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密河下游東岸,某處蠶場中。
因為阿吉密河將近一半的流域都是在西邊的峻嶺之中,
所以這里雖是在阿吉密河下游,卻是位于河東岸丘陵地帶的中段,
這片丘陵地帶的最高峰就在這座蠶場所在丘陵的背後,
是蠶場密營的指揮中心所在地。
“天快黑了呀!”
李國助抬頭看了看天色,又轉問身旁的獵兵連長高貫道,
“各處陣地都做好防御夜襲的準備了嗎?”
高貫本來是槍炮廠的負責人,但他本身就武藝超群,又是最早接受過拿騷莫里斯操典訓練的人之一。
所以當得知建奴要來攻打永明鎮時,他就自告奮勇地要參軍。
由于經常制造槍炮的原因,他的槍炮性能也十分熟悉,居然也是個神槍手。
結果軍事委員會便把他任命成了獵兵連長。
“已經接到各處密營傳回的信息,各處陣地均已做好防御夜襲的準備。”
高貫雲淡風輕地答道。
“嗯好——”李國助想了想,又道,“建奴在何處扎營?白天有沒有攻山?”
“他們在西邊的山麓之下扎營,白天倒是沒有攻山,”
高貫對答如流,顯示出永明軍情報系統的高效,
“只是派了三十名噶布什賢進山偵察,都已被咱們的獵兵狙殺。”
“三十個噶布什賢都進山偵察了嗎?有沒有人偵察河東岸的山坡?”
李國助立即問道。
“有二十個噶布什賢進山偵察了,另有十人偵察了他們登岸點附近的山坡。”
高貫立即答道。
“看樣子建奴若要攻山,八成也是會以靠近西邊山麓的河段為突破口了。”
李國助若有所思地道,
“那一段有多少守軍?”
“那一帶臨河的丘陵上有兩大密營,兩千守軍。”高貫答道。
李國助沉吟片刻,說道
“我估麼著建奴多半今晚會嘗試攻山,而且肯定會集中兵力攻打那一段。”
“這里有幾個營,能調去多少兵力過去增援?”
“此處有三座密營,三千守軍,”
高貫輕車熟路地答道,
“能不能調兵過去,不是我說了算,但我覺得頂多能調一個營的兵力過去。”
“因為我覺得,建奴不太可能全軍渡河攻打那座山坡,”
“他們多半會留一半以上的人馬在河西岸,”
“誰也說不準這這些人馬會干什麼,所以必須留下足夠的人馬駐守這一帶的蠶場。”
“那誰說了算?”李國助問道。
“洪旭。”高貫張口答道,“他是鳴岐城鎮委員會的守備官,也是民團總指揮。”
洪旭……
尼瑪這該不會是鄭成功手下的那位吧!
李國助記得,在他上輩子看過的《台灣外記》里,洪旭在鄭成功時期比較活躍。
不過他最初是鄭芝龍的部將,被隆武帝封為忠振伯。
他出生于1605年,在鄭成功麾下擔任軍事與行政職務,
初為五軍都督,參與軍事決策,協調各鎮兵力,
尤其在1650年代鄭成功鞏固金門、廈門基地時發揮關鍵作用。
1651年,鄭成功主力南下廣東時,清軍突襲廈門。
洪旭與林習山等留守將領奮力抵抗,保全鄭軍物資儲備。
1655年,鄭成功設立六官制度,洪旭任戶官,改革賦稅、整頓貿易,支撐長期抗清。
他負責鄭軍糧餉、貿易及後勤,掌管“仁武鎮”,是鄭成功最信賴的文官型將領之一。
1661年,鄭成功攻台,洪旭雖未直接參與登陸,但負責廈門、金門後方支援,保障糧草和兵員輸送。
1662年鄭成功病逝,洪旭支持鄭成功長子鄭經繼位,聯合黃安、陳永華等將領平定鄭襲的奪權叛亂。
1663年清軍聯合荷蘭攻廈,洪旭建議放棄金門、廈門,集中力量固守台灣,鄭經采納其議,完成戰略轉移。
1664年赴台,洪旭晚年駐守台灣,協助陳永華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奠定鄭氏在台統治基礎。
1666年病逝,卒于台灣,追贈“太子太師”,謚號“忠貞”,一說“武靖”。
如今看來,洪旭居然早就是在顏思齊麾下了,只是並不在與顏思齊結盟的28人之列。
“他在哪?”李國助語氣中充滿了期待,突然很想見一見洪旭。
“就在這片蠶場的密營里。”高貫答道。
“帶我去見見他。”李國助說道。
“少東家請跟我來。”高貫立即引著李國助向山腰走去。
“這個洪旭是什麼時候來到永明鎮的?”
李國助問道,
“怎麼不知不覺就有這麼個人做了鳴岐城的守備官?”
“他是天啟元年跟黃明佐一起過來的,當時是他船上的財副,”
高貫邊走邊答道,
“黃明佐承包工程的時候,他也在幫著管理財務。”
“永明城的工程結束後,黃明佐返回福建,”
“洪旭卻沒有跟著回去,還參選了鳴岐城的城鎮委員會委員,”
“結果當選了守備委員,負責鳴岐城防務和民團的編練。”
“洪旭我見過,很年輕,也很有為,比我還小兩歲呢。”
郭懷一突然開口說道,跟李國助一起乘船過來,見到高貫以後一直沒怎麼說話。
說到洪旭,他倒是知道開口了,可見對此人印象還是不錯的。
比郭懷一還小兩歲——那年齡就算是對上了呀!
看來這個洪旭還真有可能就是後來明鄭時期的那位重臣呢。
“哦,你是何時認識他的?”李國助饒有興趣地問道。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去年在鳴岐城郊外屯田的時候認識的呀。”
郭懷一理所當然地說道,
“他當時也在組織民團屯田,我們自然就認識了。”
“只可惜他不是萬歷四十四年就過來的,不然現在跟小少爺肯定都已經親如兄弟了。”
他這話可是一點都沒說錯,當初李國助培養郭懷一主要也是看著他跟自己年齡相近。
而洪旭可是比郭懷一都要小兩歲呢,要是1616年就跟著李國助過來,還真能被李國助當成心腹一樣培養呢。
“現在認識也不遲呀!”
李國助笑道,
“十八歲就能編練指揮民團,倒是要看看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