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菲躺在院子里的搖椅上和吳彥姝奶奶聊著家常。
李元青從廚房里端出剛剛炖好的美食。
“開飯咯∼”
吳奶奶問道。
“你們兩口子在家里也是你干家務活嗎?”
李元青搖搖頭道。
“沒有,家里有保姆,我和奕菲都不干家務活。
只是來到片場,奕菲想吃好吃的,我才勤快一點而已。”
劉奕菲對吳奶奶說道。
“他之前為了拍電影,專門研究過廚藝,所以他做飯會比我好吃些。
出了門,我倆也有分工,做飯這些就歸他,收拾東西就歸我,我也不會虧待他的。”
這是大實話,每天光陪他睡覺就美死他了,更何況劉奕菲還是一位溫柔賢惠的妻子,會給老公提供充足的情緒價值,兩口子在溝通中不斷加固彼此之間的感情,所以兩人誰也離不開誰。
李元青吃完飯後和老婆一起洗碗涮筷。
“小童說你之前就知道她談戀愛了?”
“知道啊,她主動跟我聊的。
好像是鹿寒那個年輕人吧,比小童大七歲,她有點迷茫,所以跟我聊了聊。”
“七歲也不是多大的年齡差。”
劉奕菲想起娛樂圈里那些老夫少妻不自覺的笑了一下。
“確實,七歲而已,兩人都是九零後,肯定會有共同話題的。”
今晚沒有夜戲,但明天凌晨就得起來拍日出的戲份。
所以兩口子晚上在院落里和吳奶奶等人談天說地。
吳奶奶早年間是演話劇的,任職在山西人民話劇團。
1965年3月19日,吳彥姝主演的話劇《劉胡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作為“劉胡蘭”一角的扮演者,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吳奶奶從話劇團退休後,七十二歲來到北平,闖蕩影視圈。
正應了那句話。
“七十歲正是闖的年紀!”
她和青奕公司也有過合作。
《北京遇上西雅圖2》,她就有出演角色,在片中飾演一位氣質優雅的老華僑唐秀懿,該角色走紅後,還被網友們稱為“國民奶奶”。
她和師父田壯壯也有交集。
“我想起來了,《相親相愛》開機發布會時,您也在場的吧。”
吳彥姝笑道。
“對,小田在劇組還經常提起你這個徒弟,收你為弟子,他在導演界的地位更穩了。”
李元青擺擺手道。
“我師父就算沒有我,他的地位也無人能夠撼動。”
“那也不一樣,有個優秀傳承人,田門也算發揚光大了。
跟小田同輩的導演,估計也在想這個事情,要麼培養子女,要麼培養弟子。
小田沒有後代,培養出你這個弟子,他的導演事業才算真正完整了。”
吳彥姝還提起李元青的《母親》。
“你的所有電影,我基本都看了一遍。
唯獨《母親》讓我印象深刻。
你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多少歲?”
“06年拍的,我那時二十二歲。”
“難怪大家都公認你是天才,確實太震撼了,我今年79歲了,哪怕再看一遍,我依然會有感觸。”
吳彥姝很遺憾,這麼好的角色,自己沒能遇見,其思想性、藝術性都堪稱經典。
陪吳奶奶聊到八點半,奶奶就準備睡覺了。
兩口子也選擇休息,明早精神飽滿去拍日出。
娛樂圈的八卦,舊的還沒完,新的又再來。
李元青發現一個很尷尬的事情。
娛樂圈小花,他竟然已經不認識誰是誰了。
《去有風的地方》劇組里這些年輕女演員,李元青就有一點臉盲,進組之前專門查了她們的資料,聊起天來也有話題,不會顯得自己在耍大牌。
可突然蹦出來的小明星情侶分手。
讓他深刻體會到八五花真的很難再復制了。
因為這些小明星代表作也不多,自己也沒看過。
若不是女明星毛小童和關小童名字有些類似,李元青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
但這些小明星通過僅有的幾個作品或者出圈表現,也能在一定範圍內聚攏粉絲。
追星正在變成一個個小圈子。
在毛小童的圈子里,她和男友分手了。
听說是男方出軌被女方當場抓到。
具體信息只有當事人知道。
《羞羞的鐵拳》在公映二十二天後,票房突破二十億!
開心麻花準備大擺慶功宴。
為馬麗加冕二十億電影女主!
李元青和陳曦都不會出席。
對開心麻花沒有意見。
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兩人都得去參加。
賈科長和馬可穆勒籌備了超半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終于順利開幕。
兩岸三地的大導演都選擇共襄盛舉。
影展設立羅伯托•羅西里尼、費穆榮譽及添翼計劃三大競賽單元。
開幕電影選擇了小鋼炮的《芳華》。
平遙之夜選擇了李元青的《我是你的人》。
白雪的《過春天》入圍“臥虎”單元。
可以競爭費穆榮譽。
開幕當天。
李元青和劉奕菲、陳曦、白雪、賀冰以及《過春天》女主黃堯一起走上紅毯。
這是青奕公司的力量。
華藝是由王忠軍、葉寧帶隊,《芳華》主創成員悉數到齊,在紅毯上意氣風發。
李元青給小鋼炮提的建議奏效了。
《芳華》在國慶節後拿到了新的公映許可。
定檔十二月十五日。
雖然晚了一個半月。
但只要能正常公映,不需要刪減,這就足夠讓小鋼炮高興了。
紅毯開幕當天也是展映第一天。
《過春天》沒這麼早。
因此,今天的星光都留給了《芳華》。
小鋼炮在發布會上提到,他對華國電影市場很樂觀。
“現在越來越多的華國觀眾開始關注有些沉重的現實題材,這對所有電影導演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值得慶幸的事兒,讓我們更有熱情去拍攝一些言之有物的電影。”
有記者問他關于青年導演有哪些忠告。
他頗為幽默地坦言道。
“我拍攝第一部電影的時候,各個方面情況都遠不如現在,很多電影院都直接拆掉改成洗澡浴池、洗腳店、夜總會了……現在各個扶持資金,市場環境,都比我們當年好了很多,這是一個好時代,希望青年導演不要被輕易打倒。”
也就是在第一天逛展時。
陳曦和李元青同時發現一個不錯的項目正在拉投資。
陳曦想投,李元青想演。
“既然咱倆都看中了,那就趕快把項目收入囊中。”
劉奕菲在一旁問道。
“你們倆說的項目是哪個?”
李元青把平遙影展創投項目雜志翻到了其中一頁,這一頁是創投項目名單。
李元青手指指向的地方只有一個名字——《上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