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李元青也不太清楚,霍去病本人的高光時間很短,18歲首戰河西走廊,21歲封狼居胥,23歲猝然離世,五年軍旅生涯里能載入史冊的戰役只有6場。
    但電視劇是怎麼拍到九十二集的。
    這和水時長不同,里面必然是加了諸多與史書記載毫無關系的情節。
    按照李元青收集到的資料,劇中應該虛構了“霍去病與匈奴王子結拜”、“大漠屯田發展農耕”等30多個原創情節,以及一大段“長安朝堂權謀戲”。
    即便如此,也是拍不滿九十多集,剩下的情節估計只有張建才能清楚。
    若事實果真如李元青知道的那般,收緊這類歷史劇審查也是對華夏文化負責。
    劉奕菲帶著龍龍回到北平,把女兒送去爺爺奶奶家後,又和丈夫進組《我是你的人》,把剩余戲份全部拍完。
    “其實可以等我們過完情人節之後再進組的。”
    “還是早點拍完吧,爭取在多多的周歲宴之前殺青,沒有負擔的陪兒子。”
    既然如此,那便拍唄。
    兩口子復工依然很低調。
    公司的注意力目前放在柏林電影節。
    四年前,忻鈺坤在這里領到了一座“最佳處女作獎”,並不算主競賽單元重要獎項,每個單元的電影都能參與評選。
    而這次,他是帶著作品堂堂正正殺進主競賽單元,成為青奕公司唯一能在文藝片領域稍稍望李元青項背的導演。
    但必須要承認一件事。
    歐洲三大的影響力正在日漸衰落。
    即便青奕公司給忻鈺坤砸了部分經費去買通稿,做宣傳,在互聯網引起的水花依然很小。
    只有文藝影迷對此有所反應,希望忻鈺坤和憑借動畫電影《好極了》的導演劉健能為華國電影再捧回幾座獎杯。
    今年評審團里也有華語電影人,王權安。
    但陳曦覺得,可能就是因為他的存在,才讓這屆柏林電影節沒辦法在國內互聯網發酵話題。
    既然沒什麼效果,宣發干脆就不再花錢了,僅在柏林電影節現場多做幾張海報,進行幾次公關,讓評委能更深入了解這部電影,得獎概率可能會高一些。
    忻鈺坤來到柏林也不是沒有收獲,他有了更廣闊的國際視野。
    他主動向陳曦提起一部印度懸疑電影。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題材有點像我之前拍的《心迷宮》,都是講述家人布局保護有過失的孩子,但這部電影里的父親更深謀遠慮且更具反偵察手段。”
    “所以你想讓公司去搞定版權,你來翻拍?”
    “是有這個想法,《嫌疑人x的獻身》拍出來的水平一般,我想再換個故事證明一下自己。”
    “那部印度電影叫什麼?”
    “翻譯過來應該是叫《誤殺瞞天記》。”
    “好,我記下了,回去會安排人去印度買版權。
    這次和你競爭的電影你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嗎?自己覺得有沒有拿獎希望?”
    “我不知道,我沒有李導那種眼光,在我看來這幾部電影都是好電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獎。”
    “可惜元青今年沒來,讓他給你詳細講講。”
    《暴裂無聲》劇組主創在柏林頻繁亮相,既增加了曝光也緩解了等待結果的焦慮。
    而在國內。
    張若雲還是接下了父親給他的角色。
    戲內戲外是不一樣的考量。
    他也第一次遭受了網友的大量批評。
    以前出演電影角色遭遇的攻擊大多來自娛樂圈對家,他們不想看見一個年輕小生崛起爭搶資源。
    這種攻擊有公司做靠山,自然輕松應對。
    但這次不同,反對聲音來自網友。
    嚴肅的“霍去病題材”怎麼能被看起來不夠嚴肅的演員給糟蹋了?
    並且,這個項目還是他爹的,所以他又多了個標簽“拼爹”。
    公司當然可以幫他壓熱度,但這次張若雲想要正面回應,于是在沒和大家商量的情況下,發表了一篇“真情實意”的長文。
    【我想了很多,想來如果接演這個角色,可能很多人又要開始關注我與我父親的關系,又要開始揣測我是否享受了太多便利,又要開始質疑我的能力能否與角色相符,而在媒體訪問問題清單里消失已久的“拼爹”論,又會開始死灰復燃...
    可是,我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如果我忘掉這些,忘掉可能的輿論,忘掉一切的質疑,只考慮自己內心做為一個演員以及少年的渴望,那可是霍去病啊。多年來,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個演員,怎麼做到下狠心放棄成為自己心目中英雄的機會...】
    後面的內容是在求媒體“筆下留情”,希望觀眾給他一個機會。
    馬越在對方發微博的第一時間就給李元青打來了電話。
    “他發文時沒和我商量。”
    “沒事,看他文里的意思,商不商量也改變不了結果的。”
    “那我們?”
    “讓他演吧,上陣父子兵,父子的感情肯定要比公司同事之間要深厚。
    只是可惜他沒听我的要多看書。
    任何藝術領域比拼到最後還是得靠文化,他在這方面太欠缺了。”
    倪妮去演外戲是因為對方給的錢多,張若雲演外戲是因為項目負責人是他爸。
    藝人經紀和制片之間的天然矛盾,也調和不了。
    李元青的做法依舊是一貫的——保制片,演員安排不上公司的戲就算了,只要青奕公司的制片質量依舊維持在,公司離了誰都不會垮。
    劉奕菲擔心起李元青的另一個項目。
    “你不是說給蔣雪柔又發了一部新的古裝劇,咱們肯定也要進行各種改編和劇情填充。
    既然你說小張的項目將來會遇到審查難題,那咱們不也一樣?”
    李元青搖搖頭道。
    “不會的,我給蔣雪柔發的古籍元曲本就是戲說,可能存在原型也有可能全是關漢卿編的,但不管如何都不會涉及嚴肅歷史。
    《霍去病》不一樣,那是實實在在的歷史英雄人物,演員必須要演的優秀才能勉強算及格,劇情要編的精彩才能對得起真實的霍去病。
    只要有一點問題,劇組從上到下都會被噴。
    究其原因還是霍去病在正史中太完美,完美到怎麼改編都是錯,如實拍也是平庸,這個題材就是注定拍不好的。”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