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飄搖

第6章 先生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牧 本章︰第6章 先生

    “還有事?”王治不由有些好奇,“我們倆之間還有什麼事嗎?”

    “這個...那個...”郭行儒忽得有些不好意思,頭低下來,小聲道,“做我老師好不好?”

    王治這才明白,原來為得還是識字先生這事。

    他有些猶豫,撿麥稈的手不由一頓,終歸沒直接拒絕,而是道,“最近太忙,既要幫忙收麥子,又得上山砍樹準備建材,之後再說吧。”

    郭行儒本來以為他會直接拒絕,沒想到還有轉機,面色不由轉喜,笑道,“那就等冬天時候唄,治哥兒房子建好了,我就過來上課。”

    “這個...之後再說吧。”王治不想直接將事情定下,轉而道,“好了,你回去幫你家收麥吧,我這邊還要繼續忙。”

    郭行儒笑笑,“誒,治哥兒,這都大中午了,哪還要干活呀。你看大根叔他們,都準備休息了。”

    王治一看,還真是,王大根與王大姐已停下了割麥,正起身往回走。

    “不是一口氣干到黃昏嗎?”他不由問道。

    “哪有的事。”郭行儒將撿起來的麥稈放到一旁,拍拍手道,“大中午日頭最毒,如果一直那麼干,非得熱昏頭不可,所以都會休息一陣,等著日頭轉西了再繼續干。”

    王治點點頭,明白這是莊稼人的秘訣,但他並沒有停下手中動作,仍在撿著麥稈。

    “小哥,休息休息唄?”王大根已經走回來,將草帽解下拿在手中扇著,又對郭行儒笑道,“行儒也來了,一起吃點餅子?”

    郭行儒倒不見外,猛點下頭,強行拉起王治來,道,“治哥兒,別忙活了,得吃了飯才有力氣,咱們先去吃飯。”

    雖然已復為常人,但王治其實並沒有多麼疲累的感覺,一口氣干到黃昏沒有任何問題,但這樣做多少有些不合群,便應下。

    四人尋了個陰涼處坐下,一邊吃餅一邊閑聊,再喝點提前帶著的涼茶水,滋味也是不錯。

    “小哥,這干活累不累?”王大根抹把嘴,笑問道。

    王治點點頭,“確實頗為累人,很難相信大哥大姐們年復一年地做著這樣的事。”

    “那是沒辦法,若有辦法,誰又想一輩子都在黃土地里打滾呢。”王大根自嘲地笑笑,轉而道,“我與你大姐這輩子是差不多了,再有什麼盼頭也離不開水磨村。我家小子還好,能跟著仙師修行,但其他孩子就沒有這個福氣了,難道也要一輩子守在水磨村不成?”

    王治明白他的意思,問道,“依大哥來看,識了字有什麼好處?”

    “這個,若是封嗇夫在此,定然能講一番道理。但我這種大老粗,還真不太清楚,若非要說,那便是識了字能進城去,謀個差事,不用再在村子里生活。”

    王治听罷,看向郭行儒,“你也是這麼想的?”

    “那...倒真沒有。”郭行儒嘟著嘴道,“我只是在想,識了字再出門的話,就不會被人給騙了。”

    一旁的王大姐為之一笑,“這妮子,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

    王治卻有些沉默。在水磨村待了幾個月,他喜歡這樣簡單而質樸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那麼多的勾心斗角,也沒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一切都只為了活下去而努力。不用多想,他便明白如此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文化。缺乏知識困住了水磨村的村民,一輩子都只能在這狹小的空間里生存。

    有了知識便可以出去盡情闖蕩,見識各種在水磨村永生都不會見到的奇景,但這只是一方面,入世不可避免地會帶來難以消減的痛苦,譬如人情走動,譬如生存晉升,種種困苦只會比在水磨村多而不比其少。

    站在他的角度,他已然厭倦了那樣的生活,時時刻刻緊繃著弦,生怕明日醒來所有努力都毀于一旦。

    但水磨村的人卻渴望著知識,渴望著自己的後輩終有一日能走出這被小群山包圍的閉塞村莊。

    知識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王治之所以不答應任職教書先生,便懼怕著這個,害怕有了更多的知識,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痛苦,還不如無知些,白紙般走完這一生。而他有所猶豫,卻是因為下意識地覺得這個決定不應該由他單方面做主。

    因此,在沉思稍後後,他張口說道,“依三位看來,學習知識是出去闖蕩的必須條件,但是否有想過,外面的世界並不一定比在水磨村自在,那有必要再學嗎?”

    王大根細細听著,應道,“如果外面生活還不如在這兒,那確實寧願啥都不知道。”

    “行儒你呢?”王治問道。

    郭行儒太小,但沒有怯場,回道,“我啊?不知道誒。非要說的話,就一個感覺,其實學不學與出不出去沒啥必要的聯系?”

