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生要考慮的很多,沒有第一時間給出答案,不過當他看完了自行車廠那一百畝空地上的基建工程時,他想通了,這樣的機會丟了就不會再來。
更何況何雨柱幾乎已經把他的後顧之憂都解決了,之後要是有什麼問題,想必何雨柱也不會袖手旁觀!
最重要的是何雨柱這樣的領導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今何雨柱第二次招攬,李國生沒有拒絕的理由!
于是,何雨柱又給李學德送去了一個學徒。
基建完成之前,他和何雨晴都會在he投資公司的下屬公司學習企業管理。
按照何雨柱的提議,李國生帶著女兒北北在深圳玩了三天才去報到,而北北一直住在he公司提供給他們的宿舍里,想出去玩就會有he公司的女員工陪伴,就是她回北平也有he的員工隨行,並送到家里。
何雨晴和李學德都是李國生的老相識了,到了這兒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除了氣候,他在各個方面都很適應。
李國強享受著he公司周到的招待,還有悉心的培養,心中有個念頭,可能就在he會更好!
不過這個念頭也是一閃而逝,何雨柱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得“服從分配”!
因為he公司給他的感覺是設備現代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科學化。是他理想中的工廠。
再說了,何雨柱讓他來這里學習,不就是讓他學習這些,然後把經驗和方式帶回去,用來管理北大的校辦工廠嗎?
想通了,他學習的就更認真更賣力了!
……
汽車廠的基建還沒開始,地地塊兒還沒批,因為何雨柱還沒提出申請,貸款是從動用第一筆錢開始計算利息。
其他三個工廠的基建何雨柱也很放心,因為這些廠的基建都是由he房地產公司下屬建築公司承建的,給別人建是真的不放心。
再說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還有一個讓何雨柱對基建放心的原因是北平是華夏首批監理制度工作的試點,也就是說有專門負責建築工程質量的人在負責。
早在1988年7月,原建設部發布《關于開展建設監理工作的通知》,標志著監理制度試點工作的正式啟動。
同年11月,進一步印發《關于開展建設監理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在北平、申城等8個城市為先行試點?。
雙重保險之下,何雨柱就有了教學改革和科研改革的時間和精力。
之前把留學生的待遇拉到和本國學生相同,給了咱們本國學生很大的自信心和動力,再加上he獎學金助學金的進一步擴大範圍,全校困難學生都有了保障,有的還能補貼家里,沒有了後顧之憂!
同時,何雨柱要求加大對學生愛國教育和民族自豪感教育。而且要求這種教育要生動立體,不能搞那種宣講式的填鴨式教育。
全校學生都比著學習,學習風氣為之一新,同學們都想用最好的成績報效學校的培養,將來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去,報效祖國。
與此同時,還有條不紊地有針對性地進行著改革,首先要改革的教材和教材審核制度。
教材方面要改的地方很多,尤其是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等,它們雖然有一定的先進性,但是也有不符合華夏實際情況的地方。
這可難為了教材委員會的人,讓他們改教材,有點難為人!
讓他們找作者改教材,他們連作者家的大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
教材改革還是小動作,真正的大動作是反教師和學生學術造假!
學術造假絕對是高校身上的頑疾,也可以說是不治之癥。幸虧這一塊兒受災面積不大,治起來不難,就算是刮骨療剜肉藥去痾?,損失也不大!
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學術造假這方面絕對是真實寫照!
所以何雨柱把學術造假的整治重點放在了教師隊伍里,不管是講師還是副教授教授,也不管是碩士導師還是博士導師,查到一起處理一起!
嚴懲的同時還會收回學校給他們的所有福利待遇,包括住房!
而對學生的處罰也是相對輕一點,不嚴重的就不開除了,但是有錯必改,記入檔案公布名單是跑不了的!
何雨柱在這方面做了許多功課,和各位常委研究了很多次,盡量讓自己的改革措施得到多數人的贊成!
具體措施可以借鑒前世成文。
不過那些屁股不干淨的人看到學校新出台的改革措施,沒有一個不流冷汗的。
好多措施都是斷人根基的,比如強化制度約束與懲戒機制?建立學術不端行為分級處理標準?,針對抄襲、數據偽造、署名不當等行為明確處罰細則,例如撤銷學位證書、吊銷執業資格等?,同時需對涉事導師或學術帶頭人追責,避免\"學閥\"壟斷學術資源?。
有些人看到這里就想換個學校繼續忽悠去了。
可是學校不僅要自查,?還要完善舉報人保護制度?,通過匿名舉報通道、反報復條款等措施,鼓勵學生和同行監督,並且大力障舉報者學業與職業發展不受影響?。
這要是鼓勵舉報,保護舉報者,幾乎所有學術造假者都無所遁形。
不僅如此,何雨柱還給學校想到了很多措施,比如用技術賦能學術誠信管理?,推行學術成果全流程溯源?,固定研究數據存證,結合學術數據查重系統篩查論文重復率,從源頭遏制代寫、剽竊等行為?。
?加強身份核驗與過程監管?,在考試、論文答辯等環節引入查重、動態監考等技術手段,杜絕替考、身份造假現象?。
重塑學術生態與文化?,改革評價體系?破除\"唯論文\"導向,減少對c刊、引用因子的過度依賴,壓縮學術表演的生存空間?。?加強職業倫理教育?,將學術誠信納入研究生必修課程,通過案例教學強化敬畏意識。
常委會上通過了改革措施,何雨柱當場就成立了改革小組,自己任組長,由負責紀檢的副書記和負責教務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還有幾位正直的領導干部和教師,還有學生代表進行改革工作。
一時之間,學校有一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