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在威尼斯頭一次體會到陳詩人當年被柳岩提問搞破防的情緒了。
    有些人的問題是真的讓人生氣。
    有記者在《贖罪》映後采訪時問道。
    “李導,听說威尼斯電影節有一個‘開幕電影詛咒’,凡是擔任開幕電影的入圍片都拿不到金獅,李安似乎就是害怕預言成真才拒絕讓《色•戒》成為開幕影片,為什麼你會毫不在意呢?”
    李元青不想把自己搞得難堪,那就只能幽默的方式來回答了。
    “華國人對待這些所謂的‘封建迷信’、‘詛咒慣例’都是實用主義,例如跳眼皮,左眼跳就會心情好認為會發財,右眼跳就是昨晚沒睡好,封建迷信要不得。同樣,對于你所說的詛咒,你要是不說我都不知道,現在知道了也沒事,就當我沒听見好了。”
    第二天,李元青去參加了《色•戒》的首映。
    在北美,《色•戒》被定為“nc17”,也就是17歲以下青少年不得觀看。
    電影節播放的版本也是完整版。
    拋開那部分必須要刪掉才能上映的內容,這部電影拍的確實不錯。
    鏡頭語言太老辣了。
    但李元青作為年輕人,並不喜歡劇情中隱藏的對“革命熱情”的嘲弄。
    學生們計劃殺易先生的種種拙劣,確實可笑,鄺裕民的政治幼稚,讓人可悲,而利用學生們出頭的那些人呢,著實可惡!
    盡管如此,這世界未來能否變得更好,依舊只能依賴年輕人奮起抗爭,年輕人寧可幼稚些也不要死氣沉沉。
    當然,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還是“洗白漢奸”!
    電影當然是好電影,但是立場問題很嚴重,無論如何也回避不了,內地禁映是應該的,在國仇家恨面前,張愛玲的那點小情小愛始終擺不上台面,無論這份愛多麼強烈,她愛的對象就是出賣華國人利益的漢奸,所作所為傷害的是千千萬萬華國人的利益。
    電影放映結束後。
    李安上台與大家分享創作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色•戒》這部小說的時候,並沒有想拍的欲望,就像之前看《斷背山》一樣。但是,一段時間後,小說里的情節總是在我的腦海中出現,我知道,我必須拍這部電影來尋找忘不掉它的原因。”
    “《斷臂山》是失落的天堂,是伊甸園。而《色•戒》深埋在洞穴里。那是個可怕的地方,簡直是地獄。”
    “拍攝過程很痛苦,我們每次只能拍半天,因為我們已經筋疲力盡!拍到最後,我幾乎要瘋了!”
    他這段話說的其實是湯唯。
    湯唯外形很符合他對女主角的要求。
    但湯唯實際上是中戲導演系出身,演技並不扎實,甚至很多時候表現得像個素人。
    李安調教她很苦惱!
    達不到要求就只能重拍鏡頭,反復折磨下,李安是真的扛不住。
    映後專訪李安時,他就不再訴苦了。
    心態很放松。
    “《色•戒》會在這個月月底公映。”
    “張一謀擔任評委會主席對我而言是好兆頭,我拿的第一個大獎就是他給的。”
    1993年,李安的《喜宴》榮獲金熊,那時候張一謀正好也是評委。
    “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但並沒有為參賽的事情聯絡過。我想,他肯定會公平、公正地當好評審主席的。”
    李元青這幾天刷片刷到很開心。
    《贖罪》的關注大部分被詹姆斯•麥卡沃伊和凱拉•奈特莉搶去了,尤其是凱拉•奈特莉,她現在“正當紅”。
    李元青今年得收獲已經夠多了,拿不拿獎也無所謂,願意來找他的,一部分是國內媒體,作為閃耀在威尼斯最年輕的大導演,他的新聞放在國內就是有人關注。
    另外一部分則是大大小小的演員,國內國外,李元青都能拍電影,所以這些演員都認為自己有機會拿到李元青的片約。
    《畫皮》劇組需要李元青去亮個相。
    更多還是周訊、陳琨與黃小明的工作。
    周訊開玩笑道。
    “我來之前奕菲可是叮囑過,讓我看著你別被女演員勾走了,你今天會面的女演員不下十個了吧。”
    “都是在美利堅認識的朋友,別人帶著電影來,我當然要捧捧場了。”
    塞隆、斯嘉麗等人都帶著電影來了威尼斯,李元青接到了邀請,自然會去捧場。
    9月3日。
    早上八點半。
    《太陽照常升起》首映。
    姜聞帶著主創走紅毯時。
    記者們都很好奇他有沒有把孩子帶過來。
    姜聞是真的狠心。
    剛出生沒多久的娃就帶去片場拍戲,放在鐵軌上挨凍,這一幕也出現在影片中。
    姜聞故弄玄虛“不告訴你”。
    還是周芸說了實話。
    “孩子一直都在我身邊帶著,這次來威尼斯只能暫時放我媽那兒。”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說起了孩子,周芸竟然當著記者的面分享起育兒經,聊了快有十分鐘才意識到還有正事要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房組名听了父親的話來向李元青推薦自己。
    公共場合,李元青微笑著給了他一點回應,留足了面子,進了影廳就懶得搭理了。
    電影按時放映。
    這是一部獨一無二的姜聞式的電影,影片的鏡頭語言依然延續著姜聞以往緊張犀利的風格,但就是劇情內容讓人摸不著頭腦。
    現場的沉悶讓姜聞心下一緊。
    他不僅希望這部電影能得獎,還希望這部電影能幫他沖擊“億元俱樂部”,要是觀眾都這個反應,那票房該怎麼保障?
    他只能在映後分享時跟大家說些有趣的事。
    “其實七年前有個制片人找到我,想讓我拍《色•戒》,但我當時因為《鬼子來了》被禁,無奈只能放棄。”
    姜聞還調侃起首映時間。
    “八點半太早了,這片子是比醉還醉一點的感覺,不適合那麼早看,剛喝過酒或者倒時差的時候看最好。”
    幽默風趣,但就是片子看不懂。
    李元青悄摸著準備開溜,怕被記者逮到問電影觀後感。
    結果姜聞把他拉住了。
    “這電影到處都有意思,你不信問問咱們的戛納最佳導演,元青肯定能給你講明白。”
    李元青擠出一個微笑,面對鏡頭說道。
    “這部電影需要大家耐心探索,看的過程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幾乎像‘達芬奇密碼’般繁復,一旦找到關鍵,就覺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驚。”
    說了又好像沒說,記者連忙追問道。
    “那要如何找到關鍵呢?”
    “這就因人而異了,在這部電影里,所有的發生的和即將發生的,都沒有原因,卻令人感到身臨其境的真實震撼。影片的關鍵可能就隱藏在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風光和超自然的夢幻仙境,又或者天然又超脫的浪漫男女主之間。我不能再說了,總之這部電影的個中細節需要觀眾自己去把握。”
    記者被侃暈了。
    “那你認為這部電影得獎概率大,還是李安亦或是你的電影得獎概率大?”
    “拿不拿獎,交給評委去評,咱們聊聊電影就可以了。”
    記者徹底懵了。
    李元青真的不能多說。
    《太陽照常升起》真的是好電影,只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獎項證明不了一切。
    喜歡華娛,輝煌璀璨請大家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