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听到洪建軍的話,黎衛彬雖然有些受寵若驚,但是也不敢遲疑,立馬就向前邁了兩步。
“洪書記好!”
“您還記得我。”
“記得,黨校青干班的優秀學員嘛。”
“我還記得你是淮陽市委辦公室的干部吧,怎麼現在跑到松和縣來任職了?”
跟黎衛彬握了握手,洪建軍的聲音十分洪亮,說完又樂呵呵地笑著問道。
洪建軍不知道黎衛彬調任松和縣自然不奇怪。
作為江南的一把手,他要處理的事情和關注的東西可以說是堆積如山,就算是再負責的領導,也不可能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去年在黨校的青干班結業儀式上,省委組織部長兼黨校校長的徐致遠雖然跟他介紹過黎衛彬。
但是洪建軍也不可能真的對一個科級干部投入什麼太多的關注。
只不過他確實記得黎衛彬。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給黎衛彬頒發過優秀學員證書,主要還是因為黎衛彬見過洪天恩一面。
然而听到洪建軍的話,黎衛彬卻更是受寵若驚。
他沒想到洪建軍是真的記得自己,甚至連自己在淮陽市委辦公室任職都記得。
其實不僅僅是黎衛彬。
站在四周的眾人也十分驚訝。
畢竟不管怎麼說,黎衛彬都只是一個區縣的副縣級干部,能被洪建軍記得名字,還記得職務信息,這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一時間眾人的心思也是復雜得很。
有人詫異,自然也有人羨慕。
官場上有如此人生際遇的人可不多。
就連年家華都若有所思地盯著黎衛彬看了看。
他倒是隱約猜到了一些可能,黎衛彬能被洪建軍記著,多半是因為洪老跟燕宏的原因。
否則一個黎衛彬恐怕還入不了洪建軍的法眼。
此時黎衛彬聞言也不遲疑,立馬就介紹了一下自己去年年底調任松和縣任職的情況。
然而听到黎衛彬居然是松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的時候,這位洪書記卻猛然皺眉打量了黎衛彬一陣。
不遠處。
林清泉見狀也暗暗替黎衛彬捏了把冷汗,他畢竟是久居官場,比黎衛彬考慮的問題要多一些。
這個時候洪建軍嘴里要是突然蹦出來一句“太年輕了”或者其他的什麼問題,那對黎衛彬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所以當機立斷,林清泉直接就壯著膽子說道︰
“洪書記,黎副縣長去年調任我們松和縣之後,各項工作都十分突出。”
“目前我們柳南鎮的綠色產業和柳南窯廠的企業改革就是黎副縣長負責推動的工作。”
“現在黎副縣長同時還分管松和縣的老城區拆遷改造工程和鴻雁集團的項目落地工作。”
驟然听到林清泉的聲音。
洪建軍雖然沒有皺眉頭,但是立馬就挪開視線朝林清泉看過來。
一時間包括年家華和陳正清等一眾市領導也是暗暗有些忐忑。
林清泉的反應速度可謂是極快了,幾乎是緊接著洪建軍的話就把黎衛彬的各項工作都介紹了一遍。
然而洪建軍作為一省書記,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這位林縣長的意思。
果不其然。
等林清泉說完。
洪建軍隨口就說道︰“看來他黎衛彬還是個香餑餑嘛,走到哪里都是做工作的一把好手。”
“不過你們松和縣沒有其他的副縣長嗎?我看他這個副縣長比你這個縣長還要忙嘛。”
一句話說完。
四周頓時就一片寂靜。
洪建軍這兩句話不可謂不嚴重了。
黎衛彬的年紀擔任常務副縣長本身就很容易吸引關注,現在松和縣幾個重大項目都落在他身上,更是容易被人詬病。
其實此時林清泉也知道自己是騎虎難下,雖然他及時開口給黎衛彬解了圍,但是同時又讓自己變成了騎馬難下。
然而事已至此,林清泉也打算豁出去了。
實際上林清泉也是在賭。
賭黎衛彬在洪建軍心里不只是掛了個名那麼簡單。
“洪書記,目前我們松和縣加上黎衛彬同志在內一共是三位副縣長,其中張偉副縣長主要是分管縣里的農業、交通、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李素娥副縣長兼任了縣經濟開發區的職務。”
“黎衛彬同志年輕,頭腦靈活,改革工作需要的就是他這種富有活力和改革精神的年輕干部。”
“我們縣政府在工作分工這一塊也是充分考慮了具體的情況。”
等林清泉話畢,洪建軍的眼楮早就眯成了一條直線打量著他這位縣長,似乎是在判讀林清泉此話的真假。
實際上正如年家華等人所想,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林清泉是在回護黎衛彬。
但是作為縣長,林清泉敢在這個時候出頭,洪建軍還是比較欣賞的。
官場多的是落井下石和黃雀之輩,反而是林清泉這種敢擔當和執言的干部很少。
見洪建軍的臉色漸漸和緩下來,眾人也紛紛松了口氣。
而另一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洪建軍也沒有多問,而是邁步朝柳南鎮政府大樓走過去,眾人自然是緊隨其後進入大樓內。
眾人身後。
林清泉伸手拍了拍黎衛彬的肩膀,這才緊跟著去了樓里。
在柳南鎮政府,洪建軍分別听取了縣委書記葛宏偉以及柳南鎮鎮長謝維良關于幾個專項工作的匯報。
在得知柳南窯廠改革後經營效益在短短的半年內居然增長了接近一倍的情況時,洪建軍又詳細地問了幾個關于鄉鎮企業經營管理改革方面的問題。
有了前科之鑒。
謝維良自然不敢再把話茬引到黎衛彬身上,只是把功勞都推給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鎮黨委的工作布置上面。
然而有心人哪里還听不出來這位謝鎮長的意思。
就連洪建軍都不由得連連朝黎衛彬多打量了兩眼。
在洪建軍看來,這個黎衛彬年紀不大,但是做事情確實很有章法,落實工作的創新性也足。
按照剛才謝維良介紹的情況,如果不是黎衛彬大膽改革,勇于進取的話,柳南窯廠這種傳統的鄉鎮企業想在長期的發展中佔據一塊立足之地絕無可能。
時代是在不斷發展的。
窯廠這種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傳統企業最後走向落幕的結果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沒想到在柳南鎮這麼一個小地方,反倒是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產業轉型升級!
加大卡脖子技術的研究!
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幾個提法確實很不錯,不要說鄉鎮企業,恐怕就連一些省屬的國企都未必有這種前瞻性的戰略意識。
看來這一次來松和縣反倒是有了一些意外的收獲。
喜歡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請大家收藏︰()開局副鎮長︰我一路進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