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新吃法?說來我听听,沒看出來你對廚藝還有研究?”
潘佔樂表情略有得意,緩緩說道
“記得以前有一次小時候吃年夜飯,當時我胃口不好,一桌的美食都沒提起我的興趣,只是一個勁地嚷著想吃油炸食品。”
“你們肯定懂的,油炸食品對一個小朋友有多大的誘惑力…”
“當時爺爺特別寵溺我,當場就把準備下鍋的一盆魚丸,變成了一份油炸魚柳。”
“魚柳裹上細碎的面包糠,在油鍋里反復冒泡翻滾的樣子,我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
“葉先生,要不我們換換口味,吃點油炸魚柳吧?”
葉凡拿出一小碗,從盆里分出一部分魚丸。
“來,這一碗給你,你自己去廚房炸好啦,原材料算我贊助的。”
潘佔樂愣在原地,雙手懸停在空中,不知接還是不接。
“這…我不會呀…我只會說…這輩子我最多只能當個美食評論家,要做飯,還真沒那天賦。”
葉凡淡然一笑,轉頭讓旁邊幫忙的廚師去後廚再拿一套廚具和配料過來。
“行吧,我來試試,看看好不好吃。”
魚丸照舊被葉凡搓成條狀,丟入金黃色的面包糠中。
起鍋燒油,等油溫8成熱的時候就可下鍋。
要是經驗不夠,判斷不出來油溫,只需拿根筷子插里面,看到周圍產生密集氣泡,並且附帶 里啪啦的響聲,此時就差不多了。
盛滿魚柳的漏勺一接觸油鍋,頓時發出嘶嘶的爆裂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葉凡把漏勺抖一抖,控一控,避免魚柳粘連的同時,讓它們都能享受到油溫的浸潤。
一分鐘不到,魚柳就炸好了。
葉凡把漏勺抬起,里面金黃色的魚柳相互摩擦,表面的脆皮發出唰唰唰的聲響。
“好香呀!”
“嗯,剛才燙出來的魚丸是鮮香,現在油炸出來的魚柳是那種油脂香。”
“前一種香味代表著含蓄,後一種香味代表著霸道。”
“葉先生,你說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抗拒不了油炸的香味呀,其中是不是蘊含了什麼科學原理?
要不然,為什麼從小到大,只要一路過油炸攤位,我就挪不開腳步了?”
葉凡呵呵一笑。
“這還能有原理?可能是某人比較饞吧?”
“如果硬要用科學來解釋的話,應該稱作為美拉德反應。”
“只要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經過高溫油炸後,都會產生多種風味物質。”
“再說了,受不了油炸的誘惑就受不了唄,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能是因為你的身體基因中,具有極強的憂患意識,遇到美食時,提醒你該適當囤積脂肪了。”
“具有這種基因的人,遠古時期都是負責部落安全的戰士,消耗大,自然進食也多。”
“一代接著一代,這種基因就被傳遞下來。”
“所以愛吃的人,在曾經的某段時期內,是個守衛大家安全的英雄。”
葉凡一說完,大家連連點頭。
不少運動員用手肘頂了頂教練︰
“教練,你看葉先生說的多有道理,平時我貪吃,你可不要再罵我了。”
教練冷哼一聲,頓時無語起來,但礙于葉凡的實力與面子,暫時忍氣吞聲…
葉凡把炸好的魚柳丟入大盆中。
“孜然?辣椒?番茄醬?有沒有忌口?”
“木有…木有…怎麼好吃怎麼來…”
葉凡先往盆里倒入少許辣椒與孜然粉,然後手腕一抖。
一堆魚柳被顛到半空中,之後準確落入盆中。
再用筷子翻一翻,搖一搖,拌一拌,熱熱鬧鬧的。
身旁的工作人員早已幫忙把一次性碗擺放整齊。
葉凡把魚柳分到碗中,擠上少許番茄醬,再插入一根竹簽。
啪,一聲響指。
“齊活,你們可以自取了!”
潘佔樂︰“終于好了,等待的過程太難熬了。
不過,葉先生,你這手法太專業了,特別是剛才搖一搖,抖一抖,一看就是專門搞炸串的世家!”
