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怎麼會突然想起來拍主旋律電影了?
    這玩意踏馬的,現在拍的再好,沒人看了啊。”
    余華戴著眼鏡,皺眉看了一段劇本,就忍不住吐槽道。
    他是真搞不懂,你這麼一個全球商業片頂級大導演,拍什麼不好,拍主旋律?
    倒不是說主旋律不好,關鍵你這劇本一掏出來,就感覺要賠呀。
    這麼一家出手闊綽的制片公司,他余華才剛剛辦完入職呢,你別我剛享受沒兩天,你就給干倒閉了。
    唐汝成翻看著手上的手寫版的劇本,一陣的出神。為什麼先拍主旋律?理由太多了。
    雖然這種電影,拍出來虧錢的可能性不小,但還是要拍的。
    “魔王波旬,和釋迦牟尼說。現在我的確是輸了,但是等你末法的時代,我會讓我的徒子徒孫。
    混入你的僧堡,穿上袈裟,毀了你的佛法。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眾,以完成我武力所不能完成的事。
    釋迦摩尼听完,久坐無言。這種陽謀,他想不到任何可以解決的辦法……”
    說完這個故事,唐汝成自嘲的一笑
    “連釋迦摩尼都想不到,有什麼樣的辦法來對付這樣的計謀。我苦思冥想了很多個日夜,我也想不到。
    所以,我就只能讓觀眾,多看看我們來時的路了。希望這些東西,能讓他們,保持清醒吧……”
    唐大導演的話說完,余華低頭頷首了一會,然後忍不住開口罵道
    “還他媽說的挺對,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眾。
    我踏馬監制幾部動畫片,都被舉報下架不給播了。有說結局太慘,不適合小孩子看的。
    還有說都是打打殺殺,教壞小孩的。那小孩子是一輩子不長大了嗎?
    媽的,都什麼狗屁理由。”
    劉慈欣看著這個行業大佬,也是哭笑不得。別看余華書賣的好,但是一開口,含媽量都是極高的。
    不過這段對話,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四個人接下來都沒有說話,而是十分認真的開始看起了這個劇本。
    蘭小龍和唐汝成已經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兩個人也修改了很多遍,這個劇本現在兩人都還算滿意。
    只是這新入職了兩位大手子,那不用白不用啊。余華就不用多說了,這種刀人的本子,簡直就是他的拿手好戲。
    這家伙,最擅長的,就是把快樂留給自己,把悲傷留給讀者了。
    而劉慈欣,大家知道的,是他是個很有名的科幻小說作家。
    但是他的小說,想象力可以說是天馬行空。但是更多的,其實還是在描寫人性。
    這種劇本,在他們四個人手里,都不算什麼高難度的東西。
    一部電影的劇本,拍起來或許很長,但是看起來,還真用不了太多的時間,特別是對于這些文字工作者。
    余華和劉慈欣,兩個人逐字逐句的看,也沒用太久,就看完了這個劇本。
    “這劇本寫的不錯啊,很久沒看到這樣的劇本了。寫實,有生活,但是不歌頌苦難。
    比很多賣慘的商業片,和非要硬講苦難的文藝片,好太多了。”
    余華合上劇本以後,良久才開口說道。
    至于他說的賣慘的商業片和硬講苦難的文藝片,在座的都是編劇,听到就懂了。
    什麼叫賣慘?什麼叫硬講苦難,其實很好區分。
    用一部爭議很大的電影《隱入塵煙》來講,大家其實就能理解了。
    這部《隱入塵煙》的劇情,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挺寫實的。
    但是為了沖獎,它苦難的部分,就被拿來作為了主基調,甚至可以說只有悲情與苦難了。
    男主和女主淒慘的一生,悲苦的生活,讓兩人在電影里從未出現過笑臉。
    甚至最後,兩人一個溺水身亡,一個喝藥自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但是這部電影,為什麼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卻沒有得獎,還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呢?
    因為真實的生活里,底層的勞動人民,其實不會這樣死氣沉沉,終日沒有笑臉的。
    再苦難的生活,大家都還會努力的尋找一絲生活的慰藉。
    我們這個民族,面對過太多的苦難。底層人民的堅韌,其實超乎了這些導演的想象。
    《隱入塵煙》男主那樣的,老實巴交的西北漢子。在生活里,絕對不會是終日苦著一張臉,死氣沉沉的。
    在村子里,他絕對是人緣很好的那種莊稼漢。左鄰右舍,也絕對都是會見面笑著招呼兩聲的。
    雖然生活很苦,但是我們這個民族,其實最擅長苦中作樂了。
    這部電影失真的地方,就在于導演被這樣的故事,可能感動的痛哭流涕。可能覺得,悲慘至極。
    所以他的電影里,主色調就只有灰暗,讓人覺得了無生趣。甚至,還有著許多知識分子,對底層人民的那種憐憫。
    但是你要知道,底層人民也是人,他們其實也會去努力尋找生活里的快樂。
    工地那些累了一天的工人,生活再苦,下班以後。他們也會想著給自己在炎炎夏日,來瓶冰啤酒犒勞一下自己。
    也會和工友們聊天打屁,你今天吃的白面饅頭,沒有我這大餅卷蔥的味道好。
    村里,鄉下的那些五保戶老頭老太太,他們也會想著,攢點錢,後天可以吃上一頓肉了。
    生活的意義就在這里,雖然大部分時間很苦,但是我們也在努力的尋找生活里那來之不易的甜美。
    而這部《隱入塵煙》,當時被下架,能引發這麼大的輿論。
    一是因為農村出來的觀眾,覺得這生活沒問題,的確是寫實的。
    二是更多的電影觀眾,其實都是城市里的觀眾。離那樣的生活,很遙遠了。
    大家,可能接受了幾年教育,也沾染上了幾分,知識分子那種高高在上的憐憫。
    所以到最後,才會浪潮聲一片。覺得這部電影,被封殺的很冤。
    除了這部電影,還有一些商業片也是一樣。悲情題材的故事,想要賣座,最簡單的就是騙觀眾的眼淚。
    只要把這個故事,拍的夠慘,夠讓觀眾產生共鳴,票房往往都不會差。
    不信你看《南京南京》,這部電影,不是也有很多觀眾,覺得不錯嗎?
    馮褲子的《大地震》也是一樣,這部電影拍的真的很好?
    《1942》或許他是沒有帶任何的私心,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小鋼炮拍了一輩子,最純粹的一部電影了。
    但是《大地震》,這部電影的角度,一開始就是奔著催淚去的,要的,就是賺錢。
    作為國內商業片大導,說到賣座,小鋼炮還是很拿手的。
    ………………………………
    “只是你這個劇本……悲情的部分,還是太多了。
    如果是我來做,最好還是把生活的部分,多添加一點溫情的內容。
    這樣前後才會有反差,故事出來,才會更有張力。
    你想讓觀眾對這個故事印象深刻,要做的,應該是把美好的部分,寫的更多一點……”
    余華沉思了半天,才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唐大導演眼前一亮啊,臥槽,不愧是你呀。論刀人,你果然有一手。
    他趕快掏出來小本子記上,這些可都是知識點。
    讓那些觀眾天天罵他狗導演,以後刀觀眾都用的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