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完奧觀海,韓國那位親閨蜜的女人也想要接見一次。
李元青能拒絕嗎?
肯定不能啊,外交領事都得來勸你,為了睦鄰友好,要在外面盡量維持華國的友善形象。
所以在回國前還得轉道去一趟韓國。
到了趙珍茹和李善均的地盤,兩人挺起腰桿為李元青一一介紹。
忠武路背後的金主都希望李元青能在韓國繼續拍電影,成本什麼都包了!
李元青听後只是呵呵,這次只是借你們的殼子去刷個獎而已,又不是真的喜歡半島這塊地。
該說不說,這位親閨蜜的女人面容倒是真和藹,其實她這種青年時期經歷磨難的人臉上該有一些苦相和郁氣,但她臉上沒有,這份坦然或許正是她與常人不同且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原因之一吧。
女人對李元青一行人很客氣。
她心里還覺得李元青是吉兆,因為就在她開啟正式任期的前一天,《寄生蟲》拿到了奧斯卡,讓全世界看見了韓國!
李元青要是知道對方心里所想,一定“神棍附體”告訴她,“這其實是暗示你身邊有寄生蟲,它們終有一天會把你啃食殆盡”。
當李元青回到國內,《西游降魔篇》都快要下畫了。
華藝再次申請了延期。
還是沒成!
三爺的火氣沒那麼容易消。
不過王家兄弟現在已經不在乎這件事了,票房能否再次創造記錄那不是公司關心的重點,股價才是。
《一九四二》把股價打到了最低,《十二生肖》拉回來了,《西游降魔篇》抬起來了,現在又有跌回去的風險。
原因很簡單——分賬不明。
三家上市公司連續發出五篇公告公然“掐架”!
華藝說他們佔有該片發行淨收益7090。
另外兩個投資方比高和文化中國,聲稱自己作為投資方,可取得《西游》大陸發行之計算後淨收益的70!
好家伙,兩方都說自己拿了70,這要是真的,那豈不是《西游降魔篇》的真實利潤是當下分賬利潤的140以上?
這可能嗎?院線能割這麼大一塊肉?
股民唯一想到的可能是,有人撒謊了。
繼而三家公司股價都應聲下跌!
股民也判斷不出到底誰造假,那干脆三家股票都拋!
華藝、比高以及文化中國都急忙站出來為股民算數學賬、剖析文字密碼。
玄機就在“發行淨收益”五字上,指的不是片方總收益,比高等公司只是投資,華藝除了投資以外還參與了電影發行,收了發行費。
說白了,三方都沒錯,但為了刺激股價,玩了些文字游戲。
外面的風聲還沒息,王家兄弟就商量起給周星星的分紅。
按照雙方之前的約定,若票房收入超過5億元,華藝兄弟公司可給予周星星票房分紅,若按照現在十幾億的票房來算,華藝要再掏八千多萬華幣給周星星。
“老二,咱們和周星星約定的補充協議簽字蓋章了嗎?”
“沒有,之前是說年後簽合同,到現在還沒簽。”
王忠軍眯了眯眼道。
“周星星有催簽合同嗎?”
“也沒有,電影還沒下畫,周星星還在活動現場忙碌,暫時沒問起這件事。
等他想起來之後呢?咱們要履約嗎?”
王忠軍冷笑一聲道。
“履約?履什麼約?都沒簽字蓋章,沒有任何法律效益的東西算什麼約定?
咱們就當不知道,等他想起來,就算告到法院去,他們也未必能告贏,幾封郵件而已,只要沒有公章,咱們都可以不認!”
王家兄弟瞬間達成一致。
那可是八千多萬吶!
按照目前的分賬比例來算,片方也才分四億多,華藝佔了大頭,也只有兩億多點,一下掏八千萬給周星星,王家兄弟當然肉疼了!
李元青雖然回到了北平,也不意味著他能放松了。
一堆研討會、宣講會、慶功會等著他。
2013年開年能出現這麼轟動的文化事件,上面一堆人等著大書特書!
他們覺得這是華語電影出海的重要事件,華國電影界應該推出更加宏大、具體的出海方案戰略!
結果,當事人李元青在會上反而是最先澆冷水的人。
“不要盲目推崇出海,經歷去年的國際事件,我們在東亞文化圈能輻射的範圍內,日本等國都開始出現排斥的情況下,想要走的更遠無疑是不可能的事情。
《寄生蟲》即便拿了奧斯卡也不能說明文化出海是可行的,美利堅容許自己的小弟稍稍有點尊嚴,但不會真正對我們敞開胸懷。
我們是大國,在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逐漸抬頭的當下,用文化影響別人時必然會被他人猜忌乃至警惕。
所以,現在最應該做的是關注國內市場,我們國家人口多,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這個市場若是完全開發出來,抵得過北美、歐洲等國的總和。
或許未來有一天,《花木蘭》的全球票房能被國內單部電影的內地票房超越,我們又何必舍近求遠,盲目追求出海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天地良心,李元青是真的為國內電影市場操心,未來國際環境波詭雲譎,今天剛出海,明天就被坑,真沒必要去花那個冤枉錢。
可有人不是這麼想。
“你享受了出海的利益和榮光,憑什麼要阻攔我們?”
這是他們的心里話,但在會上他們沒說,他們只是繼續念著之前準備好的發言稿,對出海的未來充滿無限憧憬。
最後他們竟然想要道德綁架、利益引誘李元青,將crysta.studio的出海渠道分享給大家。
最好一年開他七八十來個項目,大伙都能分一杯羹。
你們既然不同意我的反對出海建議。
李元青也故意沒接這茬,老子從無到有一點點建起的獨立制片工作室,怎麼可能無條件與你們分享?
再說了,國內這些影視公司想要與crysta.studio合作,又不是為了拍出經典華語之作,只是為了“講故事”忽悠股民一起抬高股價而已。
李元青能感覺到自己的地位更超凡了,但國內影視公司的心也比十年前更雜了,都是為了賺錢,拍好電影已經不再是必備競爭條件。
他還在宣講會上發現了一股新的勢力準備進軍電影市場。
去年八月才完成合並的優酷土豆、樂視、愛奇藝等公司向青奕公司以及李元青提起合作。
煤老板已經擺不上台面了,互聯網公司即將開啟他們的時代紀元。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