,從前為了北伐曹操,自己對于這一片地盤,任由他們自治,完全沒有推行新法。
現在,士頌有在南中四郡推行新法的打算了。
“幼常所言,甚合我意。不知諸位可還有什麼想法?”士頌對馬謖的一些想法很是滿意,接著又向其他人發問,希望能有人可以補充。
“馬家子弟,果然厲害。主公南下拓土之謀,馬幼常之策,已是上佳。”
鄧芝先是拱手對馬謖表示認可,馬家,嘿嘿,這可是士頌手下最被信任的世家了。
接著,鄧芝說道︰“如幼常所言,主公南下拓土,不外乎獲得人口物資。除了南下獲得蠻夷之民外,我以為,可以從其他幾處獲得。”
“漢中以東,荊北淪陷之地,司隸之西,被西涼各路諸侯荼毒之關中,百姓都是可以爭取的,只需做好吸納政策,放出消息,引導這些百姓西行,進入山林之間,我們在山林的板蕩蠻各部族人,就可以引導這些百姓進入西川,補充人口。”
“而且,實在不行,也可以派出小股部隊,前往關中和南陽郡各地,直接掠奪人口,把人直接綁入山林,充實板蕩蠻族部落。”
“主公,板蕩蠻既然低頭效力了主公,那他們短期內,就絕無再叛之理,這一點,還請主公放心。”
士頌听了,雖然點頭,但內心還是猶豫,鄧芝的這個計劃果然有些心黑,不愧是被賈詡帶進來的人物。
說白了,就是派出板蕩蠻,去當綁匪,夜黑風高的時候,直接去曹操的地盤玩人口綁架,而且不要贖金,就要這些人,來充實人口。
似乎是看出士頌的猶豫,鄧芝說道︰“主公,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啊!”
不得不說,鄧芝的話很有道理,就如《孫子兵法》里面關于糧草的說明一樣,我這邊綁走了曹操一個百姓,得到的利益,相當于從南洋那邊弄來二十個百姓,畢竟,損了曹操,利了自己。
“那便試一試吧!”士頌算是被鄧芝說動了,反正南撤的路上,也被鄭度說動了,現在的士頌,早就沒有以前的婦人之仁了。
百姓家庭離散,父母孩兒分割,親人可能再難見面,對于士頌而言,都比不過獲得對抗曹操時,戰場上的那一點點優勢。
“另外,既然南中以南,日南之南,各處化外之民,主公願意吸納教化,那麼益州之西,群山之中的生羌,我們也可以派人聯系招納,引其人進入益州,擴充人口。”
鄧芝後面這條建議,讓士頌很是贊同,仿佛給他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是啊,世界屋脊之地,後世甚至成立過吐蕃王權的存在,現在依舊還處于混亂之中。
鄧芝口中的生羌,也就是藏民,為何不能成為自己的力量呢?
而且不僅僅是可以帶給自己人口補充,還有青稞,這個天神賜予世界的糧食種類,若是自己現在就開始推廣,又何嘗不能成為新的糧食來源呢?
“好,此策甚妙。伯苗,此事不必再和眾人商議,且由你來領頭,現在就可以開始布置執行了。不過要做好規劃,不斷嘗試,不出大亂子就好,緩步推行,此乃長遠之策。”士頌對鄧芝的提議很是滿意。
其余的人還沒有來得及說些什麼,就看到伊籍匆忙跑了進來。
他對士頌喊道︰“主公,不好了,那曹操派彭 ,封孟獲為南蠻王,益州副使,主管南中事。”
“現下南中四郡皆叛,犍為屬國和犍為郡二地,也已開始動蕩,那孟獲大有整合南中之兵,北取成都之勢啊。”
“什麼!”剛才還從容不迫,想要驅南蠻之兵,為自己所用的士頌,頓時傻眼。
對孟獲的叛亂,他是絲毫沒有察覺。
喜歡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