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我的導演生涯

第546章 英雄如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這鬼名字誰愛取誰取 本章︰第546章 英雄如雨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鐘了。整個會議室里,還在接著開會,而會議室外,天色陰沉,兩道雷聲以後,卻是突然下起了暴雨。

    而在樓下,執行任務的戰士,卻好像是沒有感覺一般,手握鋼槍,依然目光如炬的在樓下警戒。

    會議室里,申奧的手已經記的都快抽筋了。這一場場的戰斗,一次次大規模的戰役,讓他密密麻麻的記了一個小本子。

    陸洋也打字打的,手都快冒火星子了。只有寧皓在慶幸,幸好,自己干的是攝影啊。

    這些老人家,使勁的在回憶著,回憶著那些犧牲的戰友,想要讓他們,盡可能多的,把每個人都記下來。讓這些戰士,能以影像的方式,被後人所看到。

    “我38軍的郭忠田,葛艦嶺上,帶著一個排的戰士,阻擊美二軍。

    殲敵200余人,繳獲火炮六門,汽車58輛,全排零傷亡。

    獲上級授予郭忠田英雄排稱號。立個人特等功,震驚國際……”

    “不是,劉老英雄,你這是不是記錯了?雖然我知道你們38軍猛,很猛,非常猛……

    但是你這再猛,殲敵200多人,繳獲這麼多武器裝備……己方0傷亡,這???

    剛剛那位郭恩志老英雄,殲敵800多,我軍還傷亡16人呢。

    我這不是懷疑啊,主要是這個數據也太……”

    陸洋苦著臉,小心翼翼的朝老爺子問道。

    許編輯倒是喝了口茶,不緊不慢的回道“老爺子沒記錯,就是殲敵200余人,我方零傷亡。

    這有什麼的,蔡老英雄還坐那呢。他們十來號人,殲敵400多,輕傷三個。”

    “咳咳咳咳……”正在喝水的寧皓,差點沒嗆死在攝像機後面。

    “我15軍的崔建國,大水洞戰役。穿插至敵軍腹地,遭遇敵軍。

    一場遭遇戰打完以後,頂著肺結核,和美軍拼刺刀。上去就捅死六個,嚇得剩下七個美軍,跪地舉槍求饒,根本不敢再戰。

    崔建國,個人榮立特等功六次。一等功二等功什麼的,我是真記不清楚幾次了。”

    呂學敏老爺子喝了口茶,又想起來一個。

    “還有胡修道,我記得是20軍的。本來是和兩名新兵,一起守兩個陣地。

    當年他19歲,剛上戰場。結果這第一仗,兩名戰友戰死。無奈,他一個人,只能守兩個陣地。

    這一仗,從黎明打到黃昏。胡修道擊退敵人數次進攻,單人殲滅敵軍280多人,守住了陣地,榮立個人特等功。”

    蔡老爺子也是拍拍腦袋,又想到一個。

    “20軍還有個周厚剛,帶著全連,守衛赤根山。打退敵人40余次進攻,殲敵500余人。榮立特等功,是一級戰斗英雄。”

    “47軍的張國福,是建國78位特級戰斗英雄之一,16歲就活捉過中將。

    被上級授予過開路先鋒,青年戰斗英雄,孤膽英雄多個榮譽稱號。”

    “26軍,雷寶森。第四次戰役,帶著一個班,堅守七峰山,防敵坦克進攻。

    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對敵人進行伏擊。用火箭彈和反坦克手雷,擊毀敵人坦克11輛,吉普車一輛,立特等功,獲一級英雄稱號。”

    “我們15軍的,還有個17歲的小伙子,操著口皖北的口音,才來部隊的時候,整天吵著饃饃不夠吃。

    結果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他是第一次上戰場,看著戰友一個個戰死。這小子殺紅了眼,一人扛著90斤的重炮,跑的比拿槍的都快。

    就靠著手上這一挺重炮,他殲敵105人,打掉對面31個火力點,38挺機槍,炸了七輛坦克。把他視線內,所有能打的火力點,都給拔掉了。”

    呂學敏老英雄,喝了口茶,又報出來一個。

    “老爺子……一個人炸了7輛坦克啊?扛著炮,比拿槍的跑的都快?打掉31個火力點?是不是太夸張了?這樣的英雄,我們怎麼都沒听說過啊??”

    一直沉默寡言的郭凡,這回都忍不住了。他一個喜歡科幻片的,都感覺有點太科幻了。這特麼,活超人啊?