    一旁的王大姐跟著說道,“小哥說的有道理,咱們世代都在土里刨食,早習慣了,何必再去琢磨外面是啥樣,反正在哪兒活不是活。”

    王大根與王大姐並沒說出什麼新穎的想法,反倒是郭行儒年紀雖小,但卻憑著直覺指出了關鍵。或許,她的人生,會與大部分水磨村居民都不太一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算了,這些事,小哥問我們,注定沒個結果,不如找個時間與封嗇夫聊聊,興許能捋出個道道來。”王大根輕笑聲,走到陰涼處躺下,道,“如今重要的事還是先把麥子給割完,大家都歇會兒,有力氣了繼續忙活。”

    眾人都沒有反對,各自尋地方躺著,郭行儒則輕聲向王治道了聲再見,隨即蹦蹦跳跳得回她自家田地去。

    王治躺著假寐一陣,精神卻一直舒緩不下來,總會不由自主地去想先前的問題。

    見此,他干脆不再休息,把草帽叩在頭上,繼續去搬運已經割好的麥稈,畢竟思緒不定,不如讓自己忙起來。

    得益于十多年來的闖蕩,雖然身形看起來與普通人無異,但卻熬打得足夠堅韌,因此一直干活並沒有讓他感覺疲累,反而有一種活在當下的充實感。

    隨著黃昏的到來,兩畝多一些的麥田終于收割干淨,當王治駕著馬車再一次趕回來的時候,王大根夫妻已將剩下的麥稈提前抱到田埂上堆著。

    三人協力共事,一齊將最後一些麥稈搬到牛車上,今日的勞作便算落下了尾聲。

    恰在這時,郭行儒又過來了,剛冒出個頭便喊道,“治哥兒,我爹叫你去我家吃飯!”

    王治笑笑,知道為了什麼,答應道,“你等等,我這兒忙完先。”

    王大根也說道,“這剩下一些活交給我與你大姐便好,直接過去吧,里正他們家應該還沒忙活完。”

    這番話卻是讓王治主動去幫忙,好要一些過冬的糧食。

    王治遂沒有多待,辭別兩聲,跟著郭行儒往西面山丘去。

    越過山丘,便看見郭里正一家正在麥田里忙碌著,除了他妻子外,還有個十多歲的瘦高少年,應該是郭行儒的哥哥。三畝多的麥田還剩下大概半畝,郭里正夫妻正在割麥,郭行儒哥哥則在後面搬麥子。

    “小哥,來得正好。”郭里正抬起頭喘口氣,剛好看見王治過來,笑道,“累不累,不累的話就來幫個忙?”

    王治答應一聲,快步過來,向郭行儒的哥哥郭行義微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呼,隨即單手夾起旁邊的麥稈,抱到牛車上去。

    郭行義也不是愛說話的人,招呼郭行儒快些撿麥,自己反而動作更快些。

    如此,眼看著夕陽西下,天地間只剩下那麼一縷幽光時,郭里正一家的麥田也終于是收割完畢。

    郭行義駕著牛車走在前頭,郭里正的妻子和郭行儒坐在牛車上的麥稈上,郭里正和王治則走在後頭,注意著發生顛簸導致麥稈掉落的情況。

    “小哥的那個問題,行儒告訴我了。”

    王治點點頭,問道,“依里正看來,學知識是必要的嗎?”

    郭里正鄭重地點點頭,“有必要,而且極有必要。剛開始,我也覺得小哥說得對,本來學知識就是為了去外面,如果外面不好,那還有什麼去的必要?但很快,我想到了封嗇夫。你看,封嗇夫學得不多,識字也就那麼一些,但是有他在,村子里發生的事就不用再靠口頭記述,反而是記在紙上,任何時候有疑問都可以對照查看。便說那日叫人來開會,小哥也在場,若沒有封嗇夫在,光是安排人去割麥都要花不知多少功夫。因此,我覺著,學習知識與去外面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反而是與自己過得好不好有著必然聯系。掌握的東西越多,能應對的局面也就越多,咱們的生活自然會越來越好,而不是更差。”

    王治太鑽牛角尖了,總覺著是一身的學識才導致他淪落到了如今的地步,卻不知所謂的知識始終是為了個體而服務。或許知曉得越多,確實會更加痛苦,但這並非拋棄知識的理由,相反,更應該奮起直追,用更多的知識越過迷惘,以達上境。

    沉思稍瞬,他點頭道,“還請里正讓我來教授村中小孩,保證讓他們每人都能寫字識字。”

    喜歡四方飄搖請大家收藏︰()四方飄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方飄搖》,方便以後閱讀四方飄搖第6章 先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方飄搖第6章 先生並對四方飄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