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小田宅。
蕭誠悠閑地坐在湖心亭內,看著報紙上的報道。
堂堂美國現任總統在競選演講會場遇刺,無論是在美國國內還是全世界,都是一等一的大新聞。
發生在西雅圖的刺殺事件,在短短幾天之內就被全球主要國家的媒體報道。
此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已經只有短短幾天了。
各國政要和情報部門對于這場刺殺的真相,也有了各式各樣的猜想。
日本在美軍的直接控制下,新聞受到管制,只能轉載美國本土權威媒體的報道。
美國的權威媒體幾乎是一面倒支持杜威,自然不會刊登對杜威不利的內容。
那些關于杜威陰謀論的報道,並不會出現在日本的報紙上。
不過,由于現場目擊者實在太多,那場刺殺的細節倒是被報道得非常詳細。
果然不出所料,案件仍然在偵破中,主謀尚未找到。
而且,在日本報紙轉載的所有報道上,都沒有任何關于這場刺殺是杜魯門自導自演的猜測。
這是理所當然的,只要腦子清醒的正常人,都不可能往這個方向去想。
因為第一發狙擊槍子彈所瞄準的位置,正是杜魯門的胸口。
只要那名沖上講台推開杜魯門的隨員動作慢上一秒,子彈就真的會命中杜魯門。
沒有誰敢這麼玩!
萬一出了一點差錯,可就弄假成真了。
後續三名隨員組成人牆擋在杜魯門身前的行為,報道上在盛贊他們的英勇之余,倒是有提出,人體無法真正擋住狙擊槍子彈。
不過,隨後又做出了合理的解釋。
人牆雖然不能擋住狙擊槍子彈,卻能遮蔽狙擊手的視線。
讓數百米外的狙擊手無法鎖定杜魯門總統的位置,只能憑運氣向人牆射擊。
果然,狙擊手後來開的兩槍雖然擊傷了其中兩人,但子彈穿過他們的身體之後,也沒有擊中杜魯門。
看到這里,蕭誠輕輕笑了起來。
怎麼可能出差錯呢?
無論是狙擊手還是埃德蒙帶去現場的四名日籍安保人員,全都是自己安排的工具人。
如果工具人只有狙擊手一人,行動倒是有可能出意外。
因為狙擊槍子彈能擊中哪里,靠的是狙擊手本人的槍法。
為了這次行動更加逼真,蕭誠刻意讓那位在聖路易斯的賭場,做保安主任或者臥底的前佛波勒探員,找了一位真正接殺手生意的狙擊手。
美國持槍率和犯罪率實在太高了,這個任務對一位佛波勒探員來說,沒什麼難度。
同樣,另外兩名持手槍混在台下人群中的殺手,蕭誠同樣也是讓他找的真正干拿人錢財,替人殺生勾當的人。
至于如何鑒別,再簡單不過了。
只要對方願意收錢殺人,就算滿足條件。
當然,這三名殺手直到最後一天之前,都不知道他們這次接的單,是要刺殺杜魯門。
等到了現場之後,干不干,怎麼干,也就由不得他們了。
可是,再厲害的狙擊手,也有失手的時候,
正常情況下,要完成如此高難度的假刺殺,還絕不能誤傷杜魯門本人,是無法保證的。
但有了錨定標的,可就不一樣了。
在死亡筆記上,蕭誠給這位狙擊手的任務,一共會開三槍。
關于第一槍的描述,是瞄準正在講台上演講的杜魯門的胸口位置開槍。
同時,對那位沖上講台推開杜魯門的日籍工具人的描述,卻是在推開杜魯門之後,被某人用狙擊槍射出的子彈擊中頭部死亡。
這位日籍工具人是埃德蒙帶去演講現場的隨員,距離講台是很近的。
他原本就是上過戰場的老兵,要想完成沖上講台推開杜魯門的任務,完全可以輕松做到。
由于死法非常精確,連那位狙擊手的名字都標注了,就必然會不差分毫地完成。
在千鈞一發之際推開杜魯門,他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但同樣,也一定會在推開杜魯門之後被狙擊槍子彈爆頭而死。
狙擊手開的第二槍和第三槍,蕭誠也早已做了精確的計劃。
剩下的三名日籍工具人在組成人牆的時候,位置並不是隨意的。
他們會根據杜魯門的身體,安排三人所站的位置。
三人之中唯一一個在計劃中不會被狙擊槍子彈擊中的工具人身後,才是杜魯門所在的位置。
狙擊手後面兩槍雖然擊傷了另外兩名工具人,但穿過他們身體的子彈,也絕不會擊中杜魯門。
可是,在外人看來,情況可不是這樣!
無論是射向杜魯門胸口的第一槍,還是後來射中人牆的兩槍,都非常有可能擊中杜魯門本人。
由狙擊手射出的這三槍,無論在誰眼里,都是無法做假的。
至于後來台下兩名使用手槍的刺客,蕭誠也做了萬無一失的安排。
他們帶到現場的,是兩把穿透力很低,但便于隱藏的手槍,這種手槍的子彈是無法穿透人體軀干的。
如果是在別的國家,要搞到這種手槍可能還要費點功夫,但這里可是美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這兩人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走進一家槍械店,向店主提出他們的要求。
店主會非常樂意為客戶到挑選心儀的手槍的。
他們在行動之時,也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因為他們瞄準的,根本就不是杜魯門,而是那三名日籍工具人的軀干,他們會對著這三人射光所有子彈,然後自己也死于槍下。
現場可是有不少保護杜魯門的特勤局特工的,發現刺客之後自然會還擊。
這兩名刺客,還有那名狙擊手都會在完成任務之後死于槍下。
如此驚心動魄,還有四位為了保護杜魯門總統而英勇犧牲的隨員,誰敢認為是假的?
在所有人眼里,這就不可能是一場為了爭取同情票,同時陷害對手而自導自演的鬧劇,而是一場真正的刺殺。
報紙上刊登的刺殺細節,倒是沒有什麼出乎蕭誠預料的東西。
蕭誠原本還想過,讓埃德蒙或者索菲亞帶一台相機,趁此機會給杜魯門拍一張高舉拳頭的照片。
不過,仔細權衡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1948年的杜魯門可不是101novel.com24年的懂王,未必會有這樣的反應。
這種事只能是杜魯門本人的反應,絕不能讓別人在這種情況下去提建議。
真敢提這種建議,杜魯門會怎麼想?
現場如此危險,竟然想讓自己冒這種險?!
而且,正常來說,埃德蒙這樣的人也不會隨身攜帶相機。
這麼干,實在太做作了,很容易畫蛇添足,得不償失。
喜歡別猜了,你們都是我的臥底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別猜了,你們都是我的臥底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