潘佔樂叉中一塊金黃色魚柳。
長度還不短。
一拖出碗里,其酥脆的表皮唰唰直響,听上去就脆到爆炸的那種。
一口咬碎外殼,熱氣嗖的一下就往口腔內部四處亂竄,這也許是它‘犧牲’前最後的掙扎。
伴隨著咀嚼, 嚓聲不斷傳出。
外皮里面細膩鮮嫩的魚肉再也藏不住了,尤其是魚肉一點都不干,還帶著少許汁水。
一干一濕的作用下,讓魚柳的口味更上一層樓。
這還不算孜然的濃郁香氣,以及番茄醬的酸酸甜甜…
吃這碗油炸魚柳的人心中相當矛盾,既想快速消滅干淨,又想按下暫停鍵,讓香味長存在口腔里。
潘佔樂咽下最後一口殘渣。
“葉先生,我吃完了!嘿嘿,能不能再給我來上一碗呀?”
潘佔樂一臉笑嘻嘻,張大嘴巴的同時,雪白的牙齒上掛滿了番茄醬,要是大晚上遇到,還會以為看到吸血鬼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葉凡十分吃驚,“你還能吃呀,一碗魚丸,一碗魚柳,剛才還有一碗紅薯粉條,你是路飛的橡皮肚子呀…”
“能吃,能吃,”
潘佔樂輕輕按了下肚皮,“你看,只要能按下去,就代表里面還有空間哦。”
葉凡︰!!!
吃吧,吃吧,這群恐怖的運動員們。
…
運動員餐廳這邊搞定後,葉凡稍作休息,直接前往等會的游泳比賽現場。
因為奧委會早已打過招呼,所以葉凡的餐車可以隨意在場館周圍臨停,也算是方便了華國運動員進進出出拿東西吃。
他翻閱腦海中的食譜,經過選擇,決定把甜品確定為桃酥。
光有吃的可不行,還要再來上一道養生茶,陳皮雪梨飲成為了桃酥伴侶!
首先處理需要烘焙的桃酥。
桃酥作為一道甜品實在是太經典,太出名了。
它最初起源于江西景德鎮,當時不少農民忙于陶藝工作。
燒陶的過程和廚師一樣,不能離人,隨時要觀察火候的變化。
于是,有位農民突發奇想,就把帶來的面粉,簡單攪拌後,索性丟在窯爐表面烘烤。
由于此人常年咳嗽,有吃核桃仁止咳的習慣,于是把碾碎的核桃仁也一並計入面粉之中。
沒想到,就這不經意間的舉動,讓烘烤出來的面點格外受人歡迎。
原本這面點被工人們叫做陶酥,後來諧音改為桃酥。
但就是這簡單的東西,想要做的好吃,往往不簡單。
一個讓人吃完豎起大拇指的桃酥,最少要具有四個特點。
口感酥脆。
甜而不膩。
香氣撲鼻。
色澤金黃。
葉凡把篩選出來的核桃仁放到案板上,用 面杖簡單滾動幾回。
不用 的太碎,還是要保留少許顆粒感,這樣吃起來口感才有一定的趣味性。
處理的好的核桃仁先放到一邊。
緊接著,往盆里加入豬油和白糖。
套手套揉搓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豬油的黏膩和白糖的顆粒感。
通過不斷揉搓,白糖從沙沙的手感到完全融入豬油。
這時就可以加入一丟丟小甦打,以及再來一點水幫助其化開。
一個全蛋、適當面粉、碾碎的核桃仁陸續加入其中。
重點來了!!!
千萬別用揉面團的手法去揉,以及等會也別醒面,這不是做包子…
直接用掌腹多次往下按壓,幫助材料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有一個胖嘟嘟的小手,這一步就比較佔便宜。
最後按壓的成品呈現漂亮的鵝黃色。
葉凡從中抓出一小團作為面劑子,用模具往下一壓。
隨著模具手柄彈簧的一起一落,一個個暫時圓形桃酥雛形就做好了。
這一步模具的作用只是定型。
等會桃酥放到烤箱里會肆意膨脹,如果不先定型,就很可能把桃酥做成桃大餅…
葉凡把一個個桃酥雛形放置到托盤里。
烤箱設置好時間,200度,8分鐘即可。
暖黃色的燈光隨即亮起,
嗡嗡的機械轉動聲從小變大…
喜歡美食︰隨機任務,食客們都饞瘋了請大家收藏︰()美食︰隨機任務,食客們都饞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