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皇太極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又抬眼道,
“把能找到的炮彈、鉛彈、鐵彈都收起來,打包帶回去。”
“你這是要干什麼?”
阿敏突然問道,也不知他是何時過來的。
“找漢臣看看。”
皇太極沉聲道,
“我懷疑明軍有一種能發射2斤5兩炮彈和子窠彈,且十分輕便的新式火炮。”
“或許李永芳、佟養性、鮑承先他們會知道些什麼。”
他其實還有看走眼的地方,就是他所謂“明軍”的主要武器並非威遠銃,而是永明1617式。
威遠銃需要兩人操作,用三角支架輔助發射,
永明1617式燧發槍卻只用一人操作,且無需支架輔助發射。
前者是重型火繩槍,後者是單兵燧發槍。
前者相對後者已經落後太多了。
“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樣?”阿敏咬牙切齒,“難道就能給這一千名勇士報仇了嗎?”
“當然能!”
皇太極斬釘截鐵地道,語氣森然,眼神陰冷如冰,
“這筆債,遲早要毛文龍千倍償還!”
暮色徹底籠罩山谷,烏鴉的啼叫聲此起彼伏,像是在嘲笑著這場一邊倒的屠殺。
阿敏最後看了一眼滿地殘碎的尸骸,終于狠狠啐了一口,翻身上馬。
“走!”
馬蹄聲漸遠,只留下滿谷的亡魂,在秋風中無聲哀嚎。
……
1622年4月30日,天啟二年三月二十。
李國助乘坐禺疆號重型護衛艦回到了永明城。
同行的運輸船隊也拉來了三千多名遼東難民,終于使南海邊地的漢民人口達到了五萬。
從去年九月起,運輸船隊就停止了往南海邊地運人,轉而全力接應遼南百姓從海上進入鐵山。
直到今年西歷4月1號,船隊才恢復向南海邊地運送難民。
這算是本月第二批運到南海邊地的難民。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毛文龍就已率部佔領了𤩱O海 簿褪嗆罄吹鈉イ骸 br />
該島位于鴨綠江口以東,朝鮮平安道鐵山郡附近,
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成為毛文龍的抗金據點。
自他佔領皮島以後,朝鮮境內的遼東難民紛紛前往投靠,
導致公司一時很難再像去年那樣輕松地招募到願意來南海邊地的百姓。
與商人相比,百姓們似乎還是更願意相信朝廷。
要不是毛文龍站出來用自己的名譽作保,這六千人還未必能招滿呢。
饒是如此,這六千人還是以老弱婦孺為主,青壯漢子很少,
因為他們大都跟著毛文龍當了兵,好在還有一些工匠跟了過來。
雖然毛文龍也很需要工匠,但在李國助承諾提供現成的軍械物資以後,他就開始說服工匠們來南海邊地了。
毛文龍也入了南海邊地公司的股,目前持有的股份還不多,但等他開鎮東江以後,股份肯定會持續增長。
李國助承諾給毛文龍的軍械物資,有一部分是用後者應得的分紅抵扣的。
隨著毛文龍持有股份的增長,分紅能抵扣的軍械物資肯定會越來越多。
歷史上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龍為平遼總兵官,賜尚方寶劍,準其“開鎮東江”還要等到五月。
自從去年八月底那次伏擊以後,建奴就沒有再繼續追殺過毛文龍,只是時不時派少許偵騎游弋鐵山近郊。
毛文龍在鐵山招募到一定兵力後,也派兵與這些偵騎在鐵山以北發生過小規模交戰。
出于實戰練兵的需求,金順姬組建的新軍也參加過這些小規模戰斗。
他們裝備的永明1617式燧發槍和3磅團炮給建奴的小股偵騎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使建奴更加不敢派大軍進犯鐵山。
不過皇太極倒是從逃回去的偵騎口中得到了一些“明軍”的新式火器的情報。
到九月底後金主力撤回遼東,只留下500騎守義州。
到天啟二年三月,李國助離開鐵山前,後金完全撤離朝鮮,留守的500騎也走了。
除了去年八月底的那次伏擊,及新軍參與毛文龍與後金偵騎的小規模交戰,其它都與歷史上一樣。
不過毛文龍倒是沒再像歷史上那樣退去宣川避建奴的鋒芒。
反而是皇太極不太敢來招惹毛文龍,得到些許“明軍”的新式火器的情報後,就不敢再派偵騎來挑釁了。
雖然李國助在鐵山給毛文龍留了精壯的遼東漢子,卻沒能改變歷史,
毛文龍去年十二月移駐皮島之時,手里依然只有三千戰兵,其他精壯漢子都做了屯田兵。
隨軍家屬、難民等非戰斗人員倒是有數萬之眾。
到李國助離開鐵山時,毛文龍手下戰兵的裝備水平依然很差,
武器匱乏,依賴朝鮮臨時支援,水師船只也不足,主要靠繳獲或征用朝鮮沿海漁船。
這也許就是那精壯遼東漢子沒能都成為戰兵的原因。
不過李國助倒是把金順姬組建的三千新軍租借給了毛文龍。
這支軍隊裝備著三千支永明1617式燧發槍和30門3磅團炮。
僅從裝備上看,絕對算得上一支當世強軍。
何況去年九月,李國助就派張輝去南海邊地調來教官,負責訓練這支新軍。
所以到十二月,他們已經是合格的線列步兵了。
至于30門炮,還是由參與那次伏擊的120名專業炮手操作。
所以只要指揮得當,這支部隊肯定能成為建奴的心腹大患。
說到指揮,因為是一支雇佣軍,所以毛文龍對它並沒有直接指揮權,只有合同規定的委托指揮權。
所謂委托指揮權,是指雇主將戰術指揮權委托給雇佣軍的專業指揮官,但保留戰略決策權,如任務批準、預算控制等。
當然雇佣軍的指揮權原則上是歸雇主的,也完全可以通過合同得到直接指揮權。
但為了保證軍團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李國助還是堅持只給毛文龍委托指揮權,畢竟後者並不熟悉線列戰術。
這支軍隊的指揮官叫傅春,何錦、方勝、黃瑞郎、張寅等人分別任軍師、副官、情報官、軍需官等。
這幾人都是公司里最早接受雷耶斯線列戰術訓練的一批人,也都在《台灣外記》里,與顏思齊結義的二十八人之中。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