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在戛納電影節頒獎之前接受了采訪。
    最先回應的是《刺客聶隱娘》能否拿到金棕櫚。
    “我很希望侯導能拿到,華語電影能再出一部金棕櫚,這是華語電影人共同的榮耀。
    但就我看到的影評來看,這里面有一點隱患。”
    “什麼隱患?”
    “我懷疑侯導的個人電影風格太濃了。
    我沒看到影片,就我目前能看到的海報都能體現濃厚的東方傳統美學韻味。
    再結合影評人的描述,該片應該和《悲情城市》一樣具有弱劇情、弱矛盾、留白、遠景長鏡頭等元素。
    而對于演員方面的討論卻比較少。
    當然,我不是說舒淇、張震演技不好,只是他們的水平肯定跟不上侯導的高度。
    一強一弱就會把侯導襯托出來。
    如果你是評委,面對這個情況你會把什麼獎給這部電影?”
    記者脫口而出。
    “最佳導演?”
    李元青微笑解釋道。
    “這只是我基于目前掌握信息的一種分析,我本人還是希望自己的分析有誤,拿大金棕櫚才是最完美的。”
    “那你怎麼看馬伯庸的評價?”
    “業內人士和業外觀眾的評判標準還是不一樣的。
    馬伯庸說出了許多觀眾的心聲。
    他們進電影院就是想要放松心情,一個不算太難理解的故事,能夠刺激感官的聲效,滿足了這些基礎條件,那這筆電影票錢就花的值。
    若是走進電影院,你那故事還讓人動腦子,你還要我把前面的大部分細節記清楚,後面還有深刻的思考,這就不是放松,這就完全是沉重的負擔,看完電影不會開心,只是罵電影人在騙錢。
    所以,馬伯庸若是對不好好講故事的商業片進行批判,我是第一個舉雙手贊成。
    咱們很多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都有這種通病,非要在商業片里玩技巧,顯得與眾不同,顯得很有水平,批評他們是對的,我跟手底下導演闡述拍片理念時,也經常拿他們老一輩的電影來舉反例。
    但《刺客聶隱娘》壓根不是商業片,文藝片不玩技巧,不比拼內涵,不展現水平,那能比什麼呢?
    你覺得我把《大叔》這種電影投遞給戛納電影節,人家能讓我入圍嗎?
    所以就《刺客聶隱娘》指責侯孝賢,沒有道理。
    你不能要求甜豆腐腦不咸,又去指責咸豆腐腦不甜,標準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記者給這次專訪取的標題就是<不能要求甜豆腐腦不咸,咸豆腐腦不甜。>
    李元青這番話被很多人認為是在和稀泥,但沒過兩天,戛納電影節傳來消息。
    侯孝賢真拿到了最佳導演!
    賈科長的《山河故人》顆粒無收。
    侯孝賢很坦然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來戛納第七次,這次得導演獎對我是很大的鼓勵。拍電影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找錢不是那麼容易。謝謝我的劇組。”
    網友都覺得李元青的預測真準,光靠影評就能猜準。
    【還是評審團主席最懂戛納!】
    李元青之前和稀泥的言論也順帶被接受。
    喜愛商業片的就別去用商業片思維要求文藝片。
    而在國內,另一部商業片的角色海選把影迷目光吸引了過去。
    阿里影業買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影視改編權。
    為了滿足他們“大數據制片”的理論。
    他們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網絡票選,選擇女主角,這場活動吸引到19.5萬人次投票。
    劉奕菲以11萬票的絕對優勢,力壓楊蜜、唐燕、劉施施、高媛媛等各路女神!
    呼聲之高,白淺除了她,可以說誰都不合適。
    阿里自覺不差錢,正好劉奕菲現在也有檔期,派人積極接觸紅星鄔。
    劉奕菲在家確實收到了消息。
    想都沒想就給拒絕了。
    她現在已經是三a影後,倒退回去演仙俠片?
    別說路人看不下去,粉絲都接受不了她“自甘墮落”。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仙俠劇都避免不了談戀愛。
    阿里有本事把李元青請去當男主?
    阿里的工作人員非常自信,二話沒說就去找李元青。
    結果徐薇在工作室接待了對方,連電話都沒打給李元青。
    平日里仗著自己背景是阿里,對待其他影視公司都是“俯視”態度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看見了濃濃的不屑。
    徐薇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
    你們懂電影嗎?
    不懂就趕緊把劇本主導權、項目主導權交過來,讓李元青賞光看兩眼再說,提不起興趣的項目,趁早滾蛋。
    徐薇骨子里表現出的傲慢比阿里還強!
    工作人員回去後,阿里影業ceo張強認為是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所以把另一位非執行董事李連杰,以及另外一位股東黃夫人一起請來前去拜訪李元青。
    黃夫人對這件事很抵觸,雖然與李元青曾是同學,但之前自己幾次關鍵事業都被對方攪黃,他老婆更是踩著自己登上國內國民度最高的女明星,這里面是有仇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夫人去不了,李連杰也不想去。
    在慈善、金融方面多次想和對方合作,次次熱臉貼冷屁股,他不想這次又被人涮了。
    但他還是聯系了謝苗,拜托謝苗陪同張強與李元青見面。
    謝苗真是傻愣愣的武夫,自己“爸”來找他,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笑呵呵帶著張強來找李元青。
    李元青今年三十一了,耐著性子陪對方喝茶。
    張強拿著他那套大數據制片理論在李元青面前顯擺,試圖說服李元青認同自己曾經的拍片模式已經過時,現在正是擁抱進步的時候。
    李元青喝了一杯茶笑道。
    “你們真的沒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和邪教徒沒什麼區別嗎?
    把老馬當神,各種概念跟丟豆子一樣拋出來。
    這些概念你們自己信嗎?”
    “我們不信概念,但我們相信大數據,大數據深刻改變行業是不爭的事實。”
    “大數據有沒有改變行業我沒看到,但老馬把你們這群精英正常的分析能力扭曲化弱智化,我是真的見識到了。”
    張強壓著火笑道。
    “李導,談不攏合作也沒事,就當交朋友吧。”
    “等你什麼時候搞懂了電影行業再做朋友吧,若是大數據制片這麼厲害,你認為好萊塢就不會弄?”
    “誒,李導你這就孤陋寡聞了,據我們所知《紙牌屋》就是大數據定制片,專業技術人員對用戶的收視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和數據挖掘,幫助制作團隊根據受眾反饋進行相應調整和修改,效果非常好。”
    李元青听後哈哈大笑!
    之前看待張強還只是反感,現在是不加掩飾的悲憫。
    張強也是有脾氣的,冷笑道。
    “李導,你笑什麼?我擺的可是事實,你到現在只有情緒。”
    “我笑你把騙投資人的稿子當成事實,還在那沾沾自喜。”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