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486章 在彈丸上刻兩道圈,讓油脂剛好嵌在槽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486章 在彈丸上刻兩道圈,讓油脂剛好嵌在槽里

    “將多把遞增尺寸的拉刀組合在一條刀桿上”

    高貫眼楮一亮,

    “這樣所有凹槽便可同步成型,纏距、深度、寬度一致性都好!”

    “少爺真是鬼才呀!”

    “哥哥!那輪子轉得水花花的!”

    李華梅突然指著牆角的水輪喊。

    原來水輪轉動時帶起的水花濺在地上,匯成了小水窪。

    她剛要抬腳去踩,被李國助一把拉住“地上滑,小心摔著。”

    “嗯,這的確是個頂好的辦法!”

    翁翊皇也由衷地贊道,旋即卻是話鋒一轉,

    “不過拉刀的鋼料不頂用也白搭,讓鐵廠多摻些炭,煉硬些,”

    “膛線得像石頭上的槽,不是面團上的印,彈丸才能轉得穩。”

    高貫連連點頭,剛要蹲下身擺弄拉刀,見李華梅踮腳看接屑槽里的鐵屑,忙道

    “小姐小心,那鐵屑扎手!”

    李國助已彎腰把華梅抱起來,離接屑槽遠些“咱們去那邊看,這里太吵。”

    “不嘛,我想看那鐵桿子拉膛線。” 華梅摟著他的脖子,眼楮仍盯著刀桿。

    “等看完了,哥哥給你找塊光滑的鐵屑玩。”

    李國助哄著她,目光掃過車間,確保沒有尖銳處挨著妹妹。

    徐光啟掏出紙筆,正畫纏距計算圖,李華梅湊過去“徐爺爺,你畫的是蟲子嗎?”

    徐光啟被逗笑了,指著圖紙道“這是算膛線的數兒,算準了,子彈能飛得更遠。”

    “比弓箭還遠?”

    “遠得多。”李國助替他答了,抱著妹妹往車間外挪了挪。

    翁翊皇看得有些發懵,卻也點頭

    “你們讀書人懂算,我們鐵匠懂火候,湊一塊兒總能成。”

    “想當年手工拉膛線,全憑手感,能讓彈丸穩定飛五十步就謝天謝地了。”

    “現在有了機器,有了數兒,總能讓它穩定飛一百步、兩百步。”

    高貫已蹲下身擺弄拉刀,嘴里念叨著

    “先合並三把刀試試,按徐先生算的螺距刻標尺……”

    徐光啟則低頭畫著圖,筆尖沙沙作響。

    李國助抱著李華梅站在一旁,見妹妹正用手指卷著自己的衣角,眼里滿是對機器的好奇,悄悄松了口氣,該說的都點到了,剩下的,就讓他們在實踐里慢慢琢磨吧。

    翁翊皇用手指捻了捻槍管里的膛線,又拍了拍高貫的肩膀

    “不錯,這水力膛線機雖還有瑕疵,但比當年咱們手工拉膛線強多了,你能搞出這東西,沒白費當年我教你的那點手藝。”

    高貫臉上一熱,剛要說話,卻見翁翊皇話鋒一轉“再帶我們去看看彈藥廠吧。”

    “好,請跟我來。”

    眾人便跟著高貫,往廠區東側的彈藥廠走去。

    路上還能听見水力機的轉動聲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鉛液澆鑄時滋滋的輕響,遠遠飄來一股淡淡的鉛腥味。

    剛進彈藥廠,一股鉛腥味混著油脂香就飄了過來。

    十幾個工人正圍著鑄鐵模具忙碌,有的用長鉗夾著坩堝往模具里澆鉛水,有的坐在木凳上用小刀削彈丸毛邊。

    李華梅被鉛水澆鑄時濺起的小火花吸引,剛要往前湊,就被李國助輕輕拉住

    “站這兒看就好,鉛水燙得很,濺到身上要起泡的。”

    翁翊皇走到一個成品筐前,拿起枚窩頭彈掂了掂,眉頭就皺起來

    “高貫,你這彈丸還是太糙。你看這裙邊,薄厚差著半分,澆口的毛刺也沒修干淨。”

    高貫忙道“師父說得是,可這軟鉛總是不爭氣,打個二三十發,槍管里就掛得全是鉛屑,清一次得費半天勁。”

    徐光啟拿起兩枚彈丸對著光比了比,又掏出直尺量了量直徑,沉吟道

    “你這彈丸大小也差得遠,這枚直徑七分三,那枚就到了七分五,差了兩厘,”

    “槍膛陰線就那麼寬,彈丸太粗塞不進,太細又封不住氣,精度自然好不了。”

    李華梅看著筐里密密麻麻的鉛彈,好奇地問

    “哥哥,這些小鉛塊都是給槍吃的窩頭嗎?怪不得叫窩頭彈。”

    李國助笑著幫她擦掉鼻尖沾的鉛灰

    “差不多,這彈丸底下有個小坑,像窩頭的窩,所以叫這名。”

    “不過它可比窩頭厲害,能飛很遠呢。”

    翁翊皇用指甲刮了刮彈丸表面,鉛屑簌簌往下掉

    “還有這鉛料,太軟!裝填時被通條一壓就變形,得摻點錫,硬實些才頂用。”

    “摻過的,”

    高貫連忙解釋,

    “試過加一成錫,是硬了些,可膨脹時總炸不開,反倒不如純鉛的飛得穩。”

    徐光啟想了想,指著模具道

    “或許問題不在錫多錫少,而在模具。你這模具用的是熟鐵,澆上百八十次就變形了。”

    “若換成淬火鋼模,再在腔里刻上刻度,讓鉛水流得勻些,說不定能好。”

    他蹲下身,撿起塊廢彈丸在地上畫了個錐子形,

    “還有這彈體,錐度再陡半分,飛行時風阻能小些,射程或許能再遠二十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沒錯”翁翊皇說,“我也覺得這窩頭彈還有幾處需要改進。”

    說著便把來路上對李國助說的那些給高貫說了一遍。

    “好,我一定會按師父的建議試驗出最佳彈丸尺寸和凹槽深度的!”

    高貫信誓旦旦地道。

    李國助看著工人往彈丸上抹油脂,忽然開口

    “我瞧他們抹的油脂厚薄不一,能不能弄個淺槽?”

    “比如在彈丸上刻兩道圈,讓油脂剛好嵌在槽里,”

    “既不會太少起不到潤滑作用,也不會太多污染火藥。”

    高貫眼楮一亮“刻槽?這法子倒新鮮!回頭就讓人試試,玄扈先生說的鋼模,我也讓人打一套試試,就是淬火手藝得請師父多指點。”

    “這還用指點。”

    翁翊皇擺擺手,

    “關鍵是得有個標準,每枚彈丸大小差不過一厘,鉛錫比例定死,模具天天校準,”

    “就像你師父我打菜刀,刀背多厚、刀刃多薄,心里得有個數,不能瞎掄。”

    李華梅忽然指著牆角一堆木箱問“那些箱子里裝的都是窩頭彈嗎?”

    “是成品彈。” 高貫笑道,“每箱裝五百發,里頭墊了油紙防潮,縫隙塞了木屑,免得運輸時撞變形。”

    徐光啟點頭“這般包裝倒有些章法。若是再在箱上寫明彈丸直徑、鉛錫比例,發到部隊里,士兵就知道哪箱配哪支槍,省得亂拿亂用。”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486章 在彈丸上刻兩道圈,讓油脂剛好嵌在槽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486章 在彈丸上刻兩道圈,讓油脂剛好嵌在槽里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