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重卡于八月初正式投產,首輛12噸重卡正式下線,驗收合格!
這標志著華夏可以國產重卡了,在比之前的改革開放初期,粵省等經濟特區因政策優勢率先進口日系卡車,如三菱t850、日野等,用于工程建設和物流運輸?。
而其他地區進口的重卡都很少見,何況是國產重卡?
但是像三菱t850這樣的卡車載重量也僅僅是8噸而已!而奉天重卡的騰越 12的載重量要比他多一半!堪稱國產重卡驕傲!
為了慶祝這一壯舉,奉天重卡舉辦了一個很大很隆重的慶祝儀式,邀請省市領導和二機部的領導來參加,何雨柱也受邀出席慶祝活動。
見過了後世普通卡車的百噸王還有礦卡的八百噸載重量,何雨柱看12噸卡車自然無感,但是這12重卡對于這個時期的華夏來說可是重器!
國內的其他工廠還在為6.5噸或者8噸的載重量而攻堅呢!
國外的例如斯堪尼亞g系列載重量已經達到了60噸,、奔馳actros的載重量也達到了50噸,更不要跟國外的礦區載重車相比了。
不過這些車輛人家不賣給咱們,其實買了咱也用不成,道路的承載狀況不允許。
不過這12噸重卡在國內也算厲害了,拉貨肯定沒問題,更重要的是它能改裝成火炮牽引車。其他廠提供的4噸和6.5噸車對于部署125重炮有些吃力,要是坡度大點的山路根本就上不去。
這12噸的就好很多,380匹馬力,牽引力足夠,載重量多出一些,多拉些炮彈沒問題。
何雨柱是軍人出身,看見卡車就想到了它的軍事用途,就跟受邀而來的用後勤部軍官一樣。
儀式結束之後的參觀過程中,一個大校軍人走過來,在何雨柱面前立正敬禮。
“首長好!”
何雨柱立正微微點頭,沒穿軍裝禁止行軍禮?,這是《內務條令》的明確要求。
何雨柱如今已經退出現役,預備役也過了年齡,但是他也不可能違反《內務條令》。
“小李,咱們有十二三年沒見了吧,你怎麼去了裝備部啊,扛不動槍了?”
何雨柱記憶力超強,被叫做小李上校叫李勁,兩人認識的時候李勁是王副司令的機要秘書,何雨柱和王副司令見面時都是他負責端茶倒水的。
李勁臉色微紅,有些慌忙地解釋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我……”
“行了,開個玩笑,我又不是批評你。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裝備也是戰斗力的重要體現,而且以後軍隊的後勤工作會越來越重要。怎麼總後看上騰躍重卡了?”
何雨柱是過來人,歷史證明軍隊裝備越是現代化對于後勤的依賴就越是嚴重。
李勁看了看周圍,見左右無人,于是低聲說道“首長說笑了,有您介紹的生產線,部隊有重卡使用,而且產量會越來越高,質量也會越來越好。不過。等過兩年,騰越的質量穩定了倒是可以采購一些,用于普通部隊的運輸工作。”
李勁的話印證了何雨柱對于之前弄回來的機械設備的去向的猜想。
奉天廠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生產還沒有突破難關,雖然他們有圖紙有工藝文件,加工工具也都有he進出口公司提供,但是工人的技術還沒練出來呢。
就一個發動機曲軸和一個變速箱鋼帶就夠他們研究琢磨的了,何況高端軸承和精密齒輪也不是容易干的。
不過何雨柱對于騰越重卡的質量是有信心的,因為目前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是he進出口公司提供的。
何雨柱對奉天廠的重卡質量有底,就站出來給它站隊。
“騰越卡車質量倒是沒問題,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he進出口公司提供的。不過民用車和軍用車是有差別的,你們可以讓工廠根據軍用需求進行特定的改裝,或者干脆你們提要求讓他們出新的設計方案!”
“哈哈哈……何∼何校長您這是給我們出難題啊!”
慶祝儀式已經結束,正是自由參觀的時候,何雨柱和李勁交談,吸引了柳成功和奉天騰躍汽車廠的代理廠長紀城的目光,就過來聊兩句。
“老六∼咳∼那個老柳啊,你可不能手里有了香餑餑就驕傲啊,市場經濟就是要服務好客戶,按客戶需求提供產品是未來的趨勢。”
何雨柱說話之際,旁邊一些領導也圍了過來,于是柳成功笑著說道
“哈哈哈……我說我這個親家是個全才把,華夏營銷大師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開口就是市場經濟的真諦 服務好客戶!”
哈哈哈……
柳成功的話引來了大家善意的哄笑,接著他又開口道
“我所言的並非虛言啊,小何那一篇國企改革意見我是拜讀過三遍不止,深受啟發啊,而且我們以這篇意見為指導,對一家鍋爐廠進行了改革,目前來看效果良好啊!”
“嘿,柳書記下手很快呀,我們二機部可是落後了,明天有時間,我們去你說的那家鍋爐廠去看看?”
柳成功是特意提及正在進行改革的鍋爐廠的,一來是跟大家表表功勞,二來也是抬抬親家何雨柱,花花轎子人抬嘛嘛。
何雨柱對這一套不屑一顧,但是投桃報李的道理他是懂得,其他人都是如此,何況對方還是自己的兒女親家!
“我那個就是紙上談兵,如果對你們的企業改革有一點點作用,那也是巧合了,主要還是你們領導班子的功勞啊!”
何雨柱臉不紅心不跳地奉承了回去,大家也是看破不說破,有時候他們也是這樣的。大家的工作刺激不矛盾,很多時候這功勞都需要雨露均沾。
何雨柱接著說道“我們還是先看看這條生產線吧,還是有許多地方是有借鑒意義的,流水線作業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老六……柳,讓你的紀廠長同志給大家詳細說說。”
紀城廠長是柳成功老婆家的親戚,算是他的晚輩,很有工作能力,原來是一家大型軍工廠的副廠長。
柳成功是費了一番心思求著人家來的,人家本來穩穩當當的,過幾年老廠長退休了他就是廠長,多好啊!要不是12噸重卡對他有點吸引力,人家才不來呢。
人才,從來不是一紙行政命令就能得來的,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