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這話,白雪燕的面上,頓時露出一絲遲疑。
是啊,她苦心積慮做了這麼多,不就是盼著有朝一日能取代白毓昆,干掉整個白家嗎?
如今她又在做什麼?
真要為了一份可有可無的執念,放棄母親之仇,甚至連外婆的性命也不顧了嗎?
“我外婆的事,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必須跟我寫一份保證書。”
深吸一口氣,白雪燕從儲物櫃里取出紙筆,示意姚少羽道,“我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交易,不可能長久,所以,等事成之後,你必須主動提出離婚,不能糾纏我。”
姚少羽現在只想保命,見狀就果斷答應下來,“好,我寫。”
說著,他迅速拿起紙和筆,按照白雪燕的要求,寫了一份保證書。
寫完後,白雪燕將那份保證書收起來,這才滿意的把刀子從姚少羽的脖子上拿開。
姚少羽動了動有些發僵的脖子,問白雪燕,“現在可以去民政局了嗎?”
白雪燕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機,咬了咬牙,最後說道,“可以了。”
……
等到二人把結婚證帶出來後,已經是中午。
姚少羽想讓白雪燕去見一見自己的父親,就提議道,“既然領了證,你以後就是姚家的兒媳婦,我爸爸住的醫院距離這邊不遠,我帶你過去見見他老人家吧?”
白雪燕現在只想盡快把外婆救出來,沒心思去見什麼“公公”。
再說,白姚兩家結合,原本就是姚家高攀了白家,姚少羽算是入贅,何談姚家兒媳婦一說?
“我外婆還在白毓昆的手里,你覺得我有那個心情?再說,你爸爸一個保外就醫的犯人,有什麼資格讓我去見他?”
“你!”
姚少羽沒想到白雪燕竟然如此不給面子,當即氣的臉都綠了。
不過,白雪燕可不慣著他,直接拉開車門坐了進去。
“還廢什麼話,趕緊開車帶我回京市,我外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要你好看。”
姚少羽長這麼大,還沒受過如此大的羞辱,一時間不覺憤怒的攥緊了拳頭。
但很快,他就消化掉了心里的不甘,繼而換了一張笑臉出來。
“你說的對,沒有什麼比外婆的命更重要,是我考慮不周,我現在就帶你回京市。”
說著,姚少羽便迅速坐上駕駛室,直奔京市而去。
……
方晟去到醫院後不久,慕羽萱也聞訊趕了過來。
“對不起,是我不好,如果當初我沒有勸你去找白雪燕,也就不會被車撞了。”
看著方晟腿上的傷,慕羽萱不無後悔的說道。
方晟沒有要怪慕羽萱的意思,畢竟她也是好心,不想自己跟欠了白雪燕太多罷了。
“跟你沒關系,是我太容易相信人了。”
嘆一口氣,方晟有些生氣的道,“也許從一開始,我就不該接陸明生這個電話。”
他不接,就不會知道白雪燕去跟姚少羽領證,而他不去,自然也不會落入陷阱。
見他將責任落在了白雪燕的頭上,慕羽萱不禁皺眉。
“怎麼,你懷疑這件事是白雪燕背後搞鬼?”
“難道不是嗎?”
方晟抬起頭,一字一句的同她分析道,“白雪燕如果真的下定了決心要和姚少羽結婚,怎麼會那麼湊巧遇到陸明生,還刻意跟他訴苦?叫我說,她就是覺得我昨晚拒絕了她,因愛生恨,所以今天才想趁著這個機會報復我!”
慕羽萱總覺得他分析的不對,可一時間又說不出理由。
想了想,她最後同他說道,“不管白小姐是否是主謀,但你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以後你們路歸路,橋歸橋,她也說不上什麼來。”
“對,我跟她,已經兩清了,以後不管她做什麼,都跟我再沒有關系。”
方晟點點頭,語氣篤定的道。
由于傷口比較深,方晟處理完傷口,就暫時留在了醫院。
他怕慕羽萱懷著孕出點意外,等安排好住院的事,就讓人把她先送了回去。
入夜,方晟在電腦上處理完公司的事,就躺下睡了。
他剛把燈關掉不久,病房的門突然被人悄悄的推開,緊接著,一道白色的身影,緩緩走了進來。
身影來到方晟床前後,並沒有進行下一步動作,而是那樣靜靜的注視著他。
方晟察覺到不對勁,就悄悄的睜開眼,看了一眼來人。
來者是個女人,身材嬌俏玲瓏,頭上雖然戴著口罩,可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是誰。
是沈南煙。
乍一看到沈南煙,方晟不由得愣在了那里。
好在屋內光線暗,沈南煙並沒有察覺到他睜開了眼,加上她也有些緊張,所有就悄悄的看了幾眼,便快速離開了。
她走後,方晟慢慢從床頭坐了起來,思緒突然回到了過去。
他想到之前在父母樓下看到的那抹身影,又想到之前在醫院看到的那一道。
現在,他終于可以確定,當初看到的不是幻覺,而是真的。
是沈南煙,她一早就回來了。
只是,或許怕彼此見面會尷尬,她才會一路隱身,悄悄的在旁邊注視著他。
思及此,方晟不由得拿起旁邊的報警器,想要按下去。
他知道,沈南煙這會兒肯定還沒有走遠,如果他按了報警器,對方一定能回來看他。
可手指當觸摸到那個紅色按鈕的時候,方晟突然又猶豫了。
他跟沈南煙,其實已經不適合再相見,否則也不會彼此分開。
如果他現在強行將她拉回來,那麼以後又該如何相處?
萬一這件事被慕羽萱知道了,她難道不會難過嗎?
猶豫再三,方晟最終又放下了手中的按鈕,轉身躺了回去。
這一夜,他睡的並不踏實。
隔天一早,護士過來幫方晟上藥,瞅著眼前這個和沈南煙有幾分相似的女孩,方晟思慮再三,最終開口問道,“我最快幾天能出院?”
喜歡你逼我離婚,我離開你哭啥?請大家收藏︰()你逼我離婚,我離開你哭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