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帶著劉奕菲在魔都玩了兩天。
    站在魔都外灘看風景時,劉奕菲不禁發出疑惑。
    “所以,你演的時候就在魔都紙醉金迷,我演的時候就得在山區吃糠咽菜?”
    李元青真是被氣笑了。
    “我是導演,我也要跟你一起去山區吃糠咽菜,再說了,我演的大學生又不是富二代,怎麼可能紙醉金迷,劇本里我還要實習呢。”
    原版男女主設定為高中生,那是日本的國情。
    華國真人版敢這麼設定,審核委員會一定會打回來!
    高中生不準早戀!
    所以,李元青將男主設定為大四學生,女主則是返鄉支教的大學生。
    “大概什麼時候拍?”
    “明年五月份之前吧,陳曦還在談投資和贊助,你也有美利堅的電影還沒拍,不用著急。”
    “說起這個,我要開始訂機票了,福克斯已經在催我進組了,你跟我一起去嗎?”
    李元青盤算了一下自己的安排。
    “我的機票會讓助理訂好,我今晚飛北平,明天參加完青年影像論壇就可以直飛美利堅了。”
    “這種青年論壇缺了你就沒法轉了是吧。”
    李元青毫不猶豫對劉奕菲啵了幾口。
    “乖哈,張校長、謝非教授都給我發邀請了,我現在還算是北電的學生呢,課都不咋上,這種論壇再不去,擺譜給誰看呢。等你進組了,我陪你在美利堅拍到殺青好不好。”
    “這可是你說的啊,要是食言你看我不饒不饒的了你!”
    今年的華語青年影像論壇主題與制片人有關,按照他們的最新的定義。
    制片人能成為華國新電影的發動機。
    關于如何培養新的成熟制片人、如何建立科學以制片人為中心的制片體系。
    業內都認為李元青最有發言權。
    他在美利堅拍了好幾部電影,他最了解制片人為主導的電影劇組該如何運轉。
    謝非、鄭洞添安排李元青來開專題講座。
    李元青謙虛了一陣,主動把講座改成討論。
    “討論更恰當,我雖然能夠詳細講出好萊塢制片人中心制下劇組運作規律,但我對如何在華國實現制片人中心制尚在摸索,既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我們集思廣益、開誠布公的探討比較恰當。”
    此次論壇還有電影觀摩會。
    李元青的《母親》、《小森林》冬春季)以及多年前的《聖殤》與《活埋》都會在觀摩會上與播放給影迷觀眾。
    除了《小森林》會收取正常票價,其他電影都是免費開放。
    北師大北國劇場的座位有限。
    《小森林》剛開放電影票購買渠道,五分鐘不到就被師生搶完了。
    黃牛自然也在其中。
    等李元青前往劇場時,助理徐薇打听到的消息是,《小森林》的電影票,原價二十五元一張已經被黃牛哄抬到五百元一張了!
    “這麼高的票也有人搶?”
    徐薇點點頭。
    “當然有人搶,而且已經搶光了,現在想買都買不著了。”
    李元青還能說什麼,大學生還真是有閑又有錢。
    上午九點,李元青在電影放映前露了個面。
    “這是一部弱劇情電影,更多是體會電影傳遞的情感。”
    “看過的人都很認可奕菲在鏡頭里的美麗,其實我個人不太滿意,在我眼里奕菲要比鏡頭里美一萬倍,我已經用盡我目前所學的一切導演手段,可惜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
    “咦∼”
    台下的學生被李元青酸到牙疼。
    “總之,感謝大家的支持,接下來的時間就供大家慢慢欣賞了。”
    李元青鞠了個躬後。
    退出了劇場,前往了論壇開會的地方。
    民營影視企業里,只有青奕和華藝派了代表前來捧場。
    “王總,今年賀歲檔又該是小鋼炮稱雄,華藝稱霸了。”
    “元青,話說的太早了,《集結號》還沒上映,誰也不敢說穩贏,《投名狀》來勢洶洶,我們其實心里也有點虛。”
    “王總,跟我還藏著掖著?《集結號》點映的評價已經出來了,陳曦都去看了,她告訴我這片子拍得是真好,又是在賀歲檔這種小鋼炮的舒適檔期,你們不贏誰能贏?”
    王忠軍其實心里早就樂開花了。
    華藝從銀行貸款幾千萬華幣,就為了支持小鋼炮拍《集結號》,要是這個項目虧了,華藝的未來就不好說了。
    華藝現在底氣回來不少,王忠軍又開始打起李元青新項目的主意了。
    “元青,你的項目可都讓我們賺了錢,這次可願意把盤子分給大家?”
    “王總看來又給我準備了好東西,要不然不會這麼直接。”
    王忠軍臉上堆笑。
    就是等你開口要,要了才好談。
    “元青,你是玩金融的高手,你應該能看出來我們一直在謀求上市,我們現在發展很穩當,一定會成為內地第一家上市的影視公司。”
    李元青輕笑道。
    “王總,內地第一家這名頭未必會落在華藝頭上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忠軍懵了。
    “內地還能有誰超過我們?伯納還是光線?”
    “王總,你都說了我是金融的高手,我的分析可不是街邊老頭子的胡謅,你願意听人家就願意跟你講,想听我的分析可是要付費的哦。”
    李元青把這個話題止住了,繼續詢問王忠軍願意付出什麼代價以獲得新電影的份額。
    “元青,華藝的股票你感不感興趣。”
    “感不感興趣不是由我說了算,得由你們給出的價格說了算。”
    “你若想買,內部價,3.5一股,最多150萬股。”
    李元青搖頭道。
    “王總沒誠意,這個價格和數量提不起我的興趣。”
    “那你說個數,咱們再接著商量。”
    “一口價,三塊一股,八百萬股!”
    “不可能!”
    王忠軍心里真的在罵娘!
    價錢倒好說,關鍵數量太多了!
    他們兩兄弟給小鋼炮、張繼中等人也就兩百萬股左右,旗下藝人更是嚴格限制在一百八十萬股以下。
    李元青一張口就是八百萬股,誰能受得了?
    “王總,按照馬芸的持股比例,他應該能拿到一千三百萬股以上,我只要八百萬股,已經很良心了,而且我頭上的光環給你們華藝能帶來多大的利益,我要這些並不過分。總之,你們可以慢慢想,好好考慮考慮,我先上台發言了。”
    李元青不再理會王忠軍,自顧自走上發言台,開始講述制片人中心制以及在華國電影市場建立的可行性。
    “想要在華國建立類似制度,先要把華語導演身上的‘制片管理屬性’剝離,讓導演歸導演、制片歸制片.....”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