    跟他比,史泰龍拍的《第一滴血》那算啥大片啊,簡直就是個新兵蛋子。那是坦克,那不是罐頭……

    許編輯這回沒有翻看那些資料,倒是摘下眼鏡,有點出神

    “我記得,這位英雄,應該是15軍的,叫張炳恆。

    呂老英雄沒記錯,這數據是對的。這個人我印象很深,因為戰後,作家魏巍去采訪過這位英雄。當年我剛參加工作,陪他一起去見過這位英雄。

    當時,他應該是已經退伍了,在電力系統工作,是名電工。魏巍采訪這位英雄的時候,他人比較沉默,不是很愛說話。

    一問他當年那些事,他就說,他算不上什麼英雄,英雄都犧牲在戰場上了。最後采訪稿里,反而都是他跟我們講述的,戰友黃繼光的事跡。

    這樣的人,其實很多很多的……所以,戰場上出現了這麼多的英雄,但是大家知道的,反而不多。

    我記得這位張炳恆英雄,好像最後是成了地方電力局的局長。不過有一次,在幫村民檢修電路的時候,他不幸觸電,然後去世了。

    所以他的故事,也就更沒什麼人知道了……”

    ………………………………………………

    “呂俊生,榮立過個人一等功八次。打過大小戰役無數,我記得他的拼刺功夫,在全軍都是數一數二的。

    當年抗日的時候,他打到子彈耗盡,跟敵人展開白刃戰。一把大刀,一戰砍了27個日寇……”

    “噗……白刃戰?打完一場戰斗,打到子彈都耗盡了,還能步戰殺敵27個??關公在世啊?”

    “這個你不用懷疑,老呂那軍中呂布的名號,那是偉人親口說的。當年英雄榜上,這家伙可也是有名的很哪。

    我記得,他好像後來響應國家號召,回鄉務農了。

    最後好像是夏天收麥子,在村里糧場納涼。他和村里的小孩子,說自己殺過鬼子。孩子不信他,說他吹牛。

    結果這晚,村里來了放映隊放電影。正好放的,就是以他為原型拍的,抗日殺敵的電影。

    電影放到抗戰勝利的時候,這家伙一開心,心髒病犯了。大笑幾聲,就去了……”

    ps︰後面這些字,不算正文。

    這位老英雄的故事,最後放的是不是以他為原型的抗日電影,還是抗戰勝利的電影。

    流傳有好幾種說法,我挑了個最浪漫的。我願意相信,老英雄是開心的離開這個世界的。

    這些故事太多太多了,我不想刪。你們願意看就看,覺得我在水就水。反正剩最後半章,我也寫到這里了。

    我知道番茄不是個寫這些故事的地方,從我寫這些故事開始,我這本書的收入,到現在打了一折都不止。一折都說少了,打了0.7折左右吧。

    但是我不後悔,我還是堅持到現在,想把這些寫完。不掙錢不掙錢唄,想寫掙錢的,我覺得對我來說不難。

    但是這些人的故事,我覺得我應該寫出來,我一個都不願意刪。

    市場向我證明,站在道德制高點,整天嘰嘰歪歪,把愛國掛在嘴上的人很多。真寫主旋律了,故事再精彩,他們都不會愛看。

    這本書是我人生寫的第一本書,書里的信息,從第一章到現在。

    所有的人物,資料,人物的服裝,穿著,台詞,故事,其實我都是做了調查,看了無數訪談。大概九成,都是可信的。

    你們覺得這里不對,那里不合理的地方,其實你真花一分鐘搜索一下,你們就不會跟我來抬杠了。

    我本來準備了很多原創的電影劇本,後面按大綱應該還有很長。因為我看了十幾年小說,都是長篇。我也不想讓我的第一本書爛尾,太監。

    但是現在,我的確是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幾天。

    我現在為了賺錢,應該做的,就是把書直接點完結。

    然後番茄這個平台,就會開始給我推流,就能吃完結推了。那樣收入,就會開始漲回去。

    所以我選擇把這些英雄的故事,堆在一塊,我怕我不知道哪天突然太監。

    就這樣吧,廢話比書多,我好像這本書,一直都是這樣。第一本書,我堅持寫了一些創新的東西,雖然沒寫完。

    但是市場向我證明,現在這個時代,就應該寫套路文,大家喜歡看的,就是這些東西。

    整本書,我真的花心思寫的地方,其實反響平平,但是這些地方,花了我很多的精力。

    你們所謂的不水文,推進劇情,搞笑一點,商業一點的情節。那些東西,反而其實是我在水文。

    套路文很好寫,吃爛錢這麼容易,怪不得影視行業會越來越爛。

    我就是因為看了十幾年的網文,突然發現現在的作者,好像越寫越千篇一律,才開始上手自己寫的。看的最少的,其實反而是華娛文。

    如今我的確是知道了,為什麼會這樣。讀者,觀眾的口味變了,市場也變了。未來這種不合時宜的書,我想會越來越少吧。

    故事更新到這,把這些人的故事說完,我覺得我這第一本書,這一百多萬字,就算沒白寫。後面真斷了,我也算對自己有個交代了。

    該我做的,我做了。觀眾愛看什麼,我無力改變,隨他去吧。畢竟這世上,也從沒一張嘴,真的說服過一只耳朵不是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之我的導演生涯》,方便以後閱讀華娛之我的導演生涯第546章 英雄如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之我的導演生涯第546章 英雄如雨並對華娛之我的導演生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