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輝煌璀璨

第87章 科幻土壤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十八子王 本章︰第87章 科幻土壤

    一周後。

    李元青、劉曉麗還有多多一起返回北平。

    劉奕菲留下來補拍一點個人戲份。

    李元青回北平自然是為了《彗星來的那一夜》重映。

    這部小成本科幻神作在各個電影網站,評分都居高不下。

    沒有大場面,沒有大導演,甚至那幾個演員當年都不算大明星,但就是精彩絕倫!

    土豆、優酷等網站博主年年解說,年年深入探究,依然還會有新觀點、新想法。

    李元青從來都沒有回應過。

    這部電影放映後,電影就不再屬于導演和演員,觀眾也擁有“解讀權”。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宣發團隊按照李元青的要求向北電、中戲及其他開設導演專業的院線發出邀請。

    重映會上有一個消息將由李元青發布。

    雖然什麼信息都沒有透露。

    可這種針對性的邀請,大部分業內人士也能猜出來,肯定是扶持青年導演。

    因而各個接到邀請的院校,都派出了自己專業最優秀的學生參加重映會。

    導演加上演員共有九位明星。

    公司在影廳外鋪設了紅毯。

    既然有了紅毯環節,那就允許其他劇組前來宣傳捧場。

    黃博把《一出好戲》劇組部分主創帶來。

    特別是他最看好的張藝星。

    領著來給李元青打招呼。

    “小張可塑性很強,好好培養一番,未來說不定能在演員一途走出自己的路!”

    “這麼看好?”

    張藝星謙虛道。

    “這都是博哥教的好,他在劇組對我很嚴格。”

    “你是好苗子,我才會嚴格,其他人我都不會去過問。”

    李元青微笑看著兩人在自己面前一唱一和。

    “下次有合適角色,我向你發試鏡邀約,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黃博嘖了一聲。

    “放心,小張肯定能入你的眼。”

    張藝星繼續恭敬道。

    “我一定會認真對待的。”

    《一出好戲》劇組剛進去,《芳華》劇組便出現了。

    小鋼炮真是對《芳華》寄予厚望。

    什麼場合都不錯過。

    李元青和黃宣在後台打了聲招呼。

    “《芳華》那電影你知道在演什麼嗎?”

    黃宣苦笑道。

    “拍到一半我就懂了,但沒辦法,我只是演員,私貨都是馮導的主意。”

    “我當然知道!”

    李元青哈哈大笑。

    “也挺好的,有些事你裝傻充愣就行。”

    袁和屏導演帶著《奇門遁甲》主創來走紅毯。

    李元青就和大鵬聊了兩句。

    “不要灰心,《縫紉機樂隊》已經很好了。”

    大鵬嘆口氣道。

    “我欠的債沒還完吶。”

    《煎餅俠》十幾億票房,把他抬進了電影圈,沒想到也讓他背上了沉重的負面口碑,不把債還完,後面的電影恐怕也難逃厄運。

    李元青真想拿袁和屏舉例。

    這人當導演完全沒口碑,《甦乞兒》、《臥虎藏龍2》都是爛片,影響他繼續當導演了嗎?

    等大鵬真的想開了,《縫紉機樂隊》真是再小不過的挫折,很快就能挺過去。

    最後登場的助陣劇組是《唐人街探案2》,黃克一定要來現場。

    因為《彗星來的那一夜》里,他是攝影師。

    李元青拍了拍黃克的肩膀。

    “就等你了。”

    當捧場劇組和嘉賓到齊。

    《彗星來的那一夜》主創才集體亮相登場。

    還是和當年第一次辦發布會一樣。

    李元青坐在主位,身旁是黃小明和範兵兵。

    主持人第一句就是感慨這個陣容。

    “現在想要把幾位湊在一部電影里,沒有一個億怕是很難了吧。

    所以,李導,當初請這八位演員,一共花了多少錢?”

    “不到一百五十萬。”

    “那,整部電影一共花了多少錢?”

    “不到三百萬。”

    “美金還是華幣?”

    “當然是華幣!

    我那時候身家加起來也沒有三百萬美金吶。”

    “結果這部電影豪取了四千萬華幣票房,這在當年位列票房亞軍。

    那好,我們再來問問其他主創,對這部電影一開始的印象是什麼?”

    黃小明說“晦澀”。

    “迄今為止,我有些地方還是沒看懂。

    故事我肯定理解了,只是一些細節上的理論,偶爾想起來還是會有疑惑。”

    範兵兵說“幸運”。

    “幸運元青聯系了我,還把女主角交給我,最後我竟然得到了人生第一個最佳女主角,錫切斯國際奇幻電影節,那也是我榮譽的起點。”

    黃博、張嵩文、陳建斌等人也是夸贊一番天才。

    張嵩文笑道。

    “元青的腦子里一直都有非常奇妙的想法,而且他還有將想法具現化的能力。

    當時拍戲時,元青有一點生疏,手里拿著分鏡稿,要求我們按照分鏡稿里的要求來拍,一絲一毫都不能亂。

    前段時間我和元青又合作了一次,他已經不需要分鏡稿,畫面就在腦海里。

    可以說《彗星來的那一夜》見證了一位國際大導的成長。

    我直到現在也沒辦法和你們詳細敘述當時看見成片的震撼。”

    黃博和陳建斌都是當了導演,他倆什麼歲數才敢干導演這個活,特別是陳建斌。

    他算是李元青的“徒弟”,他的處女作《一個勺子》也是在一周之內拍完。

    “每當想到02年那一個星期的夜晚,我總是會覺得自己還需要多學習。

    十八歲的少年,熬了一個星期的大夜,一個素材一個素材的拍,我們拍的時候有些不明所以,但他是導演,大伙听他安排就好,就這樣稀里糊涂拍了一周。

    素材在元青手里剪出了一部神作,哪怕到現在,我都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你們不是當事人,沒辦法真正體會。

    就好像一堆亂石頭、爛木頭擺在你面前,一個星期造出了一座故宮,這不是奇跡還能是什麼?”

    他們夸的確實很真誠,但對李元青來說,這種程度的夸贊已經免疫了。

    直到主創團隊都夸完。

    李元青才宣布那條“消息”。

    “我在拍攝這部電影時都還沒入學北電,它的成本足夠小,故事足夠完整。

    為了在年輕導演里挖掘出新的人才,我決定此次重映後,放棄《彗星來的那一夜》網絡版權。

    每一位想要讓人看見你實力的導演都可以利用本校資源,翻拍這部電影,完整或者片段都可以。

    然後上傳網絡,青奕公司會根據播放量、翻拍改編精彩程度、網友票選等多重因素評選前十名。

    此次重映票房若破億,片方分賬收益將全部用于獎勵前十名獲得者。

    沒破億也不要緊,我們還有一個基礎三千萬獎金池,屆時會拿出來獎勵前十名。

    不止台下這些有些導演專業學生,民間普通博主也可以嘗試翻拍改編,只要真的精彩,我們都願意獎勵你們。

    已經過去十五年了,國產科幻的土壤該成熟了,人人都是科幻家,人人都可以造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輝煌璀璨》,方便以後閱讀華娛,輝煌璀璨第87章 科幻土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輝煌璀璨第87章 科幻土壤並對華娛,輝煌璀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