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想要入股青奕的打算,這些年都是被李元青拒絕,這一次也不例外。
    雖然青奕公司準備正式走上市流程了。
    公司未來要適應互聯網時代,接入騰訊的流量也算一步棋。
    但李元青還是要仔細掂量,如果可能,公司股份以及控制權都要抓在自己手里!
    馬華滕見李元青不松口,只能等招待宴會後讓手下員工去談,他和李元青只談好吃好玩的。
    李元青在了解完《火星救援》的特效進度後就準備回北平了。
    “我家閨女想我了,明早就飛回去。”
    “你呀,以前是拿劉奕菲當擋箭牌,現在有了女兒,就拿女兒當借口,當真滑不溜秋。”
    馬華滕也沒有強留,進軍電影市場只是騰訊業務的一部分,後面都是要交給橙武等人去完成。
    李元青回到青奕公司。
    陳曦帶來了一個消息。
    小馬奔騰把數字王國賣掉了!
    小馬奔騰佔有數字王國70的股份,這一次全都拋給了香江上市公司奧亮集團,收購價3.92億港幣,大約五千萬美金。
    到手大概兩千多萬美金,轉手五千萬。
    小馬奔騰倒是沒虧。
    如果只看這筆進項,會覺得鐘麗芳很有商業頭腦。
    但從全局看,鐘麗芳和大狗哥的戰略基本宣告破產。
    他們想要用特效技術深度參與電影制作的方針被拋棄,還是只能走傳統的投資、制作、發行等方式,而作為電影圈新公司,小馬的底蘊不夠,拍不起大片的情況下就不該投資大片。
    李元青說的就是《太平輪》。
    小馬竟然拿著身家性命投給吳白鴿,虧死你都活該!
    除了投資潛藏的危機以外。
    小馬奔騰在懷柔建設數字特效基地的計劃因為這次股份轉讓而擱淺。
    即使小馬奔騰雖已取得了政府支持甚至補貼,但項目依舊被迫流產。
    去年十一月,證監會毫無征兆地展開了ipo自查與核查運動,ipo事實上暫停,到現在都沒有重啟。
    李元青告訴陳曦。
    “小馬要有大麻煩了,我感覺鐘麗芳的出招有點慌,看起來沒啥規律,應該不是她在布局,而是在嘗試一切破局可能。”
    今年年底,對賭協議就到期限了。
    鐘麗芳再這麼橫沖直撞,很難想象要怎麼成功帶著小馬走出困境。
    陳曦只是佩服李元青,早早就布局特效,與騰訊合作,也就只有騰訊這種龐然大物才能燒的起錢。
    這只下金蛋的母雞雖然不在青奕公司手里,但憑借李元青的關系,該完成的訂單都能按時乃至提前完成,與擁有了一家特效公司沒啥區別。
    陳曦還沒離開辦公室呢,蔣雪柔就敲門進來了。
    蔣雪柔破天荒的邀請李元青參加一部電影的首映禮。
    李元青好奇問道。
    “哪部電影?”
    “《忠烈楊家將》。”
    李元青記得他看過這部電影的海報,好像主角團里有余波吧。
    看來蔣雪柔還是記掛自己的老部下。
    “行,你把時間發給我,我這幾天不會離開北平,有空一定去。”
    整個電視劇部都是蔣雪柔一人撐起來,勞苦功高的下屬提個小要求而已,既然能滿足自然要去滿足。
    因為劉奕菲還在拍戲,所以這兩天沒人跟李元青搶龍龍,爸爸陪女兒度過了非常快樂的幾天。
    去逛商場、去兜風、去公司,滿足孩子那顆對外界的好奇心。
    3月26日。
    《忠烈楊家將》的首映現場。
    李元青的到來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片方從導演到演員都被嚇了一跳,怎麼這尊大佛來現場了。
    別看這部電影至少七個有名氣的男明星,但在李元青一個人面前都不夠看。
    李元青像視察一樣從幾人身邊路過,大部分都是隨便握握手,只有余波特意交代了幾句。
    “蔣總還挺惦念你的,這次是她請我來的。”
    “謝謝李導百忙之中還能抽空來看這部電影,蔣總以前挺照顧我的。”
    “後面有檔期嗎?”
    “有!我在家里其實挺閑的。”
    “青奕公司有個項目,《目中無人》,雖然主角定了,其他角色還在試鏡,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謝謝李導,我這邊忙完一定去!”
    給余波的一點照拂,是讓蔣雪柔更有歸屬感而已。
    至于蔣雪柔會不會把余波留下從事台前幕後,這些小事就讓下面人去安排,只要不影響公司運行就可以。
    李元青還在現場踫見了徐帆。
    徐帆見著李元青可懊悔了。
    “哎呦,李導,早知道《寄生蟲》能創造歷史,說什麼也要演吶!
    我們家老馮也是覺得可惜了。”
    “沒事,《一九四二》今年應該會被遞送奧斯卡,說不準又能創造新的歷史呢。”
    “可別,雖然老馮一直很自信,但估計連他自己都不敢做這樣的夢,太不現實了。”
    雖然總是被導演于仁泰等人搭話,李元青還是完整看了一遍電影劇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
    “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
    這編劇還自以為是強調了一句預言。
    “七子去,六子回。”
    想要給觀眾留個反轉,原來不是死一個兒子,而是只有第六個兒子回來了。
    但這個結局很多人都知道,沒有給人驚艷的效果。
    並且隨著港台明星的勢微,這幾個主演,票房號召力幾乎消磨了。
    參加首映的觀眾基本是吳尊等人的粉絲。
    感興趣的中老年觀眾對這幾個明星沒啥深刻印象,年輕觀眾也不是鄭伊健等人的粉絲,真等上映那天,未必能吸引來路人觀眾。
    而且李元青還發現一個問題。
    作為資方的華藝,僅是塞了幾個演員,一個代表都沒來。
    完全不重視這部電影。
    于仁泰悄悄告訴李元青,背後的資方鬧了些許矛盾,華藝應該是不會給這部電影任何支持了。
    “這部電影投資多少?”
    “加上宣發,差不多兩億港幣。”
    李元青確定了,這玩意兒極有可能是洗米。
    兩億就拍出這麼個玩意兒?
    打戲不過癮,正邪矛盾不突出,戲劇沖突不夠,整體上乏善可陳,也就喊來了幾個明星。
    李元青完全想不到這部片子到底有什麼持續性賣點。
    總不能賣腐吧。
    可這幾個男演員飾演的是親兄弟啊。
    資方還不重視,撲街的結果已經注定了。
    難怪蔣雪柔舍了面子要來請李元青出席首映,然後拉余波一把,若非如此,余波的未來只能是轉幕後或者退圈了。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