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輝煌璀璨

第16章 吳天明追悼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十八子王 本章︰第16章 吳天明追悼會

    冤家路窄。

    在吳天明導演的追悼會上。

    路川踫見了李元青。

    他看見那道耀眼自信身影的一剎那,渾身緊繃,嚴陣以待,時刻準備著對方的發難。

    結果李元青的目光僅是淡淡掃過,在他身上基本沒有停留。

    至于對方緊張的樣子,李元青也懶得去注意、去思考。

    他是跟著師父一起來八寶山殯儀館,今天除了追悼吳天明老先生,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3月4日,吳天明老先生就因為心肌梗塞在京離世,享年七十五歲。

    今天在殯儀館東禮堂,眾人為其送行。

    有頭有臉的第五代導演基本都來了。

    張一謀、陳詩人、田壯壯、李少紅、黃建新、顧長衛、霍建起,還有謝飛、鄭洞天、羅藝軍、許還山、蘆葦等在內的資深電影人齊聚一堂。

    不客氣的說,要不是因為李元青是田壯壯徒弟,他都未必有坐第二排的資格,他得跟路川等人擠一排去。

    吳天明老先生被人戲稱是“第五代導演教父”。

    在場這些第五代導演都受過其恩惠或提攜。

    張一謀拿影帝那部電影《老井》,就是吳天明執導。

    張一謀在現場神情悲愴,眼中盡是淚花。

    師父田壯壯說。

    “吳天明像天上下凡的一個羅漢,把一些小兄弟聚在一個‘電影夢’下面,帶著我們一起拍電影。”

    陳詩人說自己“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其中有五六年就是在吳天明手底下做事。

    “吳天明只是信任地說‘拍吧。’

    就那麼簡單。

    不管什麼時候見到他,總覺得他像一把傘一樣保護著你——那種永遠溫暖著你的慈悲和關愛。”

    黃建新執導的《黑炮事件》因為問題太多,初審沒過,吳天明主動擔了責,三十歲的黃建新在他懷里哭成淚人。

    連顧長衛80年代初剛畢業分到西影廠,想換個房也要去求吳天明的人情。

    那是什麼年代,換個房間也得找上面批條子,流程復雜得很,吳天明就因為一句承諾,幫顧長衛忙上忙下。

    鄭洞國回憶起吳天明,說了一件對吳天明而言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元青出生那一年,1984年5月27日,百花金雞獎在成都頒獎。

    下午4點在四川大學,剛開會就下大雨,當時川大的老師同學提前準備了雨衣、草帽,送到電影界朋友手里。

    謝晉在台上激動地說。

    “我去過世界上很多電影節,再偉大的電影節也不過如此!”

    人站在雨中參加電影節,會散了但一個人也不走,要看電影《人生》,一直看到天黑。

    人們在大雨中看完電影,學生們自發地喊道。

    “電影萬歲,《人生》萬歲!”

    鄭洞國說道。

    “這個情景和當下一天兩個億的票房相比,是我們過去這代人和現在這代人的區別。”

    吳天明老先生人生最後一部電影是《百鳥朝鳳》。

    該電影去年在金雞百花獎現場作為開幕影片播放了一版,吳天明老先生又覺得電影還有改進的地方,于是又投入到了剪輯,直到上個月才完成。

    就像是完成了最後的心願,心氣一松,與世長辭。

    李元青與吳天明老先生的唯一接觸,還是在《火星救援》上映後。

    老先生問田壯壯。

    “你徒弟的電影為什麼那麼厲害?一天就能拿一兩個億!

    當初一謀、小陳總票房拿一億多、兩億多就實屬不易了。”

    他其實更想知道的是,《無極》、《英雄》這些電影的鏡頭語言藝術都比《火星救援》、《花木蘭》等電影老辣,怎麼口碑、票房都相差很多。

    而且還有許多爛片,例如《小時代》等電影,拿票房也是輕輕松松,和以前辛辛苦苦才能維持制片廠的收支平衡相比,情況完全不一樣。

    吳天明老先生不理解,田壯壯推脫說自己就是研究文藝片的,也沒拿到過高票房,對當下電影市場也是一知半解。

    于是,吳天明老先生給李元青寫了一封信。

    是的!

    老先生不會使用網絡,對自己疑惑的問題,表現出像對待老師一般的尊重!

    李元青收到信後不敢怠慢。

    也寫了一封幾千字的回信,並去學校親手交到了老先生手里,跟他聊了一下午自己對市場的粗淺認識。

    就當是陪老人家聊聊天。

    聊到最後老人家盡是嘆息,他當然想跟上時代,可時代拋下他們時,卻連聲招呼也不打。

    他對李元青說。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他的思想也影響到了張一謀。

    張一謀在隨後北電的追思回顧會上,反思起近些年自己的拍攝經歷,他坦言自己被票房“綁架了”。

    “當下是個被票房綁架的年代。

    我們要試水,要兩條腿走路,除了有情懷,也需要有質量的商業電影,去佔領這個陣地。

    我也在某些報道中看到吳天明對我的批評,說得很對。我跟他見面的時候,談了很多,但他就不談我最近十幾年的作品,我都知道。他那個人很耿直的,他一直是看不上。”

    他說自己拍《歸來》,就希望能讓“頭兒”再多看自己一眼,他很在意“頭兒”的看法。

    陳詩人罕見的回憶起自己拍電影的初衷!

    “當年的初衷到了今天有沒有改變?”

    李元青能感受到第五代導演的一種集體恐慌,從文藝時代轉型到商業時代,真正算得上成功的人只有一個——張一謀,其他人諸如陳詩人,都摔的很慘。

    一群人從業時的理想都是當“華國黑澤明”,可真等他們掌握資源,站在頂端,上面卻要求他們去學卡梅隆,這個彎兒太大了。

    李元青也被記者問到了“票房綁架論”。

    “你認同嗎?”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張導的經驗總結僅限于第五代導演,對我這種成長在商業時代的導演而言,這份總結就有局限性了。

    用個不恰當的比喻吧。

    魚類從水里走向陸地,它們的腮不夠適應陸地的空氣,所以他們會不舒服。

    但當下的青年導演就像已經進化出肺的爬行動物,去水中游泳是可以的,但拿水中的經驗硬套在陸地上生存是不合適的。

    票房就是當下電影市場的氧氣,接受它、適應它最後和諧統一,讓好電影獲得高票房,才是我們下一個階段健康發展的目標。

    一直沉湎過去,意義已經不大了。”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娛,輝煌璀璨》,方便以後閱讀華娛,輝煌璀璨第16章 吳天明追悼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娛,輝煌璀璨第16章 吳天明追悼會並對華娛,輝煌璀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