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附議!”
林翌突然一臉興奮地道,
“有了這些措施,我堅信,我們必能以遠超預期的速度復原出水轉大紡車!”
“可是……”
趙貞雅欲言又止,遲疑片刻,才接著說道,
“就算我們能以遠超預期的速度復原出水轉大紡車,”
“恐怕也很難在俊臣哥回來之前完成,”
“就算趕在俊臣哥回來之前完成了,它也只是紡車,依然無法滿足紡織廠的需要。”
“畢竟紡織廠的最終目標不是紡紗,而是織布。”
“所以織機和紡車是紡織廠必備的兩件工具,缺一不可!”
李國助沉吟片刻,笑道︰
“你不必擔心這個,俊臣哥走之前答應過我,回來的時候會帶來一些織機和織工的。”
“所以我們只要在他回來之前準備好紡車,就能在他回來以後,迅速把紡織廠辦起來。”
林翌皺了皺眉,突然舉手說道︰
“雖然按照小當家的策略,我並不懷疑我們能在俊臣哥返回前,成功復原水轉大紡車,”
“但我其實有更高效的辦法,可以幫助趙小娘在半個月內把紡織廠辦起來,”
“並且絲毫不會妨礙到我籌辦永明蒸汽機廠。”
李國助不由驚疑地哦了一聲,眉梢一挑︰“願聞其詳!”
“其實很簡單。”
林翌咧嘴一笑,
“籌辦蒸汽機廠需要的是鐵匠。”
“但制造紡車和織機需要的卻是木匠,”
“與其它工匠相比,我們目前最不缺的就是木匠!”
“所以我們只需讓木匠打造出幾十架人力紡車和織機來,就能把紡織廠辦起來了。”
“唯一的問題是,我不確定我們的木匠里有沒有會造紡車和織機的。”
“畢竟他們可都是造船的木匠……”
“這不是什麼問題!”
趙貞雅突然開口打斷了林翌的話,听了他的方案,她已經興奮到不能自已,
“俊臣哥走之前,特意給我留過一些紡車和織機的圖紙。”
“就連專用于織造漳絨的提花絨織機的圖紙都在其中!”
“好!太好了!”李國助興奮地搓了搓手,感慨道,“俊臣哥總是那麼有先見之明啊。”
說到這里,他像是想起了什麼,轉對趙貞雅道︰
“貞雅姐,關于籌辦永明紡織廠的事情,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了!”趙貞雅連忙搖頭,一臉欣喜地道,“我這連人手都已經齊備了呢。”
她這可不是瞎說,跟她一起來的二十個朝鮮少女從一開始就是被當做織工培養的。
何況男耕女織,是漢人幾千年的傳統。
所以公司從庫雅喇人部落里解放的二十個漢人女奴,肯定也都是現成的織工。
還有孫元昌夫婦從山東帶來的兩百人,
雖然幾乎都是男性,但既然是從事柞蠶業的蠶農,其中肯定也不乏紡織好手。
男耕女織,只是就家庭經濟層面而言。
在社會經濟層面,古代男性在紡織業中的重要程度,是遠超現代人想象的。
比如在歷朝歷代那些規模較大、分工細致的官營紡織機構中,就不乏男性工匠。
他們往往在需要較強體力或者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序上發揮重要作用。
例如大型織機的操作、復雜織物圖案的設計等方面,
一些掌握高超紡織技藝的男性匠人會憑借精湛的手藝在官營紡織作坊里佔據重要地位,承擔關鍵生產環節,為宮廷以及官府制作精美的絲綢、錦緞等織品。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民間紡織業逐漸興起並不斷壯大,
出現了專門從事紡織生產並以此盈利的紡織作坊、手工工場等集約化生產形式。
在這些地方,男性從業者就更為常見了,
除了參與原料準備、生產操作外,男性還會承擔起對外銷售、運輸紡織產品等事務,
同時有的男性也會鑽研紡織技術的改良創新,推動整個民間紡織業的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擴大。
所以,中國古代紡織業中,男性從業者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生產環節都發揮著相應的作用,是紡織業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俊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且屬于頂尖的存在。
李國助也是從他那里才知道了這些。
張薇與趙貞雅一見如故,關系莫逆,肯定也會囑咐自己帶來的人努力發揮長處。
十有八九,那些人里有哪些擅長紡織,她都已經告訴趙貞雅了。
所以只要解決了紡車和織機,趙貞雅都不用招工,就能把紡織廠辦起來。
不過李國助這次卻沒打算輕易跳過這個議題。
因為作為穿越者,他知道在合適的大環境下,紡織業必將是工業革命的發動機!
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例,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紡織業起到了技術革新的引領作用,影響力並不只在紡織業,也擴散到了其它諸多領域。
1733年,凱伊發明飛梭,提高了織布效率,引發了棉紗供不應求的“紗荒”,從而推動了紡紗技術的改革。
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能同時紡出多根紗線,極大地提高了紡紗效率,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此後還有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等一系列發明,實現了紡機和織機的聯動配套,完成了工作機相關工藝的歷史性突破。
紡織業的技術創新激發了其他行業的技術革新。
例如,紡織業對動力的需求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機,
而改良後的蒸汽機又被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采掘、交通等多個行業,
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推動了這些產業的發明和創造。
二是市場需求的巨大拉力,國內需求旺盛,國際市場廣闊。
在工業革命前,英國社會各階層對棉織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而本土手工生產的棉紡織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這為紡織業的技術變革和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英國擁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和貿易網絡,為棉紡織品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
通過殖民擴張和貿易,英國將大量的棉紡織品銷往世界各地,
進一步刺激了紡織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