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323章 荷蘭進獻法式槍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323章 荷蘭進獻法式槍機

    “少東家,在下有一事不明,還請不吝賜教。”

    範迪門居然用漢語對李國助說道。

    他的漢語雖然不及雷耶斯,卻比斯佩克斯要流利不少。

    李國助剛得知範迪門會漢語的時候,著實被震驚到了。

    一問才知,是他在平戶荷蘭商館做審計時自學的。

    李國助想問他為什麼要自學漢語,但話還沒出口,自己就想明白了。

    斯佩克斯第一次來永明城,是在1618年。

    而範迪門恰好也是在1618年到平戶荷蘭商館工作的。

    此人聰慧過人,肯定是從暢銷長崎的柞蠶生絲和絲綢中看到了南海邊地公司的價值。

    所以才會自學漢語,以便日後與南海邊地公司打交道之用。

    不過李國助最終還是問了範迪門這個問題。

    範迪門給出的答案,卻是為了幫助斯佩克斯學習漢語。

    畢竟有個人一起學習,不但能互相激勵,也能互相用漢語交流,彼此促進,肯定比一個人獨自學習效果更好。

    這倒的確不失為一個合理的解釋,李國助上輩子學英語的時候,也用過這個方法,確實要比獨自學習強得多。

    “範先生請說。”李國助和藹地笑道。

    範迪門像個認真的學生一樣說道︰

    “我听說雙城衛是由位于率賓江兩岸的兩座隔江相望的城堡組成。”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乘船直達雙城衛,卻要在河口登陸,走陸路過去呢?”

    “先生這個問題問的極好。”

    李國助先是由衷地恭維了一下範迪門,然後開始解答,

    “首先我們這次的任務並不只是要攻佔雙城衛,”

    “還要向沿途的東海女真部落展示我們永明城邦的軍威。”

    “如果乘船到雙城衛,則不利于我們展示軍威。”

    “其次率賓江只是一條水量不大的山區河,水深較淺,”

    “除了豐水期,其余時間都很少有河段的水深能超過三尺。”

    “所以率賓江只能通行舢板船,無法通行大型炮艦。”

    “很顯然,這並不利于我們從江上用艦炮攻擊雙城衛。”

    “而且從這里乘船去雙城衛是逆流而上,速度不見得就能比陸路快多少。”

    “我明白了,多謝賜教。”

    範迪門含笑點頭,卻又話鋒一轉,

    “不過我建議輜重還是借助水路運輸比較好,起碼比陸路省力。”

    “我們原本就是要借助水路運輸輜重的,親愛的範迪門先生。”

    雷耶斯突然開口說道,

    “這不僅是為了省力,也是為了防範建奴遠征軍。”

    “建奴不習水戰,通過水路運送輜重可以確保後勤安全。”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小心駛得萬年船,把遭遇建奴遠征軍的可能考慮進去,總是沒錯的。”

    “哦……看來我對作戰計劃還是缺乏了解啊。”

    範迪門訕訕一笑。

    “這沒什麼,您本來就是臨時決定做隨軍顧問的,並沒有參與過作戰計劃的制定。”

    李國助寬慰道。

    “但願這不會妨礙荷蘭得到甜菜制糖技術。”

    範迪門用稍顯可憐的神情說道,那水汪汪的藍眼楮還真有點我見猶憐的味道。

    “不會的。”

    李國助好笑地說道,

    “你們提供的法式槍機雖然不能用于這次戰斗,”

    “卻對永明城邦軍事力量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更何況你們還提供了阿拉伯馬,以及您親身犯險的軍事顧問服務。”

    “這些就足以讓你們拔得頭籌了。”

    “非常感謝您的慷慨。”範迪門含笑頷首。

    法式槍機可以說是這次讓歐洲人競標甜菜制糖技術的意外收獲。

    本來李國助正愁著如何才能盡快得到法式槍機呢。

    畢竟在17世紀,法國人的海上勢力可還沒有到東亞海域呢。

    萬萬沒想到,荷蘭這次為了獲得甜菜制糖技術,居然會拿出法式槍機來。

    也就是說,在1620年,法國槍匠馬林•布爾茹瓦為王室改進了燧發槍設計後,荷蘭很快就得到了法式槍機。

    究其原因,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

    客觀因素,是法國作為當時歐洲軍事技術的重要輸出國,會優先向盟友或技術交流密切的國家傳播這一技術。

    而法國與荷蘭在三十年戰爭中同屬新教陣營,是如假包換的盟友。

    何況兩國雖然不接壤,卻可通過北海航運、萊茵河貿易,及西屬尼德蘭地區實現密切的互動。

    荷蘭的許多軍事技術都是通過陸路經西屬尼德蘭或水路經萊茵河,或北海航運傳入法國的,反之亦然。

    西屬尼德蘭包括現代的比利時、盧森堡全境,及部分法國北部地區。

    在1561~1714年間,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該地區原是勃艮第尼德蘭的一部分,後通過聯姻繼承歸屬西班牙。

    1581年,北部的荷蘭等省份獨立為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也就是荷蘭,而南部仍受西班牙控制,故稱“西屬尼德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17世紀20年代,三十年戰爭初期,法國正與西班牙爭奪歐洲霸權。

    西屬尼德蘭是雙方沖突的前線,如1622年兩國在佛蘭德斯就爆發過戰斗。

    當時荷蘭雖已獨立,但還未得到西班牙的承認,由此引發了1568~1648年間的八十年戰爭。

    在此期間,西屬尼德蘭是荷蘭南方的主要對手。

    西屬尼德蘭不僅是荷蘭與法國的地理緩沖區,也是雙方合作對抗西班牙的橋頭堡,為兩國的軍事合作和技術交流提供了條件。

    主觀因素,在于荷蘭是17世紀歐洲的貿易和軍事強國,與法國有頻繁的軍事技術交流。

    荷蘭軍隊在1620~1630年代便開始裝備燧發槍,並可能通過其廣闊的貿易網絡進一步傳播,如向瑞典、德意志地區,甚至是其東南亞殖民地擴散。

    範迪門也證實,荷蘭是歐洲最早引進法式槍機的國家。

    “報告將軍!全軍已集結完畢,請指示!”

    一個傳令兵突然對雷耶斯朗聲說道。

    當正在交談中的三人一起看向他時,他連忙立正,站的筆挺,並將火槍豎直持握。

    這是當時荷蘭陸軍的持槍禮,跟現代將右手舉至眉梢,手掌朝外的敬禮是一個性質。

    除了盔甲和冷兵器是明制的以外,這支軍隊的兵種配置、戰法、操典都屬于荷蘭的拿騷莫里斯體系。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323章 荷蘭進獻法式槍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323章 荷蘭進獻法式槍機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