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五月廿七,金角灣晴空如洗。
鷹巢山巔,李國助站在典禮台上,俯瞰著這座經營六年的濱海雄城。
在他上輩子那個時空,鷹巢山是海參崴市區內的最高點之一。
在山頂的觀景台上,可以俯瞰整個海參崴市區,能將整個城市風光一覽無余。
這里是觀賞金角灣及金角灣大橋的最佳地點,
還能遠眺金角灣沿岸的港口,包括俄羅斯第二大軍港,太平洋艦隊的司令部。
然而如今,他看到的卻是金角灣沿岸鱗次櫛比的店鋪和民居。
紅磚瓦、灰白牆、燕兒尾、水環繞,儼然是把閩南紅磚建築照搬了過來。
整齊的石板街道在城中縱橫交錯,金角灣內桅桿如林,商船與戰船並排停泊。
永明要塞像一顆紅星般閃耀在金角灣口的東岸,
早已從昔日用三個月建起的簡易木城,變成了如今紅磚包牆,固若金湯的稜堡要塞。
典禮台下,兩千名永明軍將士肅立如松。
其中有一半是原大明遼鎮的潰兵,經過嚴格整訓,如今已成為紀律嚴明的精銳。
他們盔甲鮮明,長矛如林,火銃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光。
典禮台旁邊,正對著忠烈祠的行刑台上,跪著十八名建奴俘虜。
在他們正中間的一個,就是正藍旗梅勒額真冷格里。
今天就要用他們的鮮血和頭顱祭奠忠烈祠中的英靈。
海風從金角灣吹來,帶著咸腥的氣息,卻吹不散廣場上肅穆莊嚴的氛圍。
廣場周圍觀禮的百姓個個面色紅潤,衣著整潔,孩童們手中甚至拿著糖人嬉戲。
這與他們剛來時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流民形象已判若雲泥。
六年了……
李國助心中感慨萬千。
自從他引導顏思齊等人來此建鎮,
永明城已從一片荒蕪發展成擁有兩萬常住人口的繁華城鎮。
永樂大帝灣也建起了五座城鎮,收容了六萬遼東難民,成為抗擊建奴的前哨。
“總督大人到!”
隨著傳令兵的高喝,全場肅立。
顏思齊身著緋色袍衫,腰佩寶劍,大步走上觀禮台。
這位昔日的海盜頭目,如今的永明鎮總督,舉手投足間盡顯威嚴。
“諸位將士!諸位永明鎮的父老鄉親!”
顏思齊的聲音如洪鐘大呂,在廣場上回蕩,
“今日我們齊聚于此,慶祝雙城衛大捷,表彰有功將士!”
歡呼聲如山呼海嘯。
李國助注意到前排幾名老兵激動得渾身顫抖。
他們是最早一批從遼東逃難而來的遼鎮邊軍,如今在永明鎮重獲新生。
“四月初一,我軍從率賓江口登陸,前去收復七年前被建奴佔領的雙城衛。”
顏思齊開始詳細講述戰役經過,
“四月初七辰時,我軍抵達雙城衛城外。”
“林福上尉指揮炮兵攻城,打得城上守軍血肉橫飛,抱頭鼠竄!”
李國助回憶起那天的炮火轟鳴。
林福訓練的炮手確實技藝精湛,炮彈落點幾乎分毫不差。
永明學會炮學委員會成立以來,林福的炮術可謂是一日千里。
“就在我軍準備攻城時,夜不收周大旺突然飛馬來報,”
“十里外發現兩千正藍旗騎兵,正向雙城衛疾馳而來!”
顏思齊的聲音陡然提高,
“諸位,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頭!”
廣場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聆听。
“雷耶斯上校當機立斷,下令改變軍隊部署。”
顏思齊指向那位紅發碧眼,身材頎長的荷蘭人,
“他率領八百火槍手和四百長矛手在正面列陣,”
“林福上尉則將六門大炮移至陣前,組成第一道防線。”
“與此同時,”
顏思齊目光轉向李國助,
“李監軍提出奇襲之策,範迪門軍師立即響應。”
“于是李監軍親率一百五十名重騎兵和兩百龍騎兵,軍師範迪門帶領一百名夜不收和一百名獵兵,一起秘密運動至戰場東側的山坡林中設伏。”
李國助微微點頭。
這個計劃借鑒了後世拿破侖的騎兵戰術,將重騎兵的沖擊力與龍騎兵的火力結合,再輔以特種部隊的騷擾,專門克制後金騎兵。
“午時三刻,正藍旗騎兵如狂風般襲來!”
顏思齊揮動手臂,仿佛重現當日戰場,
“他們以為會像往常一樣,輕易沖散我軍的陣列,但他們錯了!”
“林福上尉的炮隊專打敵軍馬隊,鐵彈所過之處,人馬俱碎!”
“雷耶斯上校指揮火槍手三段連射,彈如鐵壁!”
顏思齊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正藍旗的正面沖鋒撞上彈幕鐵壁!陣前尸橫遍野!”
歡呼聲再次爆發。
前排的士兵不自覺地摸著自己的火銃,臉上洋溢著自豪。
“就在敵軍陣型大亂之際,東側山坡突然殺聲震天!”
顏思齊猛地指向東方,
“李監軍親率重騎兵如利劍般插入敵陣側翼,龍騎兵在馬上打出排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範迪門軍師指揮的獵兵和夜不收更是百步穿楊,連斃建奴兩百名精銳巴牙喇!”
“不到半個時辰,我軍便大獲全勝,幾乎全殲敵軍!”
顏思齊高聲道,
“更重要的是,我們收復了雙城衛,為大明奪回了一處戰略要地!”
“萬勝!萬勝!”士兵們齊聲吶喊,聲震九霄。
顏思齊抬手示意安靜︰
“今日,所有參戰將士都將獲得額外三個月餉銀!負傷者再加兩個月!”
“陣亡的五十位勇士,他們的靈位已入忠烈祠,永享香火!”
“他們的家眷可獲得紋銀五十兩撫恤金,並由永明鎮奉養終身,子女可入官學讀書!”
這番承諾引起一陣騷動。
李國助暗自點頭。
如此優厚的撫恤,放眼整個大明也絕無僅有。
這正是永明鎮能凝聚人心的關鍵。
“現在,有請大明登萊鎮總兵瀛海先生沈士弘大人上台,為立功將士授勛!”
沈有容身著正二品武官服,步履穩健地登上典禮台。
這位年過六旬的老將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將士。
“本官奉兵部令,特來犒賞有功將士。”
沈有容的聲音沉穩有力,
“看到永明鎮今日氣象,本官甚感欣慰。”
“特別是原遼鎮的將士們!”
他特意看向那些面容剛毅的老兵,
“你們沒有辜負朝廷期望,在永明鎮重振旗鼓,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風!”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