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523章 此役可以分階段逐步推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523章 此役可以分階段逐步推進

    “糧草輜重更要算。”

    韓溪亭扔下紙筆,拿起桌上的算盤 啪撥弄起來,

    “每人每日兩升米,三萬大軍,一個月就得近兩萬石糧,還得帶淡水、火藥、帳篷。”

    “得配兩百艘補給船,三百料的漕船就行,每艘能載糧三百擔,跟在哨船後頭,十艘運兵船傍一艘補給船,才夠吃用。”

    “不過不用每艘都裝滿糧食,有些可以騰出來運載重型城防炮,打下寧古塔後,直接就可以布防了。”

    李國助喉結動了動︰“這就一千五了?”

    “到了黑龍江主道,船能換大些的。”

    韓溪亭那縴縴玉指像彈琴般熟稔地撥了撥算盤珠,

    “200噸的沙船,能載八十人,帶二十石貨。”

    “把上游的人挪過來,三百七十五艘就夠。”

    “但還得有馬船運騎兵,咱們騎兵不多,三百料小馬船夠用,可載騎兵30人及戰馬20匹,得兩百艘。”

    她頓了頓,接著道,

    “炮艇不能少,畢竟是攻堅的主力,沿途護航也少不了。”

    “不然沿岸女真部落放冷箭、截糧道,三萬弟兄得折一半在路上。”

    “用120噸的老閘船,或者是你剛剛設計的150噸內河戰艦,就按二十五艘算吧。”

    她一邊撥著算盤珠一邊數道,

    “哨船一千,網梭船三百,漕船兩百,沙船三百七十五,炮艇二十五,總共一千九百艘大小船只。”

    “1900……1900……”

    李國助喃喃地念叨著這個數字,半晌才恍然道,

    “哨船和網梭船可以省了吧,咱們從阿速江中游的船廠出發,”

    “阿速江中下游走200噸的船還是沒問題的。”

    “那也得600艘船,”韓溪亭攤手道,“海船咱們還不難湊出這個數,可內河船……”

    李國助沒吭聲,半晌才喃喃道︰“造這些船得花多少銀子?”

    “銀子是一回事,”

    韓溪亭甩了甩算盤,

    “更要緊的是時序,阿速江上游五月才化冰,九月又要凍,能行船的日子就四個月。”

    “這600艘船得在開春前造好,還得招募上萬船工,少東家,這賬,得細算啊。”

    李國助額頭滲出細汗,剛才設計戰艦時的興奮勁兒全散了,只覺得那串數字像塊巨石,壓得胸口發悶。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單是這600艘內河船的造價,就得差不多60萬兩白銀。

    “少東家呀!”

    韓溪亭急切地說道,

    “你既然早有這個計劃,為何不早點告訴我們呢?”

    “若是早兩年透露,咱們也能提前做好準備。”

    李國助面露愧色︰“都是我的錯……”

    “其實,國助已經有所準備,”

    顏思齊接過話茬,

    “打下雙城衛後不久,他便安排洪升在阿速江中游建造了船廠。”

    “這兩年來也陸續造了一些沙船、漕船、馬船之類的內河船。”

    “呵呵,弘濟小友不必過于沮喪。”

    袁可立寬慰道,

    “依老朽之見,此役可以分階段逐步推進。”

    “還請先生指點迷津!”李國助連忙拱手請教。

    袁可立緩緩道來︰

    “首先,在黑龍江地區築堡的任務優先級不高,應當暫緩執行;”

    “其次,沿阿速江築堡的事宜同樣可以延後,當前應以造船為首要任務。”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第三路的一萬人馬,可以集中力量先把松原鎮建設起來。”

    “而這個任務本身也可以細分為幾個階段逐步完成。”

    眾人都豎起了耳朵。

    袁可立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李國助身上,撫須問道︰

    “弘濟小友,你且說說,那寧古塔、阿勒楚喀、吉林船廠、黃龍府四處,眼下建奴的布防究竟如何?兵力多少?城防虛實?”

    “先生垂問,晚輩不敢怠慢。”

    李國助聞言直起身,拱手作答,神色凝重中帶著幾分思索,

    “寧古塔經範文程建議強化後,形成雙重防御圈,”

    “外圈是周長五里的雙層木柵,外層高一丈,內層高六尺,柵間填了碎石,外設三道壕溝。”

    “內圈是邊長四十七丈的夯土堡,高一丈六尺米,牆基寬二丈五尺。”

    “守將叫瓜爾佳•沙爾虎達,領著兩個牛錄的瓖藍旗兵,約莫六百余人,還拉了一千五百多虎爾哈部落兵協防,”

    “城上有五門佛郎機炮,都是早年從遼東明軍手里繳的,儲備了三個月糧草。”

    他頓了頓,續道,

    “阿勒楚喀要塞依托金代舊土城而建,周長六里,夯土牆高兩丈,牆里夾著木樁,”

    “守將是舒穆祿•揚古利,領著八百正黃旗兵,還有一千漢人降卒,聯合周邊四個烏拉部落,約莫兩千人。”

    “他們在阿什河沿岸設了五處烽火台,預警倒還算快。”

    “城上擺了六門虎蹲炮,射程雖近,轟散步卒倒管用。”

    “吉林船廠呢?”袁可立追問,目光微凝。

    “吉林船廠是建奴新補的防,駐了一千五百人,里頭有三百騎兵,還調了下游依蘭部落的一千人幫忙守著。”

    “他們修復了一座舊船塢試著造小船,江岸邊築了三座土台,架了四門佛郎機炮,也是明軍舊物。”

    李國助語速稍快,顯然對水路要地更為關注,

    “至于黃龍府,是夯土城外包青磚,周長八里,牆高二丈二尺,設了四門,駐了六百瓖藍旗兵和一千五百漢人降卒,”

    “厲害的是有兩門大將軍炮,也是繳獲的明軍城防炮,鐵鑄炮身,分量不輕,雖不如紅夷炮精巧,射程威力卻也不俗。”

    “畢竟黃龍府離建奴核心區近,防備自然更嚴些。”

    袁可立點了點頭,又問道︰

    “你先前說洪升在阿速江中游造了船廠,具體在什麼位置?”

    李國助抬手指向掛在牆上的奴兒干都司輿圖前,在烏甦里江東岸一處灣口點了點︰

    “就在這江灣附近,此處兩岸山林連綿,柞木、曲柳等木材極豐,江灣水深穩定,正是造船的好去處。”

    這處所在,在後世便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列索扎沃茨克,俄語意為“木材加工廠”,與中國黑龍江省虎林市隔烏甦里江相望。

    境內約半數被森林覆蓋,除盛產各類優質木材外,山區還藏有金剛石礦藏,動植物資源亦十分豐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23章 此役可以分階段逐步推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23章 此役可以分階段逐步推進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