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都沒去《上海堡壘》的展廳,更沒有就此片發表任何看法。
奈何人家不願放棄李元青和劉奕菲身上的話題度。
暗戳戳借記者之口問了幾個問題。
“听說當初片方最想請的導演是李元青,如今李元青欣賞的科幻片導演郭凡已經用《流浪地球》證明了華國觀眾依然看好華國科幻,你認為你執導的作品能比肩《火星救援》或者《流浪地球》嗎?
你能成為繼李元青、郭凡之後第三位受觀眾認可的科幻導演嗎?”
滕華濤尷尬一笑。
“我希望華國觀眾對華國科幻能多一分寬容和理解。”
其他話題一概不提。
滕華濤也看了《火星救援》和《流浪地球》,《上海堡壘》與之相比。
沒有前者那般充滿樂觀主義精神,沒有後者那般充滿科幻人文關懷。
《上海堡壘》的賣點只有男女主角在末日談戀愛。
男女主角還不是小演員。
一個是頂流小鮮肉鹿寒,一個是電影咖舒淇。
雖然兩人很不搭,但只要粉絲接受就行。
還有電影劇本是由原作者親自動筆改編。
這麼看來比《流浪地球》更有誠意。
畢竟李元青和郭凡都在公開場合說過原著很難改編,團隊歷時超過三年才完成,劉慈鑫僅是做了授權,他沒有真正參與劇本改編,他認可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去做。
但這毫無意外讓部分科幻迷不滿,總覺得電影《流浪地球》和原著風格存在割裂。
滕華濤驕傲的表示,《上海堡壘》不存在這些問題,作家江南就在現場,他對電影劇本負責。
同時,記者也問了舒淇,若是女主角換成劉奕菲,會不會和鹿寒更搭。
畢竟舒淇比鹿寒大十四歲。
劉奕菲只比鹿寒大三歲而已。
這種問題對舒淇來說,應對起來太簡單。
“能和奕菲看起來般配的人只有李導,鹿寒當然也很帥,但他站在奕菲面前肯定沒有李導站在奕菲面前更搭。”
搬出李元青,自然讓記者啞口無言。
雖然這個影廳蹭了李元青和劉奕菲好幾次熱度。
李元青寧願和郭凡一起在論壇上討論未來科幻,也不願提及《上海堡壘》。
今年毫無疑問是華語科幻大年。
《流浪地球》四十六億、《瘋狂的外星人》二十二億。
這加起來就有接近七十億!
科幻這片藍海正在被無數投資者看好。
熱潮未退,李元青談得更多的卻是“冷思考”,向未來“投石”探路遠方。
“什麼樣的科幻電影能被華國觀眾接受?
現階段應當嘗試硬科幻還是軟科幻?
華國科幻電影應當如何進一步發展?
我和郭凡等人也時常探討這些。
《流浪地球》當然很厲害,付出了這麼多心血,這麼多時間,取得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
但這不代表其他影視公司能夠輕易復制。
甚至包括青奕公司內部也在想辦法開發新的科幻ip。
我也經常在看大劉、林夕等人的小說。
目前考慮的備選小說有《球狀閃電》、《全頻帶阻塞干擾》。
都有不小的難度。
這不只是投資方面會是天文數字,耗時、質量等等都要考慮進去...”
郭凡的分享和李元青不同。
他的觀點是現階段的華國科幻電影要建立讓觀眾相信的世界觀,注重文化內核和美學呈現。如《流浪地球》中,人類面臨大危機時選擇的是帶著地球逃離,體現了華國人固有的對土地的深厚情感,此為文化內核。
而且,他認為現階段不能再拍軟科幻了。
“硬科幻是科幻電影的土壤,通過硬科幻慢慢和觀眾達成一個不會與科幻世界觀較勁的協議,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埋下種子,有所收成。
李導拍軟科幻都是十七年前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大伙看個新奇,趕個時髦。
而且,《彗星來的那一夜》更重要的部分是懸疑,科幻內容相對較少。
現在的觀眾不太能接受類似混搭。
讓懸疑歸懸疑,讓科幻歸科幻。
我覺得這是華國其他導演可以努力的方向。”
兩人現在都算權威。
整個論壇就是兩人主場。
最後他倆在結尾達成共識——華國科幻道路任重道遠。
行業還需建立標準、提高效率,通過更多的梳理和總結、討論和反饋不斷完善,科幻電影工業化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穩。
論壇結束後。
郭凡詢問李元青有沒有看《上海堡壘》,看過之後做什麼評價?
“還沒看過,我對這個項目不太關注。”
“當時片方第一選擇不是你和奕菲嗎?”
“導演人選是我,演員不是我,女主角可以請奕菲那是我執導後,片方贈送的特權,捆綁合作。
因為我沒執導,所以一切合作都沒談成。”
“難怪。
我看網上炒的挺凶。”
李元青輕笑一聲。
“還不是鹿寒的粉絲,他們聲量大,實際效果一般,不必理會。”
鹿寒粉絲十分“責怪”李元青。
作為關小童的“大叔”,怎麼一點都不照顧鹿寒呢?
當初《奔跑吧兄弟》拒絕鹿寒也就算了。
《上海堡壘》你來執導多好。
我家鹿寒長得又好、演技也好,《上海堡壘》也是難得的大制作,你們能強強聯手,再拍出一部《流浪地球》都不算難事。
滕華濤算什麼大導演嗎?
這不是拉低了我家鹿寒的檔次?
這些粉絲抱怨傳不到李元青的耳朵里。
還強強聯合?
進了李元青的劇組,那就是李元青在帶飛所有人。
真以為鹿寒的流量很有用?
李元青從韓更爆火就見識過這群“韓流”、“流量明星”。
粉絲確實很無腦,可轉化電影票房效果很一般。
哪怕單論鹿寒本人。
他參演的電影,成績也都平平。
諸如《長城》,主因當然怪不到他頭上,但也能說明粉絲掏錢買電影票也會心疼,不好看的電影,他們也不願看。
而且,李元青都沒接《上海堡壘》項目,鹿寒的粉絲就能找到角度“責怪”李元青,他若真是接了,沒詳細展示鹿寒的風采,把戲份往劉奕菲身上哪怕加一點點,都能被鹿寒粉絲噴死。
流量明星全賴粉絲,是粉絲推他們成了頂流,同時也是粉絲束縛住了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