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

第52章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眼魔的秋波 本章︰第52章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

    饒是如此,李國助在收獲了土豆的當天就舉辦宴會,也著實是有些太倉促了。

    不過在過去的四個月里,他其實已經為這場宴會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

    比如多種用到土豆的菜譜,便是他在過去的四個月里憑前世的記憶慢慢復寫出來的。

    再比如這次宴會必須的場地,是在永明要塞的木制城牆和外圍工事竣工後,李國助特意要求工人們優先建造的。

    那是位于永明要塞南側的一座大跨度建築,形如現代的工廠車間,長約50米,寬約30米,采用木桁架結構建造。

    內部空間十分寬敞,像工廠車間一樣,沒有一根梁柱礙事。

    在他的規劃里,永明要塞南側將來是工業區,主要用于生產武器彈藥,並為兵工廠的工人提供住所。

    而這座廠房式的建築將會是工業區的中心建築。

    不過現在拿來做宴會廳倒也甚是合適。

    此時此刻,大廳里高朋滿座,千余人分散圍坐在上百張大圓桌周圍。

    饒是如此,大廳里卻並不顯得擁擠,圓桌之間的距離基本都在6米左右。

    所有圓桌基本上都是十人圍坐。

    很顯然,這座大廳容納上千人同時用餐,是綽綽有余的。

    這些桌椅也充滿了簡約的北歐風,還是李國助三個多月前,就讓木匠們開始抽空做的。

    桌上有餐具、茶具和酒具。

    它們包括陶器、瓷器和漆器。

    瓷器是李國助派人就近從朝鮮買的。

    朝鮮的陶瓷業歷史非常簡單,高麗王朝時期主要流行青瓷。

    早期基本是在拙劣地模仿越窯青瓷,

    後期逐漸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獨創出聞名遐邇的“象嵌青瓷”。

    李氏朝鮮時期,則是以壬辰戰爭為分水嶺。

    壬辰戰爭之前,流行粉青砂器,壬辰戰爭之後,開始流行白瓷。

    壬辰戰爭極大地消耗了朝鮮的國力。

    這迫使他們開始在瓷器燒造上追求實用和產量。

    白瓷以樸素簡潔的特性,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種追求的首選。

    所以這次宴會上用到的瓷器基本都是白瓷。

    漆器是仁王號上次回平戶送信時,應李國助的要求,順便從日本買回來的。

    盡管不是起源地,但日本的漆器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也有一定的海外市場。

    其中受歐洲文化影響,並向歐洲市場出口的,叫做南蠻漆器。

    陶器則是李國助他們自己燒制的。

    南海邊地河流眾多,所以並不缺少粘土。

    這也算是李國助為將來開辦磚瓦廠做的準備。

    畢竟磚瓦是以後建設永明城不可或缺的建築材料。

    總之,這些準備工作,是他敢于在收獲了土豆的當天就開始舉辦宴會的底氣。

    顏思齊很清楚李國助為這次宴會所做的準備。

    所以當他得知李國助要在今天舉辦宴會時,並沒有提出質疑。

    至于李旦和三浦按針等人為何沒有提出質疑,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是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

    又或許是他們覺得,李國助既然敢在收獲的當天就舉辦宴會,肯定是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國助所在的那一桌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個人。

    除了他自己外,其余九人分別是李旦、翁翊皇、三浦按針、考克斯、顏思齊、楊天生、陳衷紀、張弘、洪升。

    論輩分和地位,楊天生、陳衷紀、張弘、洪升這四人本來是沒資格與李旦坐一桌的。

    但若真要論資排輩的安排座位的話,那李國助應該也是沒資格跟李旦坐一桌的。

    就算憑借與李旦的父子關系,及與三浦按針的師生關系勉強把他加進來,

    這一桌也頂多只能坐李旦父子、顏思齊、翁翊皇、三浦按針和考克斯六個人。

    那也著實是有些太無趣了,所以李旦強烈要求這一桌必須至少坐十個人。

    于是顏思齊就把楊天生、陳衷紀、張弘這三個鐵哥們強行拉了過來。

    至于洪升明顯就更是來湊數的。

    但他卻也不是隨便就能湊上數的。

    洪升是除顏思齊、陳衷紀、張弘外,與楊天生交情最好的一個。

    除了這一點外,洪升這個人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顏思齊與他雖無深交,卻是久仰其名。

    洪升雖然也在船隊之中,但一直比較低調,所以李國助之前一直沒怎麼注意他。

    李國助只記得《台灣外記》里說他“為人慷慨豪邁,甚好藤牌……藤牌正跳七尺,倒跳一丈。”

    《台灣外記》里洪升出場的時候,是天啟四年1624年),書里說他當時是26歲。

    可見他現在也就是個十八歲的毛頭小子。

    但他與李旦同桌卻並不顯得局促,倒也符合慷慨豪邁的評語。

    從《台灣外記》里看,此人好像並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是顏思齊同輩人里活得最久的一個。

    直到鄭克缷當政時期,洪升居然還活著,並且做到了內峙果毅後鎮領兵的職位。

    最後是在澎湖海戰失敗以後,被迫投降了滿清。

    可見此人必有過人之處。

    翁翊皇只不過是個鐵匠,年齡也才三十多歲,他怎麼就有資格跟李旦坐一桌呢?

    原來他是平戶藩主松浦鎮信的御用刀工,也是個旗本武士,地位並不比三浦按針低。

    而且李國助也希望能與翁翊皇同桌,

    畢竟在他的心目中,後者已經是永明城鑄炮廠的技術總監了。

    “顏叔,菜單都發給各桌了嗎?”李國助突然問道。

    “已經安排婢女們去分發了。”顏思齊回道。

    李國助掃視會場,果見那些從朝鮮買來的少女正穿梭在各桌之間,分發著菜單。

    他們是陳衷紀替李國助去羅津港買瓷器時順便買來的,總共有20個,全是豆蔻年華。

    因為永明要塞還在緊張的建設時期,柞蠶養殖業也還沒有開始布局,

    所以李國助還沒打算給他們操辦婚事,

    只是權且讓他們做一些僕役的事情,的確跟丫鬟也差不多。

    不過顏思齊稱他們為婢女,卻讓他有點不適應,正準備說點什麼時,卻听李旦說︰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2章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第52章 這吃個宴席怎麼還要點菜呢並